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产出导向教育的高职课堂教学方案研究与实践

2021-03-24 11:34史娟
职业时空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案

史娟

摘要:OBE产出导向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主流教学理念,在重构课程体系方面得到了很好应用。课程最终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落地,因而,教师如何按照产出导向教育理念设计好课堂教学方案就显得非常必要。借鉴产出导向教育理念,设计了由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进程、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教学改进等8个要素组成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产出导向教育;高职课堂教学;教学方案

一、产出导向教育概述

(一)产出导向教育的内涵

产出导向教育是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 )的简称,也叫成果导向教育、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最先由美国学者Spady(1981)在其发表的《成果导向教学管理:以社会学的视角》(Outcome-based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ASociological Perspective)一文中提出并使用[1]。Spady对OBE的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的经验。澳大利亚教育部门把OBE定义为:基于实现学生特定学习产出的教育过程。产出导向教育,在理念上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在实践上是一种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所有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要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在产出导向教育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及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学生达到这些预期目标,学生产出是驱动教育系统运作的动力。

(二)产出导向教育的核心理念

产出导向OBE 教育理念是一种朴素的育人理念[2]。其核心理念就是: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学生中心就是以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教学设计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既定标准而设计,师资、课程等教学资源配置以保证学生学习目标达成为导向,质量保障与评价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唯一标准,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指导服务,促进每个学生全面成长。产出导向就是强调制定清晰、明确的学生毕业时应达成的学习成果,此处的“成果”是指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是学生完成某阶段学习过程后所应达成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某一方面具体形态或其一系列组合,是可描述、可测度、可实施的。产出导向关注整个学校或专业围绕这些既定的成果要求而开展的全部教学活动和评价环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目标是保证学生取得特定学习效果,以社会需求为依据设计毕业要求,以毕业要求为依据反向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以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衡量教学工作和教师绩效,以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就是强调每一个教育参与者都要明确教育责任,每一个教学参与者都要进行评价;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持续改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环节都要进行评价;建立评价的机制和周期,评价结果必须用于改进,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三)产出导向教育关注的核心问题

OBE(产出导向教育)需要解决6个核心问题:(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即目标,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2)我们怎样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即设计,要进行教学系统设计;(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即过程,教学实施与指导过程;(4)我们如何保障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即管理,要进行教学管理建设;(5)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即评价,要建立教学评价机制;(6)我们如何保证学生取得学习成果不断提升?即改进,要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

(四)产出导向教育的应用情况

《华盛顿协议》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2016年6月,我国成为第18个《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这标志着我国拉开了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帷幕[3]。我国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全面吸纳了产出导向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认证实施中。《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已明确提出: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激发高等学校追求卓越。说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调人才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更应将产出导向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设计、实施及评价的全过程。

二、产出导向教学方案的框架分析

产出导向教学方案框架就是指该教学方案应由哪几个部分组成,要想确定其框架,应从产出导向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关注的六个要素出发进行设计。

产出导向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学习成果是什么即目标,因而,作为课堂教学设计,首先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即本次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

产出导向教育强调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怎样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即通过学习什么内容来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或达成学习成果,也就是为保障目标的实现,应有明确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且重点和难点应明确。

产出导向教育强调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即过程,教学实施与指导过程。它涉及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同时还涉及如何遵循产出规律构建教学过程。

产出导向强调的第四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保障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即管理,应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相关的具体要求。

产出导向强调的第五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即评价,应明确评价方式,以获知学生的学习结果如何,建立教学评价机制。

产出导向强调的第六个问题是我们如何保证学生取得学习成果不断提升?即改进,应引导学生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

从以上可以看出,产出导向的教学方案应至少包含以下8个关键要素: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进程、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教学改进等。

