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2021-03-18 12:01欧非
智慧健康 2021年36期
关键词:胫骨组间机体

欧非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 028300)

0 引言

胫骨平台骨折是在外力作用下导致胫骨平台骨质连续性中断,关节面塌陷、转移,诱发因素多为暴力、车祸、坠落伤等。胫骨平台骨折可导致机体出现局部疼痛、肿胀以及行动障碍,如不尽早进行干预,可诱发创伤后关节炎、畸形愈合、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这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工作状态以及机体舒适性非常不利[1]。临床中,针对胫骨平台骨折多选择手术干预,将骨折断端进行固定与修复,从而改善患者机体不适,提高预后,但通过临床相关数据可发现,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所达到的预后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且手术后并发症较少,创伤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因此,本文就胫骨平台骨折应用2 种不同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手术治疗效果与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月9 月-2020 年9 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人民医院收治的92 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开展的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以下2 个小组。对照组46 例中男25 例、女21 例,年龄26~55 岁,平均(39.62±1.65)岁;骨折部位:左膝23 例,右膝23 例。实验组46 例中男24 例、女22 例,年龄26~56 岁,平均(39.72±1.70)岁;骨折部位:左膝22 例,右膝24 例。两组患者一般数据实施均衡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通过X 线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②患者本人或家属自愿签订相关书面文件;③符合手术指征;④临床资料完整;剔除标准:①中途退出者或更换治疗方案者;②存在精神系统疾病;③严重传染性疾病;④出血性疾病或凝血障碍者;⑤肝肾等重要器官衰竭者;⑥胫骨平台陈旧性骨折;⑦并发恶性肿瘤;⑧不耐受手术者;⑨听力或语言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调整患者仰卧位姿势,麻醉成功后,在膝关节前外侧做切口,可根据骨折状况,下端适当延长,显露外侧平台,对关节腔内进行探查与清洁,若半月板未破裂,可切开其前侧与周边软组织,拉开检查胫骨关节面骨折情况,重建关节面,胫骨关节面骨块复位后,对骨折破损区胫骨的皮质骨、股骨踝的松质骨填充,对大块骨块损伤者取髂骨骨块转移,避免术后出现关节面再度塌陷情况。内固定、植骨稳定后,对关节腔血液进行冲洗,并吸尽,清除碎骨片。若半月板未作切除而周边已切开,需仔细缝合。最后,按层缝合胫前肌起始部、皮下组织与皮肤。

实验组:开展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应用胫骨内侧联合前外侧双切口,将关节面暴露出来,通过C 臂透视复位关节面,平台缺损者可去髂骨填充,确保胫骨轴线正常,应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完成以上操作后,根据骨折类型与疾病严重程度,在胫骨平台内侧放置T 型或L 型锁定钢板,外侧放置高尔夫锁定钢板,拧入自攻锁定钉,切开放置引流管负压引流。

术后,放置引流管24~72h,并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在术后24h 开展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术后14d 开展膝关节活动训练,再逐步开展负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术后患者机体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有效,患肢疼痛、肿胀等情况全部消失,患肢可正常行走,日常生活完全自理;改善,患肢疼痛、肿胀等情况明显好转,患肢可正常行走,但行走速度较慢,部分日常生活可自理;无变化,患肢疼痛、肿胀等情况无任何好转,患肢无法按正常行走,日常生活无法自理;治疗有效性=有效(%)+改善(%)。观察术后患者机体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并应用日常生活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方面开展评价,每一项均为100 分,所得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越高。应用视觉疼痛评分量表,对治疗前、后患者患肢疼痛程度进行评价,总分10 分,所得分值越低,则说明患者机体疼痛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治疗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治疗有效性97.83%高于对照组76.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组间基本治疗情况的比较[n(%)]

2.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9.5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2.3 组间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实验组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组间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表3 组间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分)

2.4 组间治疗前、后机体疼痛程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机体疼痛程度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机体疼痛程度评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4。

表4 组间治疗前、后机体疼痛程度的比较(,分)

表4 组间治疗前、后机体疼痛程度的比较(,分)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诱发因素较多,比如高能损伤、交通事故伤、坠落伤以及运动伤等方面有着紧密关联,其中外力作用下导致胫骨平台骨折连续性中断,关节面塌陷及移位,为关节内骨折。胫骨平台一旦骨折可导致患者机体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这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及机体健康状态等方面均有不利影响,而尽早对关节面进行修复,保证膝关节稳定性与协调性有着积极影响[2]。所以,临床中针对胫骨平台骨折多选择手术干预,为进一步保证预后效果,术前需实施磁共振、CT 或X 线等检查,对骨折断端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解与观察,确定塌陷高度与面积,观察半月板是否受到损伤等开展正确治疗干预,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3]。

为手术治疗效果,选择正确的手术指征与时机非常重要,胫骨平台骨折为关节内骨折,为避免膝关节粘连、创伤关节炎及僵直,对治疗要求较高,手术指征需确保关节面尽可能解剖复位,骨折块稳定固定、充实植骨支持以重建干骺端、早期功能锻炼。若为开放性骨折或脱位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患者需立刻开展手术,对于闭合性损伤可在24h 内手术。一般情况下,7~14d,手术时机与骨折疗效有着直接关联,超过21d 易因关节腔粘连,骨折端初步愈合难以复位,则影响治疗效果。为保证手术操作顺利性,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流程与相关注意事项,讲解实施检查的必要性,安抚患者的情绪,对其疑问进行全面解答,讲解相关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与依从性。

对胫骨平台骨折实施手术治疗目的就是对膝关节进行解剖复位,应用内板固定处利于关节功能尽早康复,还可减低关节面软组织创伤、关节粘连以及骨性关节炎等症状出现。但,由于以往的内固定技术较差,从而导致整体手术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4]。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性进步与发展,内固定技术水平也有所提升,已成为临床中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首选治疗方案,特别是锁定钢板固定具有普通钢板、内支架双重作用,治疗优势性强,可进一步提高术后康复速度,避免压迫骨膜,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所达到的固定效果一般,而且术后膝关节稳定性不理想,而且康复速度较慢[5]。

通过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为:开展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有效性97.83%高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76.09%;开展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9.56%;开展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力评分均高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机体疼痛程度评分互比,无差异性;治疗后,开展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机体疼痛程度评低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这充分表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优势性与临床应用价值[6-7]。此外,为进一步提高预后,建议对术后患者实施宣教,告知其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相关注意事宜等内容,并为患者制定正确的饮食方案,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免发生感染。同时,骨折固定可靠,而且无合并其他损伤,建议患者尽早开展术后功能训练,比如膝关节屈曲活动等,以免关节粘连或僵硬,还可提高关节功能尽早恢复。根据患者机体状况在术后24h 开展股四头肌收缩训练,术后14d 开展膝关节活动训练,再逐步开展负重训练,膝关节小范围功能训练,膝关节被动活动度应小,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范围,有效、合理的运动可调节患者机体血液循环,减低压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在运动期间对患者进行鼓励与安慰,提高其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机体康复速度,进一步保证预后。

综上所述,予以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开展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效果更为确切,不仅可提高预后,减低术后不良反应出现,还可保证患者日常生活水平,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胫骨组间机体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邓俊峰作品选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