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健康教育视角解读校园欺凌的“灰色地带”

2021-03-25 00:58衣诺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灰色受害者同伴

衣诺

校园欺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日本学者森田洋司将校园欺凌行为划分为“黑色地带”和“灰色地带”。校园欺凌行为“黑色地带”指的是已经对被欺凌者造成了明显、严重的伤害,人们能够很明确地判断其属于校园欺凌;而校园欺凌行为“灰色地带”指的是权利失衡或滥用所导致的渐强伤害,其所造成的伤害较轻或不明显。

以往社会各界主要关注校园欺凌的“黑色地带”。然而,在实际的校园关系中,校园欺凌“灰色地带”更为常见。那么,为了精准识别“灰色地带”的校园欺凌行为,学校心理工作者应该关注哪些关键点?作为欺凌产生和发展主体对象,当青少年面对校园欺凌“灰色地带”时又该做出何种解读?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和教育教学实际,本文将从心理健康角度剖析被忽视的校园欺凌“灰色地带”。

一、精准识别:认清校园欺凌的连续演变

“权力不对等”和“故意伤害性”是校园欺凌“灰色地带”的关键特征,可能表现为日常相处过程中,被欺凌者长时间处于顺从的弱势地位,或者欺凌者总是以某种言语或关系排挤等方式伤害被欺凌者;而被欺凌者尽管饱受精神困扰,但难以制止。需要明确的是,卷入事件漩涡的青少年并未意识到相关情境已经造成欺凌行为,这恰恰是校园欺凌“灰色地带”得以持续和发酵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被欺凌者受限于同伴群体内的地位分化、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规范、社会情境中忽视微小暴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无法言说自己受伤害的感受;另一方面,欺凌者为了彰显地位或融入群体等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行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属于“灰色地带”的校园欺凌行为逐渐演变成为“日常互动”的相处方式,甚至旁观者也可能慢慢地扮演了欺凌强化者或协助者的角色,呈现出正常化校园欺凌“灰色地带”的意识趋势。因此,欺凌者和旁观者的本质都并不在意自身行为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进而否认其相关行为属于欺凌。

从欺凌亲历者那里获得一手资料是解析校园欺凌“灰色地带”的基础。由于校园欺凌“灰色地带”带来的伤害比较轻微,甚至不具体可见,受害者可能并未充分认清事件本身的欺凌本质,倾向于退缩、隐藏或否认受到的伤害。鉴于校园欺凌的敏感性和隐蔽性,受害者甚至会用“朋友”来定义欺凌关系,用“玩笑”来掩盖欺凌本质。所以,学校心理工作者在辨别和区分校园欺凌“灰色地带”时,要与受害者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注意社会规范和同伴关系等对他们表达自己受害感受的影响。

此外,校园欺凌“灰色地带”在同伴群体的日常互动中普遍存在,且很容易隐藏于同伴群体的地位分化和复杂关系之中。当人们将目光投向青少年犯罪时,很可能看不到日常的、微小的欺凌暴力在校园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微小暴力升级为严重暴力的关系,导致欺凌者或旁观者忽视该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又可能导致欺凌的持续、发酵、升级。研究表明,欺凌行为的生成历经欺凌种子、欺凌初发、欺凌萌芽、标准欺凌和严重欺凌五种形态,而前三种形态下的校园欺凌并非显而易见。因此,这提示学校心理工作者和实践者应当注意到校园欺凌的演变过程,将校园欺凌视为一种“连续体”,对不同阶段校园欺凌分别进行界定,为预防和干预欺凌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听见心声:关注青少年视角下的欺凌

校园欺凌行为的相关研究者通常选择质性研究方法,采用观察法和同伴提名法获取青少年对欺凌的看法。在访谈经历或目睹了校园欺凌事件的不同欺凌角色的青少年时发现,大多数青少年主要从主观感受来定义欺凌行为,并且校园欺凌“灰色地带”的含义会随着欺凌角色的转变而发生变化:欺凌者为彰显个体地位而发起带有“炫耀”意味的欺凌行为;受害者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欺凌后,往往会受制于所处的弱势地位以及朋友关系而选择容忍,甚至否认遭受欺凌;旁观者则会在和欺凌者达成关于受害者的“有错”共识后,参与不同程度的群体欺凌,进而造成欺凌升级。

有学者发现,小学生在描述校园欺凌行为时更多关注行为的客观原因和客观伤害后果,倾向于使用“被欺凌者没有过错,欺凌者无缘无故发起欺凌”“被欺凌者已经习以为常,欺凌者一直如此”等词句来描述和判断欺凌行为。而年纪稍长些的青少年更深刻地发动自身的社会道德意识和群体同理心,关注校园欺凌“灰色地带”为被欺凌者带来的负面感受,如受辱、尴尬、自卑、胆怯等。

在许多研究访谈材料中,青少年表示父母和教师很难观察到关系排挤、网络欺凌或间接攻击等欺凌行为“灰色地带”。而且,当青少年直接或间接向成年人倾吐遭遇和见闻时,成年人甚至还认为这些行为虽然令人不快,但危害很小,不构成欺凌。这些情况使得校园欺凌“灰色地带”中不同角色的青少年产生了相同的“疑虑”。

三、守护明天:合力照亮“灰色地带”

青少年的成长囿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影响。因此,校园欺凌问题也往往是溯源至家庭,显现在学校,恶化于社会。教育资源贫瘠地区的青少年以及不断增加的新型留守儿童已成为深陷校园欺凌事件中心的隐形群体。然而,受困于原有的教育框架,许多教师和家长常将校园欺凌归结为孩子间普遍出现的打架斗殴,对校園欺凌“灰色地带”的认识匮乏致使许多校园欺凌直到产生严重伤害乃至达到触犯刑法的程度,才会引起家校各方的关注。

根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形成“灰色地带”校园欺凌“全识别”及“黑色地带”校园欺凌“零容忍”的环境预防。由此,一项呼吁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共同努力的长期“守护明天”特别行动势在必行。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教育部等多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集中治理产生的短期威慑效应,既可以将各部门的监管和监督职责迅速激活,同时也聚结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光,从而极大推动了各方力量参与到校园欺凌的治理中来。在政府治理的大局把控下,校园治理的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有序开展。贯通“家—校—社”治理合力,家校合作应对模式的优细强化是极为必要的。教师定期与学生家长保持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家庭背景等各方面信息,为学生建立个性化心理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科学育子。

此外,作为校园欺凌事件现场最近距离的指导者,学校心理工作者更应把握因地、因人、因时、因事的原则,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增强校园欺凌“灰色地带”的识别意识,不断尝试丰富和增强自身应对各种具体欺凌情境的技能,如分配群体合作和竞争活动的各项细节、朋辈交往指导和同伴调停、复合措施等。尤其是德育、心育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透过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境,协助处理欺凌事件的一线教师理清校园作为“微型社会”的复杂人际关系,灵活使用复和、调解的技巧来修复欺凌事件中不同角色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灰色受害者同伴
寻找失散的同伴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感觉
落地
短文改错
灰色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