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依从性的作用

2021-03-18 12:02王倩武诗雨
智慧健康 2021年36期
关键词:莫特布地奈德

王倩,武诗雨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疾病,疾病治疗原则为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属于长效-受体激动剂,具有提升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效果,在临床应用普遍[1]。由于此类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对于疾病知识认识较少及治疗措施存在偏见,因此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疾病康复,最终导致多种并发症出现,威胁其生命健康[2]。针对此种情况,临床需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文选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分析两种护理形式的效果区别,现就有关内容作出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2018 年4 月-2019年4 月收治的慢阻肺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患者78 例。依据抽签随机法方式对患者进行相同例数分组。对照组女20 例、男19 例;年龄43~61 岁,平均(53.64±1.26)岁;病程3~10 年,平均(5.16±1.73)年;吸烟情况:不吸烟12 例,曾吸烟已戒25 例,吸烟2 例。观察组女18 例、男21 例;年龄42~60 岁,平均(53.28±1.25)岁;病程3~10 年,平均(5.22±1.76)年;吸烟情况:不吸烟10 例,曾吸烟已戒23 例,吸烟6 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在实施临床相关检查项目后均被确诊为慢阻肺[3];②知情并同意;③无药物过敏史;可耐受相关治疗;④无认知障碍及听说障碍,可进行正常的交流;⑤本研究经医院理论部门许可。排除标准:①具有重大疾病者;②具有精神疾病者;③严重全身性感染;④伴谵妄、烦躁不安等意识不清醒者。两组在吸烟情况、病程、年龄以及性别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能够以该种分组形式继续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指导其开展有关检查,讲解疾病相关内容等。观察组患者开展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是:①健康教育:由于患者为中老年人,存在耳部及记性差等情况,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时,需尽量提高音量、简短、易懂,并突出重点,可采用图片或播放幻灯片的方式,深化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解答患者疑惑[4];②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告知其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的作用以及治疗的重要性,为患者介绍疾病治疗的关键措施是抗炎,常用抗炎形式包含吸入治疗,其可达到平喘、祛痰以及止咳功效,并且相较于注射还可减少痛苦性。并针对患者表露出的不良情绪,给予其疏导,尽量满足其一切合理的护理需求,告知良好情绪对于疾病的有利影响,强调配合护理及治疗的意义。向其分享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与配合度;③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治疗室安静,将温度进行调节直到患者舒适为止,并调节光线,提升患者舒适度;④吸入护理:指导其学会正确的使用吸入器,在实施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解释,待取得患者理解后,实施操作,吸入后指导患者屏气10min,每天吸入两次,吸入后给予其生理盐水,预防口腔炎;⑤个体化呼吸训练方案的制定:依照患者个体具体情况为其指导呼吸功能锻炼计划,护理人员可教授患者屏气以及深吸气方式,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判断和记录。首先护理人员亲自指导操作,之后嘱患者依据相应要求开展练习,对训练时间、屏气效果和屏气情况等进行准确记录,10~15min/次,2~4 次/d。还要观察患者在练习后有无不适情况发生,若在练习后能够达到相应效果,便进入下一个阶段;⑥用药后观察:待患者吸入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等发生,判断是否以正确方式吸入,了解患者对不良反应是否可耐受,判断其依从性。若患者出现不适,立即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以吸入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完成对护理效果的评价。①由护理人员判断患者吸入依从性,分别是依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较依从: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督促下愿意进行治疗;不依从:患者不愿意进行治疗,将依从率以及较依从率合计为总依从率;②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出现例数,包括恶心呕吐、呛咳、口腔炎,计算不良发生率,公式为(恶心呕吐、呛咳、口腔炎)/总例数;③两组患者情绪采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SAS/SDS)进行判断[5],其中SAS 和SDS 均包含20 个项目,SAS 分数临界值为50 分,超过50 分为出现焦虑,且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SDS 分数临界值为53 分,超过53 分为出现抑郁,且分数越高抑郁情况越严重者[6]。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2.0 软件对研究内全部数据实施计算处理,以%形式表达计数资料,开展卡方检验;以()形式表达计量资料,开展t检测,在计算结果显示P<0.05 时,提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吸入依从率情况

吸入依从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吸入依从率比较[n(%)]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

不良反应出现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n(%)]

2.3 两组情绪评分比较

在实施护理前,两组情绪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情绪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情绪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情绪评分比较()

3 讨论

慢阻肺是由小气道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和发展引起,患者在疾病发作时,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是治疗此疾病常用手段,由于需要长期治疗[7],患者治疗依从率低下,无法使得治疗效果到达预期。可见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护理风险事件[8]。

本次实验结果得出:在吸入依从率、不良反应出现率以及情绪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病情稳定的手段,本文从多个维度入手,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环境护理、吸入护理及个体化呼吸训练方案的制定等,覆盖面十分广泛,使患者准确看待疾病,消除其内心不良情绪[9],增强疾病治疗依从性及重视程度,满足患者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从而保证疾病治疗效果[10]。对于患者来说正确的护理指导是提高治疗依从性重要手段,而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如果让患者正确用药、主动用药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而护理干预通过多种途径督促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环环相扣,才能够使药物疗效发挥作用[11-12]。

综上所述,慢阻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操作简便且效果突出,还可提高依从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崇。

猜你喜欢
莫特布地奈德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机械振动排痰治疗喘息性肺炎临床分析
高人一筹
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临床观察
斑马去哪儿
葆拉·福克斯和《一只眼睛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