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测度*

2021-03-22 10:29冉锦超王彦功
甘肃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甘南州市州兰州

兰 欣,冉锦超,王彦功,梁 玥△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集聚现象开始越发频繁地出现于各个地区,金融集聚作为一种经济金融现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甘肃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发展层次完全不同,其存在着产业发展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甘肃省当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金融集聚程度也较低,而兰州新区的建立[1],给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为了使兰州新区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应对甘肃省的空间分布进行清楚明确的认识,做到定位分析,优先发展。

1 金融集聚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根据金融集聚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原则,结合甘肃省14 个市州的实际情况,在遵循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可比性等原则的条件下,以《甘肃发展年鉴》的数据为依据,选取了13 项反映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的评价指标,构建了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 基于熵值法和系统聚类的金融集聚水平测度

2.1 熵值法确定综合评价

(1)数据矩阵:

其中:Xij为第i 个方案第j 个指标的数值。

(2)数据标准化处理:

其中:i=1,2,…m;j=1,2,…n;xij表示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3)比重:

(4)熵值:用Ej表示所有方案对指标Gj的贡献总量。

其中:j=1,2,k,n;并且k=1/1nm(当某个属性指标下各个方案的贡献度趋于一致时,Ej将趋于1。特别当全等时,就可以不考虑该指标在决策中的作用,也即此时属性权重为0)。

(5)差异系数:

dj=1-Ej(j=1,2,k,n;dj越大,指标的重要性越大;若熵为1,则权重为0)。

(6)权重:

(7)金融集聚水平测度综合评价:

2.2 系统聚类

(1)相似性度量——欧氏距离:

其中:dij表示第i 个样品和第j 个样品之间的距离。

(2)类间距离——最长距离法:

2.3 熵值法结果

通过Matlab 软件得到甘肃省14 个市州的综合评价,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14 个市州综合评价及排名

通过观察表2 的金融集聚水平,发现甘肃省的14 个市州差异明显,其中金融集聚水平测度综合评价最高的是兰州市(4.27),最低的是甘南州(0.08),并且兰州市的金融集聚水平测度是甘南州的53.375倍。同时,可以发现嘉峪关市和临夏州,金昌市和白银市的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是一样的。

2.4 系统聚类结果

通过SPSS 软件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并通过Matlab 软件绘制聚合系数随分类数变化的曲线。

由图1 可知,当分类数大于3 时,曲线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同时此分类数也比较符合分类的目的。由图2 的聚类结果可知,甘肃省的14 个市州可以聚为3 类。其中兰州市单个为一类;天水市、白银市、庆阳市、酒泉市、金昌市为一类;甘南州、定西市等剩余的8 个市州为一类。结合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将这三类划分为:金融集聚水平高值区域,金融集聚水平中值区域,金融集聚水平低值区域[3]。

图1 聚合系数随分类数变化的曲线

图2 2019 年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测度系统聚类谱系图

3 结果分析

3.1 金融集聚水平高值区域

甘肃省金融集聚水平高值区域仅有兰州市一个地区,其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环境、金融集聚水平均排名第一,综合评价为4.27,远高于甘肃省其他13 个市州。而兰州作为西北区域性金融中心,为甘肃省内金融集聚水平提供了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兰州完善的金融服务业体制和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兰州新区近几年的蓬勃发展,经济增长势头强劲,集中表现在第三产业,由甘肃省统计年鉴可知,兰州新区第三产业2015年的生产总值为27.02 亿元,到了2017 年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55.12 亿元,翻了一番,而与其他两个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增速最高,说明兰州的金融发展速率较快。同时,国家政策也为兰州新区吸引了大量的技术、资金与人才。

3.2 金融集聚水平中值区域

金融集聚水平中值区域包括天水市、白银市、庆阳市、酒泉市和金昌市5 个地区,其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在0.50~0.90 之间。天水市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排名第二,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区位优势明显,承载中转功能突出,是陇东南交通物流信息枢纽。但天水市金融发展效率综合评价仅排名第九,主要原因是金融发展基础条件不佳,集中表现在:

(1)金融资源短缺:金融相关比率为4.05%,大约占兰州金融相关比率的55.1%;金融存贷比为1.37%,是兰州的1.87 倍;保险密度与兰州相差较远,约为兰州的21.4%

