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新路径

2021-03-25 00:58李美兰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

李美兰

摘要:跳绳运动是兆麟小学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在“五育并举”政策方针的导向下,围绕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以“绳”为媒,秉承“融合·融通·融汇”的“三融”创新思维,升级再造“以绳厚德、以绳启智、以绳健体、以绳立美、以绳慧劳”的“三融五育”五彩绳韵特色课程,构建融合的课程理念、融通的课程体系、融汇的跨学科学习方式,走出新时代学校特色课程育人的新样态。

关键词:绳韵;“三融五育”;跨学科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多学科融合的课程,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基于此,新时代“五育并举”思想下的校本课程建设,需要在原有“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基础上进行升级再造,依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的本质要求,通过融合的课程理念、融通课程体系与内容、融汇“五育”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式,研发“五育融合”理念下“STEAM+五彩绳韵”特色校本课程,构建涵盖“五育融合”的整体育人实践路径。

一、融合:“STEAM+五彩绳韵”课程育人理路

“五育融合”理念下的“STEAM+五彩绳韵课程”,是指向新世纪以素养为本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相对原有的特色校本课程解决了很多问题,如课程开发离散不系统,“五育”各自割裂不融通,学习环境脱离真实生活、学习内容碎片化,以及根深蒂固的效率主义、分科主义等问题。与此同时,“五育融合”理念下的“STEAM+五彩绳韵”课程建设,需要从校本出发,寻找支撑学校内涵发展的新方向。因此,学校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的顶层设计理念,采用SWOT(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方法,运用矩阵图的方式排列出相关要素。在梳理的过程中遵循学校特色办学思想,契合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分析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得出相应系列结论或对策,确立属于兆麟小学的新时代“五育融合”下的特色课程开发哲学。在原有“阳光绳韵课程”基础上迭代更新,以“五育并举”政策为导向,全方位考量学校办学方向与特色,对“STEAM+五彩绳韵”课程建设价值取向进行再思考。

(一)价值取向:“STEAM+五彩绳韵”课程理路

1.融合,是全方位育人观

“STEAM+五彩绳韵”特色校本课程建设,指向生命健康成长、滋养心灵品格的完整教育。在马克思看来,完整的人就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教育中人的生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方针的本质规定。在学校原有绳韵体育特色文化基础上,以“绳”为媒,凝练出“五彩绳韵”特色课程文化与特色课程体系,遵从“五育并举”思想,将“五育”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其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學校以体育特色为基础,从“五育融合”的视野出发,追求“一育”融通、渗透“五育”的发展理念,基于生命完整的发展需求,指向全面发展人的育人目标。

2.融合,是“五育”课程观

“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的研发,深度思考学校内涵发展,回应新时代学校教育的战略定位。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指向未来的课程、素养等文件,表明了21世纪课程概念重建和定位:第一,重建课程概念就是把课程定位在国家和全球发展的中心位置;第二,课程作为一种推动创新的形式,可以改变人们的态度和思维;第三,课程作为推动社会公平、公正、持续与和平的力量,将价值观、智慧观以及积累知识传递给新一代;第四,课程是教育和学习系统中关键成本的决定因素,其核心作用可促成教育,引领教学、评价等系统性变革;第五,课程本身就是终身学习系统。“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的实施,是概念重建后的实践创新,“STEAM+”中的“+”将国际化课程元素本土化植入,指向以素养为本的课程新范式,推动创新,培养思维品质,等等,丰富了“五育并举”在“STEAM+五彩绳韵”课程的育人实践。

3.融合,是“五育”学习观

“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实施,指向学生整体性思维,形成融会贯通的有意义学习。未来的世界将是更加依存和不可分割的世界,知识的大融通已是趋势,课程建设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融通。当下,依然存在孤立的教学环境、独立的学科划分等现象,学生在课堂接受以灌输为主的惰性学习方式,接受一些不完整的知识碎片,头脑失去了对知识再加工、再整合的自然本性。“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就是促进学生在完整的知识学习体验中有个性地成长,培养其素养与品格,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世界里体验知识的关联与转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形成整体思维,使其能够积极应对不确定的、复杂的世界和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情境。所以说,此课程系统地设计和整合单一的、线性的思维方式,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学校课程的结构性变革。