三、产出导向教学方案的具体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内涵。教学目标是指某个教学单元或某次教学活动要实现的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指教学单元要实现的目标,对应于一个教学单元。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课程目标落地的具体化,保障了课程目标的可操作。而课程目标是指某门课程自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对应于一门课程,课程目标一般在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体现,教学目标一般在教学方案中体现。每次教学活动均应编制教学方案,应首先明确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应对落实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程、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程序具有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是某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应围绕课程标注(或教学大纲)的教学单元,按照产出导向的理念,明确学生的学习成果,设计好本次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体现可教、可学、可测的原则。可教是指教师知道教什么,教师通过教学目标就知道教的内容;可学是指学生知道学什么,学生通过教学目标可知道学习内容;可测是指学生学习的结果可评价,师生通过教学目标可知道目标是可测量的。

教学目标应能很好支撑课程目标。课程由教学单元组成,教学目标就是教学单元的目标,因而,教学目标应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并能支撑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集合生成课程目标。

3.如何描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从属于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因而教学目标描述应遵循教育目标描述的基本规范,应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对于知识、技术、过程、方法等采用“熟记…”或“掌握…”描述语句;对能力采用“能干…”“会干…”“应用…会干…”的语句描述;素质采用“养成…”“形成…”“具备…”等语句描述。

例如:以《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单元为例,其教学目标如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加深对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理解,能够使用操作命令对文件和目录进行管理。具体目标如下:掌握Linux系统文件和目录的定义;掌握Linux目录的特点、目录的分类、目录与路径的关系;掌握Linux文件特点和类型、文件和目录的关系;掌握目录、文件的常用操作命令使用方法;能熟练应用Linux操作命令管理文件和目录;养成严谨的管理素质。

(二)教学任务设计

对于课程的单元教学任务,在课程标准或课程大纲中已经列明。但这些任务还不够具体,仍需要进一步细化为一些具体的子任务,以支撑该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些子任务应能很好地支撑前面所述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建立起教学目标和这些教学子任务之间的矩阵对应关系,以实现可教。教学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支撑,应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难点就是学生难以理解需要重点解释的。

例如:《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单元,其教学任务有2部分内容: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Linux的文件类型。将以上两项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并建立与教学目标的矩阵关系,具体见表1。

(三)教学理念设计

教学理念是指采用什么样的理念去实施教学,也叫教学思想。产出导向教育强调“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因而,应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性和实践性,突出行动导向教学,因而应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例如:《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单元,其教学理念如下:

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

(四)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就是指采用什么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大纲中,对各个教学单元都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在教案中需要将教学策略落实好。要针对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例如按照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在不同环节,可采用讲解、现场演示、提问等方式予以引导等。

例如:《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单元的教学策略如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在行动中构建知识、在行动中学会技术技能;通过讲授、多媒体演示、操作体验、现场指导、学生研讨等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加强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采用学生成果展示、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养成,过程中加强对PDCA的引导,注重引导学生细致严谨素质的养成。

(五)教学过程设计

从产出的过程看,应按照输入、驱动、生成、输出、评价和改进的流程设计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就是如何安排整个的教学进度,即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教学进程的安排,应从利于促进产出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任务特点及确定的教学策略,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程。此处所说的教学过程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输入、驱动和生成。

输入就是由教师通过介绍有关的知识、技术等,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概念、要求等。高职工科类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4]。因而,需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驱动就是由教师给学生说清本次课的目标和任务,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生成就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实现学习目标,期间教师可发挥主导促成作用,结合学生特点采取合适的方式,帮助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例如:《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单元的教学进程如下:

1.课程导入(输入)。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Linux操作系统的组成、Linux版本、图形界面和字符界面切换、添加输入源和改变输入法方法、Shell命令一般格式等内容;其次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Windows操作系统是如何管理文件和目录的;再次教师以启发式引出:那么Linux操作系统是如何对文件和目录进行管理的?

