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占在广东省汕头市的示范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2021-03-25 07:25朱宏发曾青群翁伟嘉陈晓如
乡村科技 2021年34期
关键词:叶枯病汕头市细菌性

朱宏发 曾青群 翁伟嘉 陈晓如

(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汕头 515021)

黄莉占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茉莉丝苗为母本与黄华占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籼稻品种[1],该品种2008年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08001。该品种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叶色中绿,穗长中等,着粒较密,后期熟色好,抗倒性中,丰产性较好,晚造米质达国标、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寒性中等,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晚造、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种植[2]。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承担的2017年立项的广东省科技厅“精准扶贫水稻高效栽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和广东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高效栽培精准扶贫示范”项目于2017年早、晚造,2018年早、晚造,2019年早、晚造连续6个造次在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上仓村、金灶镇前洋村等地大面积示范栽培了该品种,辐射带动该品种在汕头市潮阳区等地种植面积达667 hm2以上。综合该品种早、晚造栽培示范种植表现,其具有分蘖力中等,适应性较强,耐肥抗倒,后期熟色较好,穗大粒密,丰产性突出,较抗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突出特点。由于汕头市为沿海城市,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发生较频繁,水稻易发生倒伏,易患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因此,抗病性和抗倒性较强、丰产性较好的常规稻品种黄莉占适宜在广东省潮汕市大力推广种植。现将黄莉占在汕头市的栽培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示范产量表现

2017年早、晚造,2018年早、晚造,2019年早、晚造连续6个造次,汕头市农科所在潮阳区关埠镇、金灶镇前洋村等地大面积示范栽培了黄莉占。其中2017年早、晚造示范地点在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上仓村,2018年早、晚造,2019年早、晚造示范地点均在金灶镇前洋村。两个示范点虽位于不同镇,但相距只有数公里,土壤条件、水文、气候差异较小。示范地水稻用水取自当地榕江水,水质优良,灌水排水沟渠完善,排灌方便,适宜种植水稻,常年主种两季水稻。课题组以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农业农村部和广东省主推技术为主要技术依托,良种良法配套示范推广,在示范期间由课题组组织技术专家定期到示范田就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各项栽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完成项目任务指标打下良好基础,最终各造次示范产量达到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通过核心示范区的良种、良法栽培示范,以及现场观摩和媒体宣传报道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良水稻品种黄莉占[3]。

2017年早、晚造在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上仓村种植黄莉占约2 hm2,成熟时分别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经测产验收,该品种早造折算每667 m2平均产量562 kg,比对照田增产87 kg;晚造折算每667 m2平均产量580 kg,比对照田增产85 kg。2018年早、晚造在潮阳区金灶镇前洋村示范种植,示范面积3 hm2,早造经测产验收折算每667 m2平均产量535 kg,比对照田增产45 kg;晚造经测产验收折算每667 m2平均产量538 kg,比对照田增产34 kg。2019年早、晚造在潮阳区金灶镇前洋村示范种植黄莉占,示范面积约2 hm2,早造经测产验收折算每667 m2平均产量530 kg,比对照田增产35 kg;晚造经测产验收折算每667 m2平均产量550 kg,比对照田增产36 kg。综合该品种早、晚造栽培示范表现,该品种具有适应性较强,耐肥抗倒,丰产性突出,对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抗性较好等特点,适宜在广东潮汕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特性

该品种在广东省潮汕市种植,早造2月20日播种,3月下旬初移植,5月30日始穗,6月5日齐穗,7月6日成熟,全生育期135 d。晚造7月17日播种,8月6日移植,9月30日始穗,10月4日齐穗,11月12日成熟,全生育期118 d。从黄莉占示范种植期间的生育期特征特性表现来看,黄莉占适宜在广东省潮汕市早、晚造种植。