(二)课程演进:“STEAM+五彩绳韵”课程历程

学校结合校情及办学特色,整合学科间及校内外资源,在初期开发的基础上,打造了从思维到实践的一体化STEAM教育创新生态系统。从课程理念与课程实践上进行再造,形成独具特色的STEAM教育模式。在“五育并举”实践中对学校“阳光绳韵”课程进行了升级改造再加工,形成“STEAM+五彩绳韵”课程特色校本课程。

第一阶段(2011~2014年),即1.0版本。传承体育特色,打造“绳韵”特色活动品牌。跳绳是兆麟小学的品牌项目。多年来,学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担当社会责任,更好地解决区域教育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矛盾,让每一朵流动的花朵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以“绳”为媒,提出“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借助绳项目优势,开展特色活动,做优“阳光绳韵”特色教育品牌,提升学校品质,打造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第二阶段(2015~2017年),即2.0版本。突出个性发展,研发“绳韵”特色课程。学校以“培育教育新生态,呵护生命新成长”为教育理念,提出了特色课程文化,明晰学生核心素养,重组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课程设计宗旨是立足于从思维方法到项目学习,再到工具运用指导,深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融会贯通的能力,课程的结构、实施、评价与保障等方面都有了完整的内容。学校构建并逐渐完善兼顾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体系特点的“阳光绳韵”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以完成基础目标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特点的“阳光绳韵”课程体系。学校在课程重构的过程中实现学科课程层级化,开设层级化课程超市,采取选课走班的方式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使“绳韵”课程特色化。

第三阶段(2018至今),即3.0版本。目的是融通“五育”,创建“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群。这一阶段学校紧紧围绕“教育和谐、全面发展”的目标,课程研发以“五育融合”指向全面育人阶段,凝练“绳韵文化”精神,通过“以绳健体、以绳促德、以绳增智、以绳立美”,开发出“五育融合”导向下“STEAM+五彩绳韵”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从跨学科项目学习入手,到学程设计、学习工具运用指导,课程的结构、实施、评价与保障等方面都有了完整的体系框架,深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融会贯通的能力,实现师生最大可能地自信、主动、和谐地发展。以“绳”为媒的特色校本课程,以学生的内在需要为起点进行校本课程再造,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与校本课程建设的双赢。

二、融通:“STEAM+五彩绳韵”课程体系

融通“STEAM+五彩绳韵”课程,回应学校办学理念,统筹校本课程与特色学校建设所共同拥有的品质元素,突出“跳绳”体育特色,追求“一育”融通、渗透“五育”的发展理念。绳韵课程开发实施中,教师自主开发、设计个性化课程支架以及课程实施路径,为特色课程的个性化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搭建丰富的平台。

(一)育人文化:“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

“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凝练“阳光绳韵”精神文化,从顶层设计着手,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把握美育在“五育”中的枢纽作用,带动德智体劳“四育”的融合与发展,形成学校“五育并举”的发展格局,最终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育人目标。学校连接“有形绳”与“无形绳”,将STEAM教育的跨学科思想嵌入特色课程建设中,使STEAM教育本土化,并确定了“STEAM+五彩绳韵”特色校本课程育人文化体系。

学校的“五彩绳韵”特色育人文化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根基,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保障,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显,传播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外延,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固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了传承与创新,将绳韵教育的办学思想体现在每一个角落。

(二)课程建模:“三融五育”课程图式

目的是融通“STEAM+五彩绳韵”课程,回应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用“绳”这一主题元素来建设校园环境,以校园文化、校园环境建设为主的环境课程建设是一种隐性课程,以“绳”为媒,营造健康、高雅的绳韵文化氛围,照应学校特色品质文化。

1.“三融五育”课程特色文化阐释

学校以“绳”为切入点,彰显校园文化魅力,丰盈绳韵内涵。实施过程强化跨界、跨学科融合,教师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关注每一个学习者的发展现状,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特色校本课程的评价关注学习者的素养及“五育融合”的整体发展。“三融五育”是学校创建的特色课程文化,“三融”即:融合,五育理念特色课程育人文化;融通,指向“STEAM+五彩绳韵”校本课程;融汇,指向素养导向的学习者跨学科学习方式变革。“五育”指向厚德、启智、健体、立美、崇劳。(见图1)

