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现场检测技术及实际问题分析

2021-03-22 10:29柴晓玲单金梅效云霞于瑞平
甘肃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测试点建筑物装置

柴晓玲,单金梅,效云霞,于瑞平

(甘肃省防雷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随着我国建筑结构的迅速发展,对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基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相关单位应加强对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和运用,以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因此,防雷装置的检测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现场检测的要求

1.1 检测方案

在进行检测前,检测单位需就现场操作计划进行有效的协作,并签署检测协议。了解受检单位防雷装置的基本建设情况,以及所建的防雷装置具体参数后,对现场进行科学有效的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测计划,包括检测工作中的一些其他辅助外部设施。使用适用于本项目检测的设备对建筑物进行防雷装置合理的检查,所选择使用的仪器和测量设备必须符合行业标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单位应进行适当的安全交底工作,该项任务是指在现场专业人员检测之前,检查人员应与业主就安全问题进行的沟通和交流。对于需要攀爬的检测工作,在使用安全带时必须将安全带钩挂在坚固的结构构件上,并且还需要对安全带进行双重固定,同时采用高悬架和低悬架方法。在高空作业需要攀爬直梯时,必须事先确认梯子的焊接牢固程度,以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并且禁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同时攀爬,以免造成直梯的超负荷,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电气场所的检查要求

在防雷装置现场检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进入涉电工作场所,相关检测人员应严格要求现场的检测工作。如果涉及现场的电气设备,由于业务需要而无法将电源保护器断开,则必须停止相应的操作过程。在与能源有关的地方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应使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帽、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等,且必须根据特定条件合理选择所使用的防护工具。进行电气操作时,应在触摸电气设备之前确认设备已经断开电源。检测工作完成后应进行现场的清洁。

1.3 操作与技术说明

在进行现场操作之前,负责检测的人员要与业主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以确定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还需要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检测负责人根据所了解和掌握的现场情况,为本次检测任务制定测试计划、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设备的操作步骤等。在实际防雷装置现场检测过程中,宜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后检测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进行,避免对检测项目出现少检漏检,并将检测结果填入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

2 检测基本流程

2.1 预处理阶段

首先,在防雷检测工作开始前,相关人员需要了解被检设施的状态,这是必要的准备工作,例如检测项目的区域、规模、类型和测试环境等。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和行业特点,检测人员需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操作程序等。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不同的设备和设施需要不同的测试仪器,根据检测对象,检查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使其检测数据具有参考性价值。

2.2 现场审核阶段

检测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时,需先了解该建筑的工程技术数据和图纸,并记录被测单体的运行情况,对防雷区的检测要进行合理的划分。根据测试原理和检测仪器的要求,在所考虑的设备和周围环境中进行勘察,合理布设地桩测量接地电阻(测量接地电阻值的原理接线图如图1 所示),检查设备并记录。根据指定的检测项目,检测人员应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始终确保是由外而内的检测顺序,对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测。采样接地电阻或过渡电阻测试点,并绘制测量点示意图,且相关检测人员还需对测量点进行标记和编号。对检测的数据进行验证分析,并将原始记录表作为用户档案保存两年,便于为后期的维护提供必要的检测依据。现场检测完成后,应对设备进行重新检查和反复验证,以确认其数据的准确性。对于检测设备,需要重新读取数据并检查原始记录,通过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研究存在的差异是否合理,如果存在较大的数据差异,必须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检测正式结束后,原始记录表应由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和现场负责人签名,确保本次检测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图1 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值原理接线图

2.3 分析和处理阶段

防雷装置现场检测工作完成后,技术人员用数值修约比较法将经计算或整理的各项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比较,在进行了相关的分类和处理后,将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的评估,并汇总新发现的问题,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备注说明,以供有关人员进行参考和分析。对于按照规定进行的定期检测或完工检测,相关部门应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并编写检测试报告,提交相关检查文件并归档保存。

