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1-03-24 11:17王喜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通过解读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战役、英雄人物的事迹对于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抗美援朝精神;历史内涵;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王喜(1972-),男,河北滦州市人,现任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党史党建。

[中图分类号] D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2-0008-03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首先要学好那段苦难辉煌的历史,在历史中寻找民族记忆,凝聚民族自信;在奋斗的新时代继续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推进伟大事业。

一、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李承晚军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试图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中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面对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的局面,要下抗美援朝这样的大决心极为不易。10月4日,在中南海丰泽园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意见分歧较大,许多人不赞成出兵。聂荣臻曾回忆说,当时党内的意见倾向于“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第二天会议继续召开,最终决定出兵朝鲜,这得益于毛泽东独到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准确把握,得益于彭德怀等人的坚决支持和毛泽东的果断决策。毛泽东认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950年10月24日,周恩来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上,对为什么作出抗美援朝决定作了详细的说明:“朝鲜如果被美帝国主义压倒,我国东北就无法安定。”“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经济、军力极不对称情况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艰难困苦,打出了军威国威,成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爱国之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捐款捐物,参军卫国。据统计: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打败美國侵略”的号召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捐献武器运动,到1952年5月底,全国各界人民共捐款捐物折合旧币55650亿元,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中国为什么能赢?就是靠这种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二、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50年11月28日,杨根思率领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3连奉命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1071高地”的东南屏障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11月29日,面对敌人飞机的狂轰乱炸和猛烈的炮火,杨根思率领全连打退敌人连续8次的进攻。在最后只剩他一人时,已负伤的杨根思投完手榴弹,打光子弹后毅然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壮烈牺牲。“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是杨根思在朝鲜战场上立下的誓言,也是杨根思的信念与血性。

铁原阻击战是一场载入志愿军战史的著名战斗。1951年5月底,美军第1军以4个师的兵力向志愿军第63军阵地猛烈进攻,6月3日又将美军第25师投入战斗,双方激战至6月10日,美军仍未突破第63军防御阵地。63军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迟滞5万美军13天,杀伤美军1.5万余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粉碎了美军快速占领铁原、摧毁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的企图。军长傅崇碧受重伤昏迷,经过四天的手术,苏醒后看到彭德怀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兵”,一语既出,在场的人无不泪如雨下。

2014年10月29日,经民政部、总政治部登记确认的志愿军烈士为197653名,伤亡总人数达36万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中国军人以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付出了巨大代价才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三、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50年11月28日,志愿军第9兵团发起了长津湖战役,上海籍战士宋阿毛所在的20军59师177团6连负责防守美军从柳潭里撤往下碣隅里的必经之路——死鹰岭高地,当时气温低至零下四十度,极度缺乏御寒衣物的125名指战员全部冻死在阵地上,上海籍战士宋阿毛牺牲前留下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战役志愿军因冻饿减员2.9万人,出现了3个“冰雕连”:20军59师177团6连、20军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除2人)几乎全部冻死在阵地上,所有人至死依然保持战斗的姿态。美军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感叹:“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的人作战。”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43天内“联合国军”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和5000余枚炸弹,山上的土石被炸成了两米多厚的粉末,表面阵地59次易手,但上甘岭依然被志愿军牢牢控制。15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军长秦基伟誓言铮铮:“为了祖国,为了全局胜利,15军打光了也在所不惜!”此次战役,45师134团3营8连坚守坑道14昼夜,歼敌1700余名,最终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荣立集体特等功。上甘岭战役,15军牺牲5319人,为该军建军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战。45师27个连队中有16个连队两次打光重建(8连是3次打光重建),连队干部伤亡率达到65%以上,班长、副班长无一幸免,全部负伤或战死。巨大牺牲取得了巨大战果,据15军发布的战报显示:上甘岭战役共毙、伤、俘敌25498人,是抗美援朝期间一战歼敌人数最多的野战军。1953年6月1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得胜回国的秦基伟,夸赞上甘岭战役打得好:“它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利坚合众国的钢铁还要硬!”比钢铁还要硬的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挺立的一代英雄的脊梁,是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的气概!

