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03-18 12:01张玉宝
智慧健康 2021年36期
关键词:偏瘫神经功能中风

张玉宝

(泗洪县分金亭医院 康复中心,江苏 泗洪 223900)

0 引言

临床实践工作经验证实,中风不仅高发,病情进展也快,容易合并多种并发症,肢体偏瘫就是常见并发症,为患者开展对症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愈后,改善肢体功能。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越早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患者愈后效果越好。本研究纳入56 例中风偏瘫患者,总结康复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我院56 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康复治疗方法作为划分组别的标准,观察组纳入28 例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男18 例,女10 例,年龄45~74 岁,平均(62.79±3.56)岁。对照组纳入患者的数量同样为28 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男17 例,女11 例,年龄45~76 岁,平均(62.45±3.66)岁。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能够配合临床诊治活动,且无中途退出治疗状况,排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及具有明显出血风险者。两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一般资料可对比分析,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康复治疗指导及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选用RT88 型号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仪,待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给予神经康复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取平卧位,对相应操作位置皮肤进行清洁处理,将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仪的电极片置放在偏瘫肢体的肌肉上,注意应该结合患者神经功能分布及走向,粘贴电极片,根据偏瘫程度,对刺激强度进行相应调整。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20~30min,每天2 次,连续治疗2w。

(2)肢体康复治疗: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训练取仰卧位,指导患者在病床上练习双腿屈伸运动,观察其下肢肌力,根据实际情况,逐渐从仰卧位训练过渡到坐位训练,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开展立位屈伸训练。给予减重步行训练,主要针对患者下肢运动机能障碍,改善患者正常行走的目的。对于行走障碍患者,主要是因为偏瘫后侧膝关节活动不灵活,推荐患者依靠减重装置进行康复训练,充分利用电动平板辅助患者正常行走,改善双腿不协调现象。上肢训练主要采用抓取物品的方式,逐渐加重抓物的重量,同时适当延长抓物移动距离。在此基础上,开展负重训练,取直立位,借助扶手前后摆动健侧肢体,一段时间后开始采用患肢负重练习,每次康复治疗时间控制在半小时,每天1~2 次。

(3)强制性运动治疗:在基础康复治疗的前提下,不断对运动干预进行创新。针对强制性运动疗法而言,其主要开展方法为控制患者健侧上肢活动范围,要求患者训练期间不可随意活动健侧上肢,强迫患者下意识地去使用患侧上肢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随着患者逐渐适应,每日适当增加患侧肢体的训练时间,使之习惯性地使用患肢进行生活中必要活动与相应动作。强制性运动康复治疗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异常运动模式进行纠正,并且治疗过程中应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减轻患者肢体痉挛表现;二是将具有分离性质的运动模式应用在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ADL 评分(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活动能力越强[1])、FMA 评分(包括上肢和下肢功能,上肢运动功能取分范围0~66 分,下肢运动功能取分范围0~34 分,满分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2])、Barthel 指数(评价项目共有10 项,包括穿衣、如厕、进食、修饰、平底行走等,取分范围0~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强[3])、生活质量评分(取分0~100 分,生活质量与分数呈正相关[4])。此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以及认知功能评分,采用NIHSS 量表进行评分,取分范围0~42 分,得分越高则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4];认知功能评分采用MMSE 量表,取分范围0~30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认知能力越高[5]。

1.4 数据统计

数据分析利用SPSS 26.0 软件,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 说明两组差异较为明显。

2 结果

2.1 活动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ADL、FMA 评分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FMA 评分上升范围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ADL、FM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表1 治疗前后ADL、FMA评分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Barthel 指数、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上述评分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对比()

表2 治疗前后两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MMSE 评分对比结果(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NIHSS 评分下降范围高于对照组,且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与认知功能评分变化对比()

表3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与认知功能评分变化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中风属于常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同时患者病情进展比较快,需要及时为患者开展对症治疗,以免患者病情持续进展而产生严重后果。目前,很多中风患者入院后,均需结合病情进行对症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为其开展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6]。有学者指出,脑中风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会持续发生损伤,可加重患者病情,患者脑组织对缺氧、缺血所造成的损伤具有高灵敏度,对于中风患者而言,发病后容易造成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进而出现偏瘫症状,增加治疗难度,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7]。偏瘫是中风的主要合并症,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及时对其开展康复治疗与训练,能够改善肢体功能,避免出现偏瘫肢体僵硬、挛缩,并且预防出现肢体畸形,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甚至是劳动能力[8]。通过康复治疗的辅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度,配合康复训练,为患者提供肢体被动练习和主动训练,达到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患者自理能力。

研究发现,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为其开展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愈后,降低肢体偏瘫所带来的不良影响[9]。综合性康复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病情对其偏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为切入点,通过康复治疗,不断强化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而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中风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与文献[10]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充分证实综合性康复治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其中,通过神经功能康复治疗仪的刺激,能够有效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提升血脑容量。与此同时,综合性康复治疗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效果优于常规康复治疗,进一步证实综合性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病情及促进愈后的优势。在为患者开展康复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不同周期内机体生理规律,结合疾病影响的特殊性,明确康复时间和康复内容,进而为中风偏瘫病患病情改善提供更多必要支持[11]。

综上所述,综合性康复治疗可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强化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进而提升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改善患者神经以及认知功能,临床效果明显,建议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神经功能中风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