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水平观察

2021-03-18 12:01周骞向丽婷
智慧健康 2021年36期
关键词:正骨腰椎间盘腰椎

周骞,向丽婷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2.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9)

0 引言

在临床骨科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疾病之一,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加,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随着病情的加重,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其工作和生活,逐渐出现下肢疼痛、肢体麻木和腰椎疼痛等症状,甚至可能丧失自理能力[1]。西医的方式干预能够缓解疼痛,且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一些患者存在较高的疾病复发率[2]。通过中医的方式进行干预能够取得显著的疾病治疗效果[3]。对72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中医针刺治疗,临床所分析的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36例。排除标准:免疫功能严重低下;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精神疾病;生命体征不稳定;临床资料不全;腰椎间盘创伤史;存在严重慢性代谢性病变;以及肾病、心脏病者;中途退出研究;耐受能力较差者。纳入标准:提供详细资料;有良好依从性;未接受康复训练;未见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4];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男26 例,女10 例,年龄33~76 岁,平均(52.5±11.3)岁,病程3 个月至12 年,平均(5.5±1.1)年。对照组男28 例,女8 例,年龄34~75 岁,平均(52.9±11.2)岁,病程3 个月至12 年,平均(5.7±1.2)年。数据统计显示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中医正骨手法。患者双腿分开,屈膝成直角,端坐位,暴露腰部位置,医师和助手双手压住右侧大腿近膝部,双腿夹住患者右膝,保持下半身稳定,固定好骨盆。把右手自然放置于小腹位置,左手扶住枕部,稍作低头弯腰姿势。经手诊或影像学检查的方式,医师摸准患椎棘突,确定患者腰椎偏歪部位,左手从左侧腋下穿过,右手拇指按在棘突左缘,固定好患者的右肩。右手拇指为定点,在患者放松全身的基础上,左手扶右肩为杠杆,按照患者情况确定前弯角度。右手拇指向右前下方推顶,左手向左前下后方旋转,听见复位声时结束治疗。1 次/2d。共治疗2 个疗程,2 周1 个疗程。

(2)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基础,加用中医针刺治疗。选穴:依据《经络腧穴学》,确定风市(双侧)、委中(双侧)、命门、腰阳关、悬钟(双侧)、昆仑(双侧),秩边和阳陵泉穴。操作方式:选择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的,安迪牌,0.30mm×50mm 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完成针刺。踝关节处放置软枕,下肢弓腿前屈,常规消毒皮肤后针阳陵泉、风市、昆仑、悬钟、委中,以及腰阳关、秩边、名门穴,实施平补平泻法,得气之后,通过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型号:TDP12-DL的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在光源距皮肤20cm 处对腰阳关、命门穴及其周围皮肤进行照射,1 次/d,5 次/周,留针30min 时间。共治疗2 个疗程,2 周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临床上患者的VAS 评分、ODI 评分、临床疗效等。①VAS 评分比较:7~10 分:当患者进行相关活动或处于静息状态下,疼痛明显;4~6 分:当患者进行相关活动时发生轻微疼痛;1~3 分:当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并无疼痛症状,进行相关活动时有轻微感;0 分: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均无疼痛产生。相关人员统计和记录,患者自行判断疼痛程度;②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主要包含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疼痛强度、生活自理、社会生活、旅游、提物、步行、坐位等共十项,各项满分为10 分,当患者的功能障碍越严重者,则获得的评分越高;③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无效:患者的腰痛、腿痛或者腰腿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未转变,或者发生加重;有效:患者的腰痛、腿痛或者腰腿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稍作改善;显效:患者的腰痛、腿痛或者腰腿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预后良好。总有效率=(有效+显效)/36 例×100.00%;④睡眠质量:选择总分为0~21 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划分成7 个因子,18 个条目,当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则得分就会越高,每一因子依据0~3 分4 级计分。当判定患者存在睡眠问题,则PSQI ≥7 分。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结果数据由统计员处理分析,并获取最终结论,处理软件为SPSS 22.0,统计的全部资料中,用χ2检验临床治疗效果计量最后差异、t检验VAS、睡眠质量、ODI 评分计数资料最后差异,表示方式为用()和(%)等,若得到结论P<0.05,则表明结果的统计分析要求。

2 结果

2.1 分析VAS评分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疼痛评分无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较低(P<0.05)。见表1。

表1 分析VAS评分(,分)

表1 分析VAS评分(,分)

2.2 分析ODI评分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腰椎功能障碍评分无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腰椎功能障碍评分较低(P<0.05)。见表2。

表2 分析ODI评分(,分)

表2 分析ODI评分(,分)

2.3 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疾病总疗效35 例(97.22%)较对照组22例(61.11%)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临床疗效分析[n(%)]

2.4 分析睡眠质量评分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睡眠质量评分无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睡眠质量较低(P<0.05)。见表4。

表4 分析睡眠质量评分(,分)

表4 分析睡眠质量评分(,分)

3 讨论

当前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会发生腰椎退行性病变。一旦患者的病情加重,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造成腰椎间盘组织膨出[5]。临床上一些患者多选择手术的方式干预,但是存在较高的疾病复发率,因此选择保守治疗取得的效果不太理想。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认为是因风邪入侵、湿气、寒气等现象的存在,引发腰痛,造成气血、人体经络运行不畅。治疗时应当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疏通经络、活化气血,促进患者疾病恢复[6]。通过针刺的方式,能够改善体内血液微循环,促使血气顺畅,有效疏通经脉。人体特定部位进行针刺治疗,促使人体止痛物质释放,缓解疼痛程度。中医正骨推拿治疗,主要选择推、拿、揉、按等手法,经医师双手作用于患者体表,借助变化多样的手法,正骨治疗特定位置,减轻腰椎间压力,有效缓解肌肉痉挛,加强患者临床疗效,缓解其疼痛程度[7-8]。此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显示出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减轻,症状获得明显性的改善,较单一中医正骨手法获得的效果更佳;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显示出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获得明显改善,作用较为显著;观察组疾病总疗效35 例(97.22%)较对照组22 例(61.11%)更高,显示出患者疾病疗效获得显著性改善和提升,且安全性较高;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经本研究结果显示,因此在临床上通过把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用于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疾病疼痛程度,整体上的作用显著。

综上所述,因此在临床上通过把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针刺治疗用于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安全性较高,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缓解疼痛症状,取得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佳。

猜你喜欢
正骨腰椎间盘腰椎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中医针灸联合正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