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内置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和单纯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

2021-03-18 12:01邓亮
智慧健康 2021年36期
关键词:抗凝溶栓血栓

邓亮

(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江苏 泗洪 223900)

0 引言

静脉置管溶栓是临床上一种便捷且高效的介入治疗手段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溶栓导管工作段充满侧孔,将溶栓药物喷洒于血栓表面,让药物均匀直接接触血栓,以达到快速溶解血栓的目的[1-2]。腔静脉过滤器是一种适用于肺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性病变的医用过滤器,与静脉置管溶栓技术联用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血栓,恢复静脉通畅[3-4]。本文就静脉内置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和单纯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进行讨论与分析,具体方法和结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在江苏省泗洪县分金亭医院进行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4名,按照统计学原则将抽取的样本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 例,其中男15 例,女17 例,年龄31~59 岁,平均(43.24±1.25)岁,病程2~7d,平均(3.98±0.57)d;研究组32 例,其中男17 例,女15 例,年龄32~59 岁,平均(43.33±1.23)岁,病程1~7d,平均(3.56±0.77)d;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②患者年龄大于18 周岁,小于60 周岁;③患者入组前三个月无单纯抗凝溶栓治疗史以及相关用药史。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糖尿病危象并伴有酮症酸中毒、乳酸中毒、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足病的患者;③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④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⑤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⑥处于恶性肿瘤治疗期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抗凝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依诺肝素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53099,生产厂家: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皮下注射治疗,每隔12h 注射一次,每次剂量以70~80anti-XaIU/公斤体重计量;注射第四天开始口服华法林钠片(国药准字H37021314,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每隔12h 口服一次,每次剂量为0.25mg,连续治疗7d。

研究组:给予研究组患者静脉内置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进行介入溶栓治疗,所有患者于足背动脉注入尿激酶(国药准字H20113006,生产厂家: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50 万单位,治疗第三天起尿激酶注射速率调整为2~4 万单位每小时,连续治疗三天,尿激酶总使用剂量控制在400 万单位以下。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大腿、小腿周经差,大腿、小腿周经差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2)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以及尿道出血等。

(3)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VAS 疼痛平均评分,VAS 疼痛评分具体评分标准为:疼痛分为10 分,2 分表示无痛,10 分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2~4 分代表轻度疼痛,5~7 分代表中度疼痛,8~9 分代表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表示为()组间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率,组间行χ2检验。P<0.05 则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cm)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cm)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VAS疼痛平均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 评分无差异,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VAS 疼痛平均评分(1.22±0.12)显著低于对照组(2.08±0.32)(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疼痛平均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VAS疼痛平均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又称下肢深静脉血栓,该疾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深静脉系统内液态转化为固态有关,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导致静脉壁炎症,好发于四肢,最为常见的是双下肢[5-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接受大手术的患者、严重创伤患者、长期卧床患者、肢体制动患者及恶性肿瘤患者[7]。临床上认为,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诱因,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血流缓慢,好发于左下肢。血管内皮损伤则与患者自身注射各种刺激性药物治疗有关,进一步增加了静脉局部损伤、静脉炎、静脉血栓以及骨折碎片创伤等发生风险,而盆骨骨折、盆腔手术患者需要在术后卧床休养,同时需要输注高渗药物治疗,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进一步加重,引起深静脉血栓[8-9]。血液高凝状态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先天性是指患者自身存在血栓抑制剂缺乏、纤维蛋白溶解异常以及血纤维蛋白原异常;后天性因素包括手术、肿瘤、创伤、休克、怀孕等[10]。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体内血小板粘聚功能异常活跃,导致体内的纤维蛋白溶酶、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抑制水平提升,进一步降低了纤维蛋白溶液量,加之部分患者使用止血药物治疗,进一步促进了血液高凝。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急性期患肢皮肤颜色可发红,皮肤温度比健侧肢体偏高,肿胀严重者皮肤可成青紫色、花斑样,部分可出现张力性水疱,发病7~14d 后,患肢可代偿性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患肢疼痛与压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患肢肿胀、皮肤张力高,按压时疼痛明显,静脉内的血栓引起炎症反应,可造成患肢局部发生持续性的疼痛,血栓将静脉堵塞使得下肢静脉回流受阻碍,患肢易发生胀痛,患者站立时疼痛加重[11]。

目前临床上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分有抗凝疗法、溶栓疗法以及深静脉血栓的长期治疗。单纯的抗凝治疗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一般急性期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过渡到口服抗凝药物,该方法由于个体用药剂量差异大,易存在出血风险。溶栓疗法包括系统溶栓和导管接触性溶栓,导管接触性溶栓经近端深静脉置管逆行插入肢体远端深静脉,再通过置入溶栓导管使药物与血栓直接接触将血栓溶解,相较于单纯的抗凝治疗,导管溶栓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度较高。

本次研究给予研究组患者静脉内置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VAS 疼痛平均评分,研究最终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大腿周径差(1.81±0.55)cm,小腿周径差(1.25±0.42)cm;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VAS 疼痛平均评分为(1.22±0.1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VAS 疼痛平均评分(2.08±0.32)分,且以上三项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采用静脉内置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值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静脉内置管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值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VAS 疼痛评分低,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抗凝溶栓血栓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卒中患者的抗凝策略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心脏瓣膜术后,抗凝药物这么吃才安全!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