采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现场操作演示等方式。

时间分配:10分钟

2.任务部署(驱动)。教师从操作系统的根本职能出发,提出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就是理解Linux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目录定义及特点,学会文件和目录的管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将前面表1中内容展示给学生或为学生提供表1作为学习任务。

时间分配:5分钟

3.任务实施(生成)。将学生每4人分为一组,注意男女搭配、能力强能力弱的搭配。各小组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讨论制定本组学习计划,明确进程安排和各自的分工。教师也可引导学生用WBS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制定学习计划,可为学生提供学习计划案例或模板。

教师为每组准备1份学习过程记录纸,各小组按照确定的计划和分工开始学习,并填写学习过程记录。教师可为每个小组分配一台电脑,提供文件、目录的图文注释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供Windows文件、目录的管理作为参考,引导学生加深对Linux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目录的理解。

学生可借助互联网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对各组予以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要提示学生注重对比性学习,重点看看Windows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在文件、目录方面的差异点。

时间分配:120分钟

(六)教学要求设计

教学要求就是为了做好本单元的教学工作,对教师提出的“教”的相关要求及对学生提出的“学”的相关要求,其核心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要做好“教学”的各项准备。

例如:《Linux操作系統》中“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单元的教学要求设计如下:

1.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提前设计好任务书以便在课堂及时展示提供给学生,教师应提前对学生做好分组计划以便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应提前制定好评价办法以便师生对产出成果进行评价,教师应提前准备好Windows和Linux的文件目录对比活页资料以便及时提供给学生学习。

2.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应课前提前预习本次学习的内容,找出难点问题以便分组集体学习相互交流加深理解;学生应严格服从教师的分组学习安排以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应提前复习PDCA的有关知识案例,以便将其及时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学生应积极发言养成敢于担当的品质。

(七)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输入和评价两个环节。输出就是学生将完成的学习成果经过检查后展示出来。评价就是由教师组织对学生的产出成果进行评价,可采取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师可了解教学效果,学生可了解自己学习成果的不足。

例如:《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单元的评价设计如下:

1.成果展示(输出)。各小组进行自查,在自查无误后,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展示介绍本组的学习成果。

时间分配:20分钟

2.成果评价(评价)。按照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后,教师需组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文件和目录的管理操作。

评价依据:以学习成果和现场操作为主要依据,兼顾学习计划、学习记录、过程表现等。

评价方式:组织大家对每个小组考核赋分,教师对各组逐个评价并讲评,教师和其他小组可占不同权重;教师要对优秀小组和优秀学生进行表扬,树立多方面典型。

时间分配:20分钟

(八)改进提升

改进提升就是让学生对本次学习进行总结以利继续发扬,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办法,避免下次再犯同样错误,重在让学生养成按照PDCA开展工作并养成工作系统性的优秀品质。

例如:《Linux操作系统》中“文件和目录的管理”单元的改进提升设计如下:

组织各小组总结本单元学习中好的做法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课下撰写单元学习工作总结,进入下次循环,发扬好的做法,确保不再发生重复错误。

时间分配:5分钟

四、结语

按照产出导向教育(OBE理念)构建了由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进程、教学要求、教学评价、教学改进等8要素组成的产出导向的教学方案框架,自2017年开始就在淄博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中进行应用,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目标(成果)更加明确,学习产出(成果)意识显著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学生的Linux操作系统综合能力也得到较大提升,学习目标达成度也大幅提高,先后有60余名学生考取了红帽认证系统管理员 (RHCSA),先后有6名学生参加山东省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5项奖励,用人单位对学生在企业工作的满意度达92%以上。

参考文献:

[1]  Spady,W.G.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94:1-2.20.

[2]  何静,孔繁正,王林.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辨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6(01):43-46.

[3]  王晓典,田文君,陈桂香,刘宁.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8(08):26-31.

[4]  欧阳建友.高职工科类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探讨[J].河北职业教育,2020(04):28-31.

猜你喜欢
教学方案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类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案设计
关于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利用分析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O2O模式下电子商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案及应用考核
浅谈关于服装局部工艺制作的教学方案设计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优化与整合方案的探究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困境及对策探究
全面提升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