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现代化模式及世界意义

2021-03-24 11:17赵向文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新中国人民社会主义

[摘要]新中国建国70年走出了一条即区别于内生的英美模式,也区别于后发的德日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是“去依附”发展、拥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独有的经济学理论、坚持政治与资本的隔离,坚守人民性。这条道路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现代化;人民;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赵向文(1978-),男,汉族,山西省应县人,中共大同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21)02-0010-03

一、新中国70年现代化模式的特点

新中国建国70周年以来,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到工业大国,已经在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的后半期,到2050年可以说能够完成工业化的进程,进入到后工业化的阶段。几十年的艰辛探索,中国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即区别于英美模式,也区别于德日模式。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强烈的中国特点、中国色彩。

第一,“去依附”发展。依附式发展是二战后新兴的后发国家的一个普遍性现象,国际上表现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低端固化,现代化的工业体系无法建立起来,以原材料出口作为主要的贸易方式,金融体系也高度依赖美元;国内的表现是极端的两极分化,形成了一批既得利益集团和买办阶层。长期的依附式发展是一直到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无法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出“骑墙是没有出路的”。也就表明了中国从1949年一开始的现代化道路必然是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这条道路与党在1921年—1949年的经历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这也为新中国独立的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毫无疑问,中国走的确实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道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从建国开始的前30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承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的后40年,中间虽然有所波折,但是从2000年以后,逐渐加大了对核心科技和基础研究的投入。终于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从太空到深海的科技体系。从十八大以后,中国从多方面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和应用,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为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提供了信心、技术、底气支持。

第二,拥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现代化是历史的趋势,但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固有阶段、思想观念、利益结构的分化与重新组合。正如亨廷顿在《变革世界中的政治秩序》中所言,现代化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它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社会不稳定。

维护社会的稳定,聚合利益结构的分化,无论是市场还是局部的团体、地方政府都不具备这样的功能,能够承担这样功能的必须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可以说,在二战后,新兴独立的国家中,能够维持长达70多年的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独有的经济学理论。中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但是在实践中也并不排斥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而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也不可能预测到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对150年后的现状作出任何的预测。因此,中国必须在坚持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现代经济學的部分成果,为我所用。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逐渐地创立了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苏联模式的经济理论的创新表现在:突破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对立;突破了公有制表现形式的单一化。对西方经济的创新表现在:突破了单一的政府与市场的对立,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突破了政府职能的最小化理论,运用多种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第四,坚持政治与资本的隔离,坚守人民性。资本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创造利润,不断地追求更多的使用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断扩张就成为了资本内在的规定性,它会不断突破市场的界限,形成世界市场;突破政府与资本的界限,运用政府的力量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本渗透到政府的情况,尤其以美国最为代表性。首先表现在政府官员与大资本集团的人员可以随意互换,今天是大公司的CEO,明天就可以成为政府部长;其次表现在大资本对大选的高度支持,每个总统候选人的背后,都有几个“大金主”,为候选人提供强大的金钱支持;第三表现在游说集团对政府决策的高度干预。美国的各大公司,都有一笔预算用于政府游说,影响制定对其有利的政策。特朗普上台之后,毫不犹豫地废除了奥巴马的医改方案,背后就是商业保险公司、医疗集团在起作用。

但是中国与之不同,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无论是政治体制改革还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党历来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成为人民的公仆,不能有丝毫的特权,也不会容忍党内存有既得利益集团。也就从观念和制度上保证了资本与政治的隔离,防止资本对政治的影响。唯有此,才能保证政府对资本的独立性、政府的人民性。

二、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世界历史意义

第一,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遥遥领先于世界大约2000年左右。只有到了1500年的大航海时代,出现了东方和西方的“大分流”之后,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才开始变小。必须要纠正的一个观念就是,中国是闭关锁国的黄色文明,西方是开放的蓝色文明。这个错误的观念是西方在近代以来取得世界的统治权和话语主导权之后,强加给中国的,不过是为其所谓的地缘政治学服务。中国古代的贸易之路除了战争时期以外,在长时期内都是保持非常稳定和畅通的。南宋时期,由于失去了整个北方,不得不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使得其财政收入大部分都是由海外贸易创造的。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明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赴东洋日本、西洋各国贸易,史称“隆庆开关”。形成了一个中国——东南亚——美洲的国家贸易循环圈,白银大量涌入中国,成为日常使用的货币,引发了世界性的白银开采狂潮和白银革命。

中西方“大分流”的真正后果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开始显现出来。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稳固和确定下来,变成了以资本逻辑为驱动的国家。这样,由于资本内在的扩张性,导致了西方国家必然走向了扩张的道路。在正常的商品贸易不能得到更多利益的情况下,开始了以鸦片为主的贸易,扭转贸易逆差。在鸦片贸易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军事行动。从1840年以后,中国的命运就在西方国家的摆布之下,经历了百年的屈辱。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站起来的目标。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艰辛探索和改革开放的持续努力,中国实现了富起来了目标。195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9元。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居全球第11位。2000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十八大以后,中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近三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亿元、80万亿元和90万亿元大关,2018年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左右。实现了强起来的目标。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华文明是一种内向型的非扩张型文明,而并不是西方的扩张型文明,因此西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完全是一种带着有色眼镜的意识形态偏见。中华文明以和而不同、中庸为自己的核心思想,颇为流传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在中华文明身上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第二,二战后的后发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二战以后,独立了一大批民族国家,这些国家面对的都是非常类似的任务:实现国家富强、独立、人民生活富足。但是不同的领导者、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思想战略决定了这些国家走出了不同的道路。