2.“三融五育”特色课程价值

学校融通“STEAM+五彩绳韵”课程,实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式,其育人价值体现在:“五育融合”理念下采取德、智、体、美、劳综合教育,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打破学科知识框架,实现“五育共育”,即强调“五育”的“合”,而不是“分”。消除教师的“壁垒观”,做好学科“分内之事”的同时要明确“直面全人”,融通“五育”特色文化,实现课程再造,以绳韵精神“拉根绳,联通世界;跳过去,走向成功”实践全方位的教育活动。

(三)“三融五育”課程体系

“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是以“绳”为载体,发挥“绳”的本体作用,赋予“绳”特色的教育元素,致力将其与德智体美劳融合,从物质到精神,从技能到心灵,从“绳韵”到“神韵”,探寻体育与“五育”融通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新思路,丰富“五育并举”在“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实施中的育人实践。以绳健体“STEAM+跨学科”课程,包括“STEAM+韵动健美操”“STEAM+花样跳绳”“STEAM+趣味魔方”“STEAM+体育礼仪与道德”等课程;以绳厚德“STEAM+跨学科”课程,包括“STEAM+古诗吟诵、STEAM+图讲故事、STEAM+诗词赏析”等课程;以绳启智“STEAM+跨学科”课程,包括“STEAM+语文好玩”“STEAM+火花思维”等课程;以绳立美STEAM+跨学科课程,包括“STEAM+剪纸艺术”“STEAM+儿童话剧”“STEAM+绘画减压”等课程;以绳慧劳“STEAM+跨学科”课程,包括“STEAM+绳艺之秘”、趣味衍纸、校园采风等课程。

通过三级课程的校本化整合,融通“五育”,以“STEAM+”为项目化引领,寻求课程、教学、组织、管理的“一体化”转变,围绕“育人度”和“融合度”构建绳韵特色课程体系。

三、融汇:“STEAM+五彩绳韵”课程素养落地

“五育融合”理念下“STEAM+五彩绳韵”课程的实践探索是系统思考,充分发挥学校课程领导整体规划的作用。引领学校透过发展现状,从教育哲学视角激活对办学发展方向的再思考,赋能校本课程主体对本土实践性理论的独特理解,生发“STEAM+绳韵”跨学科课程开发的文化自觉,创新驱动“STEAM+五彩绳韵”课程的本土实践探索走向纵深,从而提升教师“五育融合”的意识与行动自觉,充分发挥特色校本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

“STEAM+五彩绳韵”课程基于“五育”的融通性(这里强调的“五育”不是传统的加法思维,强调“五育”之间的整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在整体的框架内,在“五育”相互关联的层面上,全面思考并整体设计各育的具体实施。以下是“五育融合”理念下“STEAM+跨学科”课程实践样态的五個场景。

(一)第一彩:以绳“厚德”,“STEAM+跨学科”课程

融通德育,以“绳”为媒,充分发挥厚德的力量。关爱他人、社会、自然的情感和行为;以“绳”润心,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绳“史”溯源,追溯并研究绳的发展及变迁;绳“神”凝练,绳韵精神探究课程;绳“励”竞技,绳韵精神激励竞技活动的参与;绳“聚”你我,绳韵活动凝聚伙伴心灵;绳“连”家校,绳韵活动构筑家校沟通桥梁;绳“系”五洲,绳韵活动促进国内外交流。学校以绳“树德”,形成了德育育人体系,提炼出德育主题活动基本模式,逐步形成“一个宗旨、两个主体、五个浸润”的德育课程体系。

实践样态:以绳“厚德”,绳韵仁爱的力量。学校持之以恒地开展“五个一”德育活动, 即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了解“一”位体育明星、会唱“一”首体育歌曲、弘扬“一”种体育精神、知晓“一”项体育活动发展史,融体育艺术于“一”体。学校着力打造有形和无形两种“绳文化”,形成老师、学生、家长一条心,学校、家庭、社会一股绳的良好局面。

(二)第二彩:以绳“启智”,“STEAM+跨学科”课程

融通智育,以“绳”为媒,绳韵智慧的力量。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智慧课堂、生态课堂,发挥创新思维,进行创意物化,充分展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学科的育人作用。