(2)金融扶持力度不够:资源、人才、资金缺乏,经验不足,扶持方式不够丰富,行业单一。

(3)信用体系建设落后:天水融资主体主要是小微企业和农户,数据零散且不健全,影响融资效率,部分主体的信用意识不强,信誉度差。

金昌市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排名第三,是以重化工为主体的重工业城市,这使金昌的实体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其金融发展规模综合评价排名较后,主要原因是金融存贷款大幅度下降,其中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10.31 亿元,下降11.21%。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4.0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7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3.47%,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多,应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所调整;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67%,对第三产业的投资较少,应对其进行增加。

酒泉市和白银市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以及金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排名均与金融集聚水平相互协调。庆阳市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排名与各自金融集聚水平相匹配[4],但金融发展效率得分均相对较低。因此,今后应调整金融部门的投入与产出,以及金融市场的规模和结构。

3.3 金融集聚水平低值区域

金融集聚水平低值区域包括武威市、张掖市、定西市、平凉市、陇南市、嘉峪关市、临夏州、甘南州8 个市州,其金融集聚水平综合得分在0.00~0.40 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张掖市虽然属于金融集聚水平低值区域,但金融发展效率较高,仅次于兰州;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环境属于中等偏下型,金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为0.27,与金融集聚水平中值区域城市的金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相近。而金融发展规模较小的原因在于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较少,为645.05 亿元,不及与其排名靠后的地区;居民年末储蓄余额为536.34 亿元,处于临夏州与甘南州之间。

甘南州的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为0.08,排名14,其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环境均为最后一名。这说明甘南州的工业、农业、金融业等基础薄弱,甘南主要发展旅游业,今后应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环境这三方面同时入手发展甘南州的金融业,对其金融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结构进行调整,让旅游业带动金融业共同发展[5]。

武威市、定西市、平凉市都属于金融集聚水平发展缓慢地区,其金融发展规模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效率相对较低、金融发展环境相对较差,而这是导致金融集聚水平综合评价低的直接原因,而且这四个地区存在金融机构发展不均衡、保险产业滞后、人口流失、企业形式单一等问题。因此,今后应均衡发展各个产业,发展各具特色的企业,改善金融发展环境。

陇南市、嘉峪关市和临夏州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环境也都处于低水平,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因多与金融集聚水平测度高值和中值区域相结合,形成带动发展。同时,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优化金融发展规模、营造金融发展环境、壮大实体经济。2019 年,嘉峪关市的金融发展速率比较快,但是体量较小,因为嘉峪关是一个地级市,自身面积比较小,资源、人口有限。2019 年,嘉峪关市常住人口为25.31 万人,是相邻地区酒泉市常住人口的22.3%,生产总值也相应较小。金融方面截至2019年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83.04 亿元,比上年增长10.53%;住户存款206.39 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各项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2.5%;全年保费输入9.7 亿元,增长25.97%。可以看出嘉峪关金融增长速率和发展规模虽然体量较小,但是增长速度较快。

4 建议

(1)“哑铃”式发展经济。甘肃地域狭长,兰州位于甘肃东部,可以带领甘肃东部城市同时发展,协调好东部地区之间的资源。甘肃西部张掖、武威、酒泉等市之间相互帮扶,抱团发展。“哑铃”式经济发展战略也叫适度非均衡地区经济发展战略[6],金融发展环境、速率和规模较好的市州先进行发展,然后带动落后地区共同协调发展。有了相对较好的经济基础才能较好地发展金融行业。

(2)资源型城市结构转换。甘肃矿产资源丰富,有金昌、白银、酒泉、嘉峪关、庆阳等资源型城市。但也需要对这种结构进行改革和升级,注意矿产业的生命周期。以玉门市为例,在玉门油田不出油后,由于玉门市没有找到其他有优势的替代产业,导致了人口外流,市区经济低迷[7]。所以依靠资源型的城市需要更加多元地发展产业,比如农业、旅游业等,降低对资源的依赖。

(3)民族地区经济扶持。临夏州与甘南州山地较多,景色优美。可以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旅游业。国家也要制定相应的金融、财政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的转移支付、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4)发展新兴行业。兰州市的经济发展虽然比省内其他市区要好,但仍与国内其他省会城市有较大差距。发达城市已发展较为多元化的金融行业,其中比较适合兰州的金融行业有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原因是兰州交通发达,处于西部交通重镇,且有较好的经济基础。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其意在连接国内外城市的各种行业,加速兰州经济的发展,借此给兰州市人员就业提供良好的机遇,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甘南州市州兰州
我的兰州梦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兰州琐记
基于GIS的甘肃省甘南州垃圾填埋场适宜性分析
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基于DEM的1983-2012年甘南州降水空间变化趋势及特征
试论市州开放大学与市州电大的联系和区别
甘南州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