首先是拉美模式。拉美国家大多经历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时期。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战略定力和缺乏自主独立性,这两个问题不是互相隔离的,是一个不断加深循环的过程。由于缺乏自主独立性,拉美国家的经济大多是畸形的,过度依赖于出口和国际市场。一旦对外贸易出现下滑,经济出现波动,并且由于缺乏战略定力,大多接受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市场化、私有化的经济战略。但是这种战略又进一步加深了拉美各国的对外依存度,在短期的经济增长之后,又出现下滑,又实施了进一步的市场化、私有化改革。这种改革最终的结果是土地归属于大农场主,广大的农民失业、失地,而城市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和工业企业,最终在城市中形成了贫民窟。

其次是亚洲“四小龙”模式。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亚洲“四小龙”被认为是一条最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核心就是权威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法治的三合一。国内思想界甚至认为亚洲“四小龙”是儒家文明的胜利。但是如果把亚洲“四小龙”放在国际大背景之下就可以发现,亚洲“四小龙”之所以能够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冷战红利。在冷战期间,美国需要在亚洲扶持一些国家,对抗、牵制中国和苏联。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出现了军人政治,但是韩国的局势要稳定得多,而非洲却深陷军人政变的循环中不能自拔。因此,亚洲“四小龙”的模式是不可能被复制的。

与上述两种模式不同,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独立自主性和战略定力。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之时,毛泽东敏锐地感觉到了苏联模式的缺陷,在1958年发布了《论十大关系》,开始了独立自主地探索属于中国自己的道路。从毛泽东开始,中国历届领导人都特别强调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在计划经济时代用了30年的时间,建设了一整套初步的工业化基础,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关于战略定力问题。战略定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道路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动摇。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有各种“杂音”和“噪音”鼓动中国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实施西方式的民主选举,大规模私有化国有企业,实施彻底的教科书式的自由市场模式。但是,中国始终坚持战略定力,不为其所动,始终坚持中国道路不动摇,才成功抵御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2008国际金融危机、2018中美贸易战。

第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社会主义从最开始的作为一种对资本主义弊病批判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理想,逐渐演变成一门科学,中间经历了长期的曲折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从空想社会主义演变为科学社会主义,使得社会主义建立在坚实的现实的基础上,从理论变成了实践。

从苏联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二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无到有、從小到大的发展。但是苏东剧变以后,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世界上普遍认为社会主义运动即将结束,资本主义即将一统天下,人类发展的道路只有资本主义一种模式。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度陷入了低潮,西方左翼政党解散、党员退党,不少国家的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被迫解散。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西方国家预言的中国崩溃论不但没有实现,反而社会主义的中国迸发出新的活力,使得世界社会主义和左翼运动出现了相当的复苏。新成立的不少社会主义和左翼政党,不少相关的刊物、出版物也层出不穷。

2000年1月韩国成立了左翼的民主劳动党,在2004年的韩国大选中,获得了2个地区议席和8个比例代表制议席。

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被暴露得一览无余,而中国的宏观调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再次复兴,掀起了一轮新的《资本论》的出版和学习热潮。

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明显加强了和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和左翼政党的交流合作。2016在重庆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对话会论坛。2015年和2019年分别召开了两次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共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位国际学者,以及国内的700多位学者参会,盛况空前。

可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之下,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和左翼被带动起来了,西方国家的共产党运动也开始活跃起来了,社会主义不单是在中国开花结果,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重新见到了曙光。

第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力量、新气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的内在扩张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西方理论界提出了霸权稳定论,也不过是为美国在全球寻求霸权提供理论依据,从实践上看,霸权的稳定必须建立在他国的“听话”基础上,一旦有国家“不听话”,这种稳定的霸权就会行使暴力的军事行动。所以,霸权稳定论无法从根本上为人类指出一条稳定、发展的路子。

中国经济的异军突起以及中国的对外经济、外交战略则与之完全不同。中国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与国的关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的国际关系的最高原则,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探索走出了一条突破国与国对立抗争、干涉主权、经济与政治交杂的新路子。

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已经和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政府间合作文件,中欧班列,2018年共开行6300多列,同比增长72%,其中返程班列2690列,同比增长111%,覆盖国内59个城市,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在基础建设、港口开发、开发区建设、能源建设等方面,展开了有效地合作。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为中国寻求霸权,也不是为了彰显中国的重要性,而是为了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增进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为解决长期悬而未决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探索一条新的路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助力器,也是世界和平的稳定器。

[参考文献]

[1]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中央党史出版社,2016.

[2]金冲及.毛泽东传[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新中国人民社会主义
还原真实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