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下的投资策略

2021-03-20 03:03李勇广东科技学院财经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3期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疫情

李勇 广东科技学院财经学院

一、全球现状

(一)美欧货币政策

在过去一年,欧美发达国家都推出强力刺激的货币政策。迄今,美国依然面对严峻的状况,根据美国统计数据显示,11 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新增 24.5 万人,11 月失业率为 6.7%(具体数据如图1 所示),较高;11 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1.7%,较低。所以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宽松。美联储在当地时间 12 月 16 日的最新议息,会议上重申宽松基调,将三大利率维持不变(基准利率维持在 0%-0.25%;超额准备金率维持在0.1%不变;贴现利率维持在 0.25%)。由于欧洲第二次疫情来的很猛烈,部分国家受到较大影响,复苏无力。因此欧洲央行觉得加大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增加再融资操作和资产购买计划。

图1 美国失业率

图2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

(二)美欧财政政策

同时,也使美国政府推出对应的财政政策,2020 年3 月27 日特朗普签署了美国有史以来史上最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涵盖了对企业、个人、州和地方政府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同年3 月27 日特朗普签署了新一轮刺激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给小企业贷款、给个人直接发放现金、提升失业救助金额度、教育补助等,规模达到9000 亿美元。

二、中国现状

(一)货币政策

由于新冠疫情在国内的有效控制,所以这对中国而言更像是一次性的冲击,因此,在武汉封城解除后,国内经济开始复苏。2021 年中国经济将持续修复,而且复苏趋势呈现出,总量好,结构弱的局面。如果加息,对实体经济压力较大,而且通胀处于地位,所以2021 年加息概率较小,主要是维持现状。

2020 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我国信用明显扩展,社会融资总额持续上升,存量同比增长在11 月为13.6%,依然在高位。因此会紧信用,减少融资总额,稳定杠杆率(见图2)。

(二)财政政策

2020 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进行大幅扩张,目标赤字率、专项债新增限额等指标均创出新高。狭义财政中,目标赤字率自2.8%提升至3.6%以上,为近十年的最高水平;对应赤字规模比去年大幅增加1万亿元至3.76 万亿元。但是经济尤其是出口复苏超预期,实际财政政策扩张情况比年初预期稍有减少。2021 年,由于疫情还没有彻底结束,因此依然保持积极,但回归均衡。

三、投资策略

(一)新消费

随着经济复苏的深化,消费品种是不错的选择。2020 年,政府关于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频出以及加速落地,自主品牌在本土市场发力新能源汽车,这样提升整个汽车行业的景气度,产销量同比增加,是可选消费中表现突出的行业。再有,随着国内疫情的正常化,疫苗的加速接种,去年影响最大的消费服务行业企业业绩会有较大的边际提升,例如餐饮、住宿、旅游、航空等。中央也推出了海南免税政策,加速海外购物的回流,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二)新制造

2020 年中央多次强调要“产业链现代化”,产业要有控制力,持续发展能力。出台政策主要在信息科技和新能源产业。比如,我国提出,2050 年之前达成净零排放的战略目标,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转型。这就为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中国制造业在以上关键领域正在借助中国大市场优势,正不断的沿着制造业微笑曲线,进行产业升级,从传统的制造业走向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强品牌的“新中国制造”。再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将继续创造较多的中长线投资机会。其中较突出的比如半导体和通信行业。

(三)“十四五”规划

今年是新规划开局之年,我国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安全是个重要问题。安全包括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外部安全是因为逆全球化、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兴起,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促进国防实力变得重要,因此军工行业有望快速发展。内部安全主要有能源、粮食、信息安全。因此,国家也会更加重视农业、石油等产业的发展,尽可能降低外部依赖性。除此之外,新基建、城市群等也是规划的重点。

猜你喜欢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疫情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战疫情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