2.2 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

黄莉占株型集散适中,分蘖力中等,抗倒力较强,耐寒性中强,后期熟色较好,穗大粒多,丰产性好,较抗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在广东省潮汕市早造种植,株高116.4 cm,穗长25.0 cm,每667 m2有效穗17.5万穗,每穗总粒数190粒,结实率84.2%,千粒质量21.3 g。晚造种植,株高117.2 cm,穗长24.1 cm,每667 m2有效穗17.0万穗,每穗总粒数193粒,结实率82.3%,千粒质量22.5 g。黄莉占在汕头市2017—2019年6造次示范种植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具体见表1。从黄莉占各造示范种植产量表现看,该品种每667 m2有效穗数在17万穗左右,穗大粒多,千粒质量较大,每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对产量贡献较大。

表1 黄莉占在汕头市2017—2019年示范种植农艺性状表现

2.3 米质

据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黄莉占晚造米质达国标、省标优质2级,整精米率70.7%,垩白粒率8%,垩白度1%,直链淀粉含量16.5%,胶稠度76 mm,食味品质分81分。该品种在广东省粤东地区晚造种植,后期水稻灌浆期昼夜温差较大,整体米质好于早造。

2.4 抗逆性

据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黄莉占高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95%、100%、97.1%,病圃鉴定穗瘟1.67级,叶瘟1级;中抗白叶枯病(3级);抗寒性中等。该品种在潮汕市种植,未见稻瘟病明显发生。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汕头市农科所水稻育种基地以高感品种CO39为对照,对该品种进行了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发现该品种穗瘟发生主要表现为枝梗瘟,未发生穗茎瘟。汕头市属于稻瘟病低发区域,稻瘟病发生较轻,但2018年晚造在汕头市农科所位于金平区鮀莲街道赖厝村的水稻育种基地稻瘟病发生明显,成熟期调查穗瘟发生情况。经调查,高感稻瘟病对照品种CO39调查430穗,病穗44穗,其中6穗为穗瘟1级、10穗为穗瘟2级、28穗为穗瘟3级,病穗普遍率10.2%,穗瘟平均严重度为25.6%,穗瘟抗性评价为中度感病,CO39穗颈瘟发生较重。黄莉占调查326穗,病穗61穗,其中43穗为穗瘟1级、17穗为穗瘟2级、1穗为穗瘟3级,病穗普遍率为18.7%,抗性评价为中度感病[4]。因此,该品种在栽培上应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用药防治稻瘟病。该品种在栽培示范中对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有较高抗性,2018年晚造在潮汕市潮阳区关埠镇石井开展机插秧示范,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杂交稻深优9516和常规稻黄莉占,其中深优9516在水稻拔节期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明显,而黄莉占没有发生细菌性条斑病,表明该品种较抗细菌性条斑病。该品种在潮汕市示范种植,耐肥抗倒,经几造示范,均未发生倒伏。该品种耐冷性也较强。广东省潮汕市台风多发,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常发,因此,在品种选择上对水稻抗倒性和抗白叶枯病、抗细菌性条斑病有较高要求。黄莉占在抗倒性和抗病性等抗逆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适宜在潮汕市种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

在广东省汕头市种植黄莉占时,播种量为每667 m2用种13 kg。早造在2月下旬初播种,手插秧秧龄35 d左右移栽。晚造7月中旬末播种,手插秧秧龄19~20 d移栽。浸种催芽时用适量咪鲜胺对种子进行消毒。适当稀播,加强秧田管理,培育壮秧,早造揭膜不宜过早,移栽前3 d喷好送嫁药,以防病虫害随秧苗移栽带入本田,秧地可喷施三环唑加蓝锐和噻菌铜,防止病虫害随秧苗移栽携带到本田。手插秧株行距以20.0 cm×23.3 cm为宜,机插秧株行距以14.0 cm×30.0 cm为宜,地力中等田块应适当稀植,地力较高田块可适当密植。每穴插一两粒谷秧,确保基本苗每667 m2在6万苗以上,并做到浅插匀插。插后3 d内查苗补苗,确保全苗。由于黄莉占抗倒性较强,丰产性突出,可作为晚造直播水稻品种进行无人机直播种植,每667 m2用种量约2 kg。