课程内容包括:巧手盘绳,创意编绳课程;巧语咏绳,讲述绳韵故事课程;妙笔塑绳,撰写绳的故事课程。

实践样态:以绳“增智”,创新激活思维 。不断翻新花样跳绳,或单人跳、或集体跳……并融入音乐,加入古诗,绳飞绳舞中,学生将绳玩得像杂技;不断激起学生的挑战欲望,车轮跳、交互跳、挽花跳、绳中绳……学生不仅将脚下的绳舞动炫彩,更让手中的绳灵动多变。编绳、翻绳,或合作,或自创,编出了智慧,创造了美。

(三)第三彩:以绳“健体”,“STEAM+跨学科”课程

融通体育,以“绳”为媒,发挥绳韵向上的力量。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健体知识和技能,养成健身习惯。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健体魄;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课程学习的范围,真正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充分发挥体育课程育人的功能。

课程内容:花式短绳,花样短绳课程;交互长绳,交互长绳特色课程;绳结飞花,长短绳组合变化课程。

实践样态:以绳“健体”,使运动成为习惯。学校将六个年级划分为三个等级水平,赋予相应等级的内容,让学生学会技法,吸引学生自主参与。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结合,必修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训练与竞赛相结合,通过教师授课、结对互学、群体活动等,使学生养成人手一短绳、天天练跳绳的好习惯,让健身成为习惯。

(四)第四彩:以绳“立美”,“STEAM+跨学科”课程

融通美育,以“绳”为媒,发挥绳韵“尚美”的力量。在艺术领域学习、体验、展示与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尚美”精神,激发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成为德美、体美、心美、言美、行美的“尚美”学生。

课程内容包括:绳馨家园,以绳为媒扮美家校环境;绳饰城区,以绳为媒靓丽城市街区;绳扮自然,以绳为媒返璞归真。

实践样态:以绳“立美”,提升文化涵养。把跳绳与舞蹈结合谓之绳舞,与体操揉合谓之绳操,汇入武术谓之绳拳,汇入杂技成为绳技。花样跳绳是一项极佳的健体运动,和着动感的音乐跳绳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花样跳绳优美的动作,倾听美妙的伴奏音乐,在愉悦的环境下得到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五)第五彩:以绳“慧劳”,“STEAM+五彩绳韵”课程

融通劳育,以“绳”为媒,展示绳韵劳动力量。崇劳磨炼意志,学校通过劳动课程的实施,在劳动教育中强调知行合一,重实践、重创造;将劳动与创新发明融合,建立“STEAM+创意”课程,提升学生多学科、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课程内容:家庭劳动+生产劳动+社会服务。“五育融合”下“STEAM+跨学科”课程建设,突出“三融”育人实践。学校课程通过“五育融合”树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绿色发展”的理念,形成“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动为本”系统育人的课程结构,让师生在新生态环境下和谐发展。

实践样态:以绳“慧劳”,技能促成品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学校积极将劳动教育融入到绳韵课程中,每学期定期举行校本课成果展示活动:“生活自理能力大比拼”“开心农场”“绳艺开发”活动等。通过绳韵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得到劳动锻炼,还能于锻炼中收获劳动技能。通过绳,将劳动变为学生的日常习惯。

总之,在“五育融合”理念下融汇“STEAM+五彩绳韵”课程,实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方式,是校本课程建设的方向。将“五育”融入“STEAM+”,蕴含更加丰富的时代课程元素,进行本土化实践,赋予教育新内涵。学校的特色发展需要“STEAM+五彩绳韵”特色课程支撑,STEAM教育理念下跨学科融合、体验、实践等综合学习,与学校文化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其“杠杆作用”,撬动学校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形成了特色课程文化。以绳为媒,有利于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进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的困境约束与改革遵循
从松散联结到制度耦合:“五育”融合理念落实的困境与突破
基于“五育融合”的“实景化”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探索
回到教育原点:小学在线教学的成效、问题与未来走向
面向教育信息化2.0的区域线上教育实践研究
五育融合视野下西藏高中学生劳动素养提升探究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文化自新:“五育融合”校本化实践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