四、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反复讨论是否出兵和选将挂帅最激烈时,彭德怀挺身而出,义正言辞:“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他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面对强大的对手,彭德怀临危受命,挂帅出征,他考虑更多的是祖国安危,将个人荣辱置于度外,展现了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与气魄。毛泽东感慨道:“得良将者,兵强国昌。”并亲手将自己的长子毛岸英交给彭德怀赴朝作战,1950年11月25日,入朝作战仅34天的毛岸英血洒他乡,以身殉国。

1951年11月18日下午,60多架F-84轰炸机奔向清川江大桥,中国空军3师9团一大队大队长王海带领6架战机勇敢迎敌,击落敌机5架,自身无一损失——创造这一奇迹的是飞行时间不到20小时的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上将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间已成为世界空军强国。”二战时参加战斗飞行266次的美国“空中英雄”、朝鲜战场上“美军战绩最高的王牌飞行员”戴维斯,1952年2月10日被志愿军飞行员张积慧和他的僚机战友单志玉击落身亡。戴维斯之死,在美国朝野引起震动,美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哀叹,这是对远东空军的一大打击,是一个悲惨的损失,给在朝鲜的美国喷气机飞行员带来一片黯淡的气氛。1953年4月9日《纽约时报》报导:“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在朝鲜失踪。费席尔被俘后,得知打下他的志愿军飞行员韩德彩飞行时间还不到他的二十分之一,惊讶不已。67年后,老英雄韩德彩对朝鲜空战记忆犹新:“美国人的飞机确实先进,飞行员作战经验丰富,但有两点不能跟我们比。我们敢于空中拼刺刀,他们不敢;他们是不义之战,国内反战,我们是正义之战,全国支持,这个他们更不能跟我们比!”靠着这种血性,年轻的中国空军打出了从鸭绿江到清川江16800平方公里的“米格走廊”,有力支持了朝鲜前线的后勤运输,为赢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五次战役之后,美国认识到:吞并朝鲜、威脅中国的战略图谋已难以实现,加之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开始寻求停战谈判。毛泽东审时度势,提出“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目的。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来凤庄正式开始,10月25日改为板门店。谈判异常艰难,美方多次提出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故意拖延、甚至以武力相要挟:“那就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志愿军以不变应万变,要谈就谈,要打就打,谈判桌前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机智;战场上英勇顽强,成功粉碎了“联合国军”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1953年6月中旬,朝鲜停战谈判各项议程及校订军事分界线的工作基本完成,即将签订停战协定。但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仍不死心,宣称南朝鲜准备单方面继续打下去。为实现稳定可靠的停战,毛泽东于6月21日指示:“停战签字必须推迟。再给南朝鲜军以打击,极为必要。”1953年7月13日志愿军发起金城战役,此役歼敌5.3万余人,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彻底击碎了敌人的军事妄想、政治图谋和精神防线。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结束了朝鲜战争,朝鲜停战谈判的成功,为世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树立了一个光辉范例。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为了人类和平与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国内尚未稳定、经济建设刚刚起步之时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出兵朝鲜,体现了大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这场高扬国际主义精神的正义之战激发了志愿军将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旺盛斗志,得到中国人民的全力支持与信任,也赢得了世界很多国家的同情与援助,正义之师最终赢得了战争胜利,捍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成就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历史再次证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10-24.

[2]贾永.英雄儿女驱虎豹——致敬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青春方阵[N].中国青年报,2020-10-22.

[3]刘光明.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N].光明日报,2020-8-26.

[4]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M].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2.

[5]沈志华.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M].东方出版中心,2015-1.

[6]李颖.细节的力量——新中国的伟大实践[M].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2019-10.

[7]逄先知.毛泽东是如何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的[N].学习时报,2020-10-30.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创新发展:是对发展理论本质认识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