2.4 评估复查阶段

当受检单位收到检测报告和其他相关的辅助性文件时,要求服务对象对防雷工作方式和服务质量进行必要的检查。在对数据进行评估后,出具相应的评估表,并通过合并来创建文件。要求服务对象填写评估表,这样可以了解服务的需求以及未来的检测需求计划,加强检测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领域。管理人员应通过电话或上门回访,了解受检单位对本次检测的满意程度,以及听取业主的相关建议,并对测试活动进行必要的跟踪服务。通过相关人员的有效回访,可以在检测服务和解决投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提高检测单位的总体服务质量[1]。

3 实际问题的分析

3.1 测试点的选择

在选择防雷测试点时,应在明显的接闪器顶部上做标记,而且还要检测保护器接地的测试口。在选择每个楼层的测试点时,通常在接闪网的连接位置选择。对于带有输入电缆和测试端口的建筑物时,需要确定接地部分的电阻。通过将获得的检测数据相互比较,可以评估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是否在保护范围之内。在确定雷电防护时,有必要放置和安装接地桩。桩点的选择位置不同,测得的电阻值也不同,这导致检测到的接地电阻值与实际电阻值之间存在差异,如果差异超过预定的误差范围,需要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对建筑物的防雷功能做出合理的评估[2]。

3.2 测试点的分析

防雷测试的主要检测参数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根据建筑物防雷装置试验技术规范要求,建筑物防雷装置的主要检测项目见表1。应基于相关的设计依据,确定特定防雷装置的检测参数。防雷装置的检测是测量和分析以及综合信息的处理过程,以确定防雷装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根据相关标准和技术的要求,目视检查防雷装置的外观,并测量和验证防雷装置的参数,分析和处理数据。对测量数据和计算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做出有关防雷设备安全性能的决策。

表1 建筑物防雷装置的主要检测项目

3.3 现场检测的注意事项

在防雷装置现场检测时,检测单位需要两人以上共同进行。检测人员负责审核检测质量,对测试点进行采样分析,并制定测试点计划。根据施工条件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单位项目,记录检查并准备测试报告。检测是对安装在建筑物和设施中防雷设备的彻底检查,不仅要检测外部防雷设备和其他险峰设施,而且要对内部防雷装置进行检测。测试阻值应根据测试对象准确引用相关的检测技术,同时还要符合国家规定和行业标准,并确定指标的有效性,以确保检测数据的有效性[3]。

3.4 用户管理子模块

3.4.1 权限设置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企业应具有全面的权限管理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计的信息存储在互联网的终端中,对于相关数据的存储、访问和其他操作的安全性,受到各个领域的重点关注。因此,全面的应用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完整的功能,还需易于操作,并且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该系统上的系统管理员完全负责从系统中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随着应用系统实际使用寿命的发展,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量将逐渐增加。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或不可抗力因素,相关人员需要监视数据库,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制作备份文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应用程序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数据丢失风险[4]。

3.4.2 现场检查设计过程

防雷装置施工质量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和测试防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施工质量。为确保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人员要采取具体措施。在建筑物单位安装防雷装置时,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测试。防雷检查机构要与施工单位有效沟通,确定检查时间并进行相关的组织检查。有关检查人员到达施工现场后,对现场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测。现场检测后,检测人员将数据反馈给单位负责人员,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并保留原始数据。完成验收检查后,将对建筑物整个检测期间的雷电防护施工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施工过程的检测数据。在施工完成后,如果分析和计算结果符合相关的要求,则需要现场检测人员和负责的技术人员签字盖章,将出具的检测数据通知施工单位接受检验报告。如果分析和计算的结果不符合相关的检测指标,将根据要求和测试条件发布更正意见,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更正[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是检测建筑物的整个防雷系统,为了确保防雷检测技术的有效性,检测人员需要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深入分析,提供解决方案,以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猜你喜欢
测试点建筑物装置
基于信息熵可信度的测试点选择方法研究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逻辑内建自测试双重过滤测试点选取策略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SBS装置VOCs排放控制探讨
轰趴装置指南
一种新型消除PT二次回路压降的装置与应用
干熄焦装入装置的改进
火柴游戏
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鉴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