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项目:“绳韵STEAM+绳结汉字”课程

2021-03-25 00:58赵宁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绳结五育汉字

赵宁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基础教育育人方式转型提出的重大命题。我们理解的“五育融合”,是将“五育”聚集于学生的课程、活动中,并相互渗透。而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艺术(Art)相结合的STEAM 教育,意在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知识贯穿起来,与真实世界发生联系,是基于真实问题、突出设计思维、体现创新的学习方式。“绳韵STEAM+绳结汉字”课程正是基于以上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生成的学习实践。

一、“绳韵STEAM+绳结汉字”课程的理论探索

(一)“绳韵 STEAM+绳结汉字”课程学习背景

我校积极践行“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结合各学科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明确学生学习中应产生的表现,从而进一步确定各学科中所包含的目标。教师预设学习过程和项目解决的线路,帮助学生积极投入项目任务。设计课程时,教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出发,预设学生的可能学习轨迹,提供多种学习路径,以引导学生完成项目或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实施过程中,教师作为促进者和引导者,适时地与学生一起进行深度探索,帮助学生学会跨学科应用知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工具或者创造工具来完成项目学习,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小组活动,不断地与同伴之间互动交流。评价部分旨在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运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学习评价基于学生的学习表现,运用科学得当的评价工具,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任务,丰富评价主体对象,以完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二)“绳韵 STEAM+绳结汉字”课程学习内涵

以项目学习为载体的 STEAM 整合课程是实现 STEAM 育人目标、培养 STEAM 创新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模式。《中国 STEAM 教育白皮书(2017)》提议将 STEAM 教育发展纳入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战略,构建系统化、跨学段的 STEAM 整合课程。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源自科学教育和医学教育,经研究证实,该模式对学生掌握事实性知识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能够使学生拥有很强的主动性以及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力,并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它的本质是学生在真实且有意义的项目(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从而获得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里就明确提出了“以学习项目为载体”“项目学习为方式”等内容。

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项目学习属于学科项目学习范畴,其研发与实践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为蓝本,兼具项目学习和学科学习的特征。其目的是让语文学习“活起来”,以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中心,运用项目学习的思维,优选教学内容, 优化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活动项目,以问题为驱动,开展筛选、调查、研究等系列探究活动,强化知识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多种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迁移并解决问题或形成成果,从而达到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语文素养,最终实现“五育融合”的目标。

“绳韵STEAM+绳结汉字”课程是基于语文与数学、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的跨学科学习项目。以语文学科为牵动,以学生每天都在使用的“汉字”为研究对象,联系多个学科展开全面的、情境式的、个性化的学习研究。此项目学习在 STEAM 理念指导下, 倡导以多种途径和形式,展示汉字的起源、演变以及延伸内容,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汉字,感悟汉字文化魅力,进而培养文化自信。通过情境化的活动设置、趣味性的过程体验以及个性化的展示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展示差异化的学习过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合作学习、探究學习中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协调德智体美劳各育发展,实现“五育互育”,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绳韵 STEAM+绳结汉字”课程的学习价值

“绳韵STEAM+绳结汉字”课程是语文教师以“五育融合”育人目标为导向,以 STEAM 教育理念为牵引,以项目学习为手段,开发设计的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学习项目,此项目的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新语文课堂形态,拓宽语文学习空间

“绳韵STEAM+绳结汉字”课程立足语文学习情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项目设计,打破原有语文课时单一化、内容表层化、学习静态化的窘境,学习中各个环节的展示均以学生为中心。与单元教学相比,此项目学习旨在建立相对完善的汉字学习生态系统,学习中每一阶段的动态演进之间内蕴着更为紧密的逻辑联系,且最终的学习成果将以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物质性实体或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建议的方式展示。项目设计打破学科藩篱,进行跨学科融合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从而提高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学习中,倡导让语文学习从课本走向生活,这就需要设计更丰富的内容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解决汉字问题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内涵及精神,在溯汉字之源、品汉字之趣、秀汉字之美、悟汉字之魂中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

2.创新评价方式,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评价主体应从单一走向多元,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家长、社区机构等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项目评价中,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同时突出小组评价以及通过家长寄语对学生的评价。

我们从学科目标、“STEAM+跨学科”学习目标、“五育融合”素养能力目标三个维度分化出若干一级目标、二级目标,细化评估标准,形成项目学习评价量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可量化的表现性评价,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我们将校本特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项目化学习评价整合,在项目学习评价量规基础上结合5C(品质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Collateral、条件Condition)评价理论,搭建属于学生的个性展台,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3.有利于提升教师指导“五育融合”项目化学习的专业素养

在学校“五育融合”整体课程的架构下,教师具有了项目学习的设计和实施能力,这是开展项目学习的重要保障。在理论引领下,教师开发了“绳韵STEAM+绳结”汉字课程,以“五育融合”作为培养目标,确立项目学习目标,规划项目学习内容及实施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磨课、说课促进教师积累经验,使学生的项目学习设计素养得到发展和提升。

二、“绳韵STEAM+绳结汉字”课程的案例分析

(一)课程设计意图

本课程是基于语文与数学、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融合的跨学科学习项目。以语文学科为牵动,以汉字为研究对象,联系多个学科展开全面、情境式、个性化的学习研究。

通过情境化的活动设置、趣味性的过程体验以及个性化的展示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展示差异化的学习过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发现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学习目标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数学计算的准确率,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字由画生”,加深汉字理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初步学会使用网络,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及发展兴趣爱好。

“STEAM+跨学科”学习目标:掌握手工过程中相关的数学计算知识,节约成本;能够动手完成自己感兴趣且与生活相关的项目;能够在学習过程中与其他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五育融合”素养能力目标:明确责任分担,参与并投入实践活动中;反思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思考结果是否正确,能够根据自己的反思作出适当的改进和修正。

(三)学程设计(见图1)

(四)项目学习主题

1.模块一:畅聊吧,说说“绳”

资源:生活中常见的“绳”元素。

“STEAM+”模块评价要点:声音响亮,介绍清楚;思路开阔,善于发现。

2.模块二:探秘室,揭秘“绳”

资源:《新华字典》《汉字演变 500 例》《汉字起源图解》 及象形字典网,等等。

“STEAM+”模块评价要点:会查字典,准确找到汉字或词语意思;热爱汉字,有意识地利用各种资源学习、发展兴趣。

3.模块三:创意坊,“绳”的畅想与再现

资源:学习小组所有学生的作品。

“STEAM+”模块评价要点:熟练使用各种材料、工具,独立完成作品;合作学习时积极负责,善于发现他人优点,根据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

(五)表现性评价

一是学生的评价展示。小N说:“汉字表意特点给我带来很多帮助,尤其是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不知道读音却不耽误我猜测字义。”小M说:“汉字真是独特的文字,我们的祖先真智慧。”小D说:“每次做手工前,我都会估计下我的绳子够不够、胶水够不够,虽然偶有失误,但我对数字的感觉越来越好了。”

二是学生的自我反思。小曼说:“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很多汉字本来的意思。”欣妍说:“我发现有的汉字古代的写法与现在差别很大。”浩浩说:“只要每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我们小组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作品。”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绳结五育汉字
青岛市城阳区礼德小学 “五育并举”,让校园充满活力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学校交出智慧答卷
活动名称:印加奇普绳结(INCAQUIPU)数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解绳操” 防健忘
打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