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3-18 12:01甘吉明
智慧健康 2021年36期
关键词:前缘骨质疏松症椎体

甘吉明

(云南省中医医院 骨伤科三病区,云南 昆明 650000)

0 引言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骨质疏松症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存质量。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注入骨水泥在伤椎内,达到恢复伤椎高度和弧度,增强椎体强度的目的[1]。但手术无法改变患者骨质疏松状态,术后仍需要较长的修养、恢复时间。中医认为,本病属“骨痿”范畴,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根据骨折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论治,能促进骨折愈合,增强骨骼强度,提高腰部功能恢复效果[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老年OVCF 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骨科治疗的72 例老年OVCF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 例,男15 例,女21 例,年龄65~88 岁,平均(73.2±6.5)岁,椎体压缩程度,<1/3 者24 例,1/3~2/3 者12 例;对照组36 例,男14 例,女22 例,年龄63~87 岁,平均(72.8±6.4)岁,椎体压缩程度,<1/3 者25 例,1/3~2/3 者11 例。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椎体压缩程度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经CT 或MRI 检查确诊为OVCF,年龄≥60 岁,骨密度检查显示T 值≤-2.5,存在骨质疏松,椎体前缘压缩不超过椎体高度的2/3,骨折椎体后壁完整;排除爆裂性骨折、骨折块压迫椎管内神经、其他病因所致胸腰椎压缩骨折、全身感染、凝血功能异常等。

1.2 方法

对照组单行PVP,患者先行手法复位,俯卧于电动牵引床上,胸部及下腹部各垫一软枕,持续牵引骨盆,20min 后行手法复位,术者用以揉、滚、按、摩、捋等手法放松伤椎棘突周围的肌肉,双手掌根叠加,按压骨折椎体的后凸棘突部位,逐步加力,直至棘突后凸消失或基本消失;之后行PVP,在C 臂机透视下标记伤椎进针点,局麻后从单侧椎弓根穿刺入路,穿刺针头应位于椎体前1/3 处,建立穿刺通道,调制骨水泥,在C 臂机透视下用注射器缓解注入骨水泥至椎体内,每个椎体注入2~4m,确认骨水泥弥散良好后退出穿刺针,加压包扎,保持俯卧位10min,结束手术[3]。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中医治疗:①骨折初期。服用复元活血汤,药用柴胡15g、天花粉10g、当归10g、红花6g、桃仁10g、穿山甲(炮)6g、大黄15g、制乳香6g、制没药6g、甘草6g[4];每日1 剂,早晚服用100ml,连服2 周。②骨折中期。服用接骨紫金丹,药用土鳖虫20g、当归20g、制乳香20g、制没药20g、骨碎补20g、煅自然铜20g、大黄2g、血竭20g、硼砂20g[5];研磨成粉,6g/次,2 次/d,连用2 周。③骨折后期。服用虎潜丸,药用酒黄柏240g、酒龟甲120g、酒知母60g、熟地60g、白芍60g、陈皮60g、巴戟天45g、杜仲45g、锁阳45g、炙狗骨30g、干姜15g[6];上药研细成末,制蜜丸,9g/次,2 次/d,连服2 周。

1.3 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6 个月检查CT,测定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 角;采用VAS疼痛评分、ODI 评分评估术后1 个月、6 个月的疼痛及腰部功能;采用WHOQOL-BREF 评分评估生存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比较

观察组术后6 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后凸Cobb 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比较()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比较()

2.2 两组术前术后疼痛及腰部功能比较

观察组术后1 个月、6 个月的ODI 评分、VAS 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疼痛及腰部功能比较(,分)

表2 两组术前术后疼痛及腰部功能比较(,分)

2.3 两组术前术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1 个月、6 个月的WHOQOL-BREF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术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术前术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也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骨强度减低、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组织微结构改变等,引发骨质疏松症。临床统计显示,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达6.67%,且老年女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男性。OVCF 是骨质疏松症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胸腰椎最为高发,造成明显的腰背部疼痛、活动障碍,严重者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疼痛难以忍受,甚至危及生命[7]。PVP 是OVCF 常用手术方法,创伤小,定位精准,通过注入骨水泥,恢复伤椎高度,提高椎体稳定性,能抑制胸腰椎退化,降低腰背部疼痛感[8]。但术后骨质疏松仍然存在,对骨折的愈合有明显影响,仍需要进行针对性抗骨质疏松治疗。西医多通过补充维生素D、钙类等进行治疗,效果不一,起效较慢。中医治疗本病有丰富的经验,中医骨伤可运用多种方法,发挥独特的疗效,本研究将OVCF 术后恢复分为三期,骨折早期局部肿胀疼痛、气血瘀滞,当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使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能促进瘀血和肿胀消散;骨折中期瘀血未尽、骨连未坚,当以祛瘀生新、续筋接骨为主要疗法,以接骨紫金丹主之,能加快骨折愈合;骨折后期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服用虎潜丸,能增强骨折愈合效果,提高骨骼强健度[9-10]。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中医药分期治疗符合骨折愈合规律,早期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及微循环,促进炎性介质及代谢产物的吸收,减轻肢体肿胀、疼痛。中期中药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合成,加快骨痂形成,提高骨质强度。后期中药能进一步提升骨密度,恢复锥体的高度和强度,提升骨折愈合效果,提高生活质量[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6 个月的伤椎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后凸Cobb 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个月、6 个月的ODI 评分、VAS 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个月、6 个月的WHOQOL-BREF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证明中医治疗对老年OVCF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协同改善骨折周围血运,减轻疼痛,提高骨折愈合质量,促进胸腰椎的结构和功能恢复,改善远期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老年OVCF 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缩小Cobb 角,缓解疼痛,提升腰部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前缘骨质疏松症椎体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护骨素基因启动子区T950C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夹心椎体小剂量骨水泥预防性强化治疗“三明治”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特立帕肽与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一种飞机尾翼前缘除冰套安装方式
民用飞机翼面前缘的抗鸟撞结构设计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