3.2 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黄莉占分蘖力中等,长势旺,穗大粒多,耐肥抗倒,宜采用中等偏上肥力水平栽培。在水稻幼穗分化期适当增施复合肥和钾肥作穗肥。提倡氮磷钾均衡施肥,地力中等偏上的田块每667 m2施纯氮13.0 kg,m(N)∶m(P)∶m(K)比为1.0∶0.4∶0.9。在移栽前2 d,按每667 m2施尿素7.5 kg、14%过磷酸钙20 kg、氯化钾7 kg作基肥。移栽后3~5 d每667 m2施尿素5 kg作返青肥;插后12~15 d每667 m2施尿素5 kg作促蘖肥;穗肥中促花肥在幼穗分化Ⅰ期、Ⅱ期每667 m2施(N∶P∶K比为15∶15∶15)的三元复合肥20 kg、氯化钾6 kg。在幼穗分化Ⅳ期、Ⅴ期每667 m2施尿素4.5 kg作保花肥。齐穗后根据禾色和天气情况,可酌施粒肥。

水分管理上坚持浅水插秧,薄水促蘖。当总苗数达总穗数的80%~90%时,排水晒田。若稻株茎叶生长过旺,叶片发黑,应重晒,要使水稻白根外露,叶色褪淡,叶片直立。若稻株茎叶生长壮旺,则中晒,晒到田面出现鸡爪状裂纹为止。晒田时间一般为5~10 d。晒田完成后要及时覆水,以后浅湿交替。抽穗前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期采用湿润灌溉,保持浅湿交替,防止过早断水,收割前7 d左右,排水并使其自然落干。

3.3 做好除草、防鼠、防螺工作

本田除草在水稻移栽后3~5 d进行,结合返青肥,用丁草胺乳油拌尿素撒施,田间保持3~5 cm水层5~7 d。晒田前、乳熟期,在水稻田块四周用浸过杀鼠醚的毒饵毒杀老鼠。插秧前或分蘖期为福寿螺害发生期,可用杀螺胺拌细土均匀撒施,防治福寿螺。

3.4 病虫害防治

防治水稻病虫害时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并结合田间实际情况选用针对性农药喷药防治。注意防治同一种病虫害时要交替使用不同药剂;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预防和防治病虫害[5]。广东省潮汕市需要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及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害。广东省潮汕市黄莉占稻瘟病以枝梗瘟为主,应注意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喷药预防稻瘟病。抽穗期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则要注意防治稻曲病。另外,要注意预防近几年来在华南地区时有发生的由白背飞虱引起的南方黑条矮缩病。虫害防治方面:在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二、三龄幼虫盛期用蓝锐或康宽喷施防治;用扑虱灵或吡蚜酮喷施防治稻飞虱,喷药时保持田中有浅水层。病害防治方面:以预防为主,当田间出现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的病斑时及时喷洒噻菌铜;用三环唑或稻瘟灵·己唑醇乳油喷施防治稻瘟病,应在叶瘟病发病初期,即当田间出现病斑时及时喷药防治;破口期喷药防治穗瘟病,隔5~7 d喷1次药,在齐穗期再喷1次药。在破口期和齐穗期用井冈霉素或爱苗乳油防治纹枯病。注意,在收割前15 d严禁使用化学农药,以确保稻米的安全品质。

为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生产出绿色、安全、优质的黄莉占稻米,提倡采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栽培技术,即可采用及时翻耕灌水灭茬,种子催芽时消毒处理,移栽前喷送嫁药防止水稻病虫害随秧苗带入本田,稻田放置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性诱捕器诱杀雄性成虫,降低成虫交配概率,从而控制其虫源基数,减少虫害发生。

3.5 收割

早造齐穗后33~35 d、85%左右穗粒黄熟时,适时选择晴好天气收割。晚造齐穗后35~38 d、85%以上穗粒黄熟后适时收割。

猜你喜欢
叶枯病汕头市细菌性
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2021年汕头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精彩落幕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