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冷藏车标准体系现状及差异(上)

2021-03-22 07:14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
专用汽车 2021年3期
关键词:冷藏车冷藏冷链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

随着食品冷链、生鲜电商等蓬勃发展,国家对药品、疫苗等生物制品运输安全的逐步重视,我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达2886亿元,其中食品冷链连物流需求总量1.887亿t,果蔬冷链需求量9914.4万t,肉制品冷链需求量3345.6万t,水产品冷链需求量3867.2万t。

冷藏车是冷链物流的核心运载装备,受益于冷链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市场需求也获得了快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已突破21万辆,达到21.27万辆。自2013年起我国冷藏车年产量首超万辆,到2020年,每年都以超过20%的年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

冷藏车的隔热性能、保温性能,及其所装备的行驶温度记录仪的功能,对保障易腐食品和生物制品运输安全至关重要。为保障易腐食品运输安全,各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已经制定了完善的标准法规体系,并建立了全面的管理制度。近年来,为推动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农业部、交通运输部等相关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加快研究发布冷藏运输车辆相关技术标准和检验方法。

面对管理部门及冷链物流行业的需求,研究建立层次分明、科学合理、适应我国具体情况的冷藏车辆标准体系,可明确标准化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为制定标准、产业规划和行业管理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升冷藏车辆产品质量,引领冷链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 冷藏车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国外冷藏车发展情况

目前国际上冷藏车产品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主要为欧洲、美国和日本等,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冷藏车产品技术差异不大。按车辆结构主要可分为冷藏汽车、冷藏挂车和可交换冷藏箱体三类,各种车型仅是车型结构不同,在厢体的隔热、降温、保温的技术上并没有太大差异。按制冷方式国外主要有机械制冷、非机械制冷两种。其中机械制冷式主要通过随车装备的机械制冷机组,来实现降温保温功能,非机械制冷式冷藏车则通过液态气系统、蓄冷板或其他非机械制冷装置来实现保温降温。不管是机械制冷式还是非机械制冷式冷藏车,其功能主要分为保温车辆、制冷保温车辆、加热保温车辆、制冷加热保温车辆四类。

产品技术方面,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安全、环保、节能和高效的重视,国外冷藏车主要朝着轻量化、环保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

轻量化方面,主要采用空气悬架、单胎、导流罩和无底梁车架等结构,来实现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安全方面,通过安装倒车雷达、倒车影像、滚轴缓冲器等装置有效保护车辆。

通过采用多点温度检测、立体管货装置、立体风道等措施保证车厢内温度均匀,有效保证货物安全。节能方面,通过提高车厢隔热性能和密封性能,提高装载容量,设置后门软帘、折叠门帘、风幕等方式降低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达到节能的目的。高效方面采用更加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发泡工艺制作厢体板材。同时大量加装和使用液压起重尾板,提高装卸货效率。此外还通过将厢体设计成多个隔舱的方式,方便货物的混装,提高车辆的装载灵活性和运输效率。

1.2 我国冷藏车发展情况

国内的冷藏车产品起步较晚,产品和相关技术主要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生产企业方面,国内目前主要分为国内自主生产以及中外合资两种,暂时没有外国企业在中国独立设厂生产冷藏车。目前国内公告内冷藏车生产企业近百家,年产销量在5万辆左右。

产品类型方面,我国冷藏车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国外相比已基本接近完善。但受市场需求不足、技术能力落后和标准的限制,国内非机械制冷式冷藏车发展一直非常缓慢。在近几年,受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深冻速冻需求快速增加的影响,广州鲜之源生态冷链技术有限公司、航天新长征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开始开发用氮气或冷板作为制冷源的非机械制冷式冷藏车,目前正在进行小规模的试运行,其产品技术水平还有待市场验证。

产品技术水平方面,与国外相同产品相比,我国冷藏车在隔热性能及厢体内部温度均匀性、稳定性方面依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的冷藏车产品可以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 国外冷藏车标准化工作概况

2.1 欧洲

欧洲对冷藏车辆的管理采用型式认证和定期检验相结合的方式,相对于普通商用车,冷藏车还应满足ECE/TRANS/249《易腐食物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运输设备协议》(ATP)和EN 12642《公路车辆货物的固定-商用车辆的车身结构-最低要求》的相关规定。

《易腐食品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设备条约》(ATP)由欧洲经济委员会内陆运输委员会下的易腐食物运输工作组(WP.11)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目前已有包括美国、法国、德国在内的49个国家签署了该协议,协议规定只有通过ATP认证的冷藏车辆才可以在其协约国间从事易腐食品国际运输。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易腐食品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式检验和在用检验要求、隔热系数要求及测量方法(新生产车型和在用车)、保温降温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新生产车型和在用车)、机械式多温制冷设备要求及测试方法、实验报告和合格证书模板、铭牌和设备识别标识规格示例、温度记录要求,速冻和冷冻食物的温度选择要求,非速(深)冻或非冷冻食物运输的温度选择要求,冷藏、冷冻和速冻易腐食物运输温度的采样及测量程序。

EN 12642《公路车辆货物的固定-商用车辆的车身结构-最低要求》是英国商用车车身结构标准,后来也在欧洲被广泛采用,目前该标准已作为欧洲厢式货车型式认证中的一项强制性标准。该标准将厢式车的车身结构分为普通型和加强型,标准规定了车身结构和试验方法。车身结构部分在普通型和加强型厢式车基础上,又将厢式车分为普通厢式、翼开启式和侧帘式三类,并规定了每种类别的厢式车的前壁、后壁、侧壁、顶板及地板的强度。

试验方法分为动态驾驶测试和静载测试两部分。静载测试部分主要采用气袋试验法,通过对气袋加压的方式对厢式车的前壁、后壁、侧壁进行加压,然后检测其变形量以判定其结构强度。动态驾驶测试仅针对加强型厢式车,需在车辆负载的情况下进行,主要有横向加速测试(U形转弯)、旋回测试(S形转弯)、紧急制动测试三部分。

2.2 美国

美国是《易腐食品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设备条约》的签约国之一,对于从事易腐食品国际运输的车辆应符合ATP法规的相关要求。但同时美国卡车挂车制造商协会也起草了TTMA RP No.38《温度控制车辆或集装箱 隔热性能测试方法》标准,用来指导美国的卡车和集装箱制造企业生产制造具有温度控制功能的车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冷藏车的气密性、保温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2.3 日本

日本目前尚未签署《易腐食品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设备条约》,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组织起草了JIS D 4001《冷藏或保温车辆的隔热车厢要求》和JIS D 1710《冷藏和保温汽车的隔热车厢性能试验方法》来指导国内车辆生产企业生产和制造冷藏车产品。JIS D 4001主要规定了车厢分类、隔热性能、气密性能、结构、尺寸要求。JIS D 1710主要规定了隔热性能及气密性能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

隔热性能试验方法部分对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试验也与ATP类似分为内部加热法和内部冷却法两种,测量出传热量、传热面积和内外温差后,计算得出传热系数K。气密性试验部分对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试验分为内部加压法和内部减压法两种。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冷藏车冷藏冷链
滞育卵冷藏浸酸法蚕种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的对比调查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某气刹轻卡冷藏车压缩机支架优化设计分析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强制性国标《道路运输 易腐食品与生物制品 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和《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强度(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冷藏方式对柏山水蜜桃品质的影响
医药冷链中的冷藏车配置及验证经验
我国冷藏车减排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