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PEST分析

2021-03-25 14:10朱萍朱亚成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体育产业

朱萍,朱亚成

(西藏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2)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方案,鼓励沿线国家及地区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资源,加强沿线国家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友好合作的原则,加强与沿线国家各产业的交流,促进残疾人体育产业的发展。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全面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环境。对残疾人体育政治环境(Political Factors)的分析,旨在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颁布法律条文,保障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对残疾人体育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分析,旨在推动残疾人体育产业的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对残疾人体育社会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的分析,旨在提高业界对残疾人体育的关注度,为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残疾人体育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的分析,旨在加强科技创新用品在残疾人体育中的应用,适应信息化时代潮流。全面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战略环境,为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残疾人体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政治环境分析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颁布法律条文,为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保障

中国残联发布“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倡议,旨在加强沿线国家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合作交流。据统计,1983年,中国成立中国伤残人体育协会,初步成立残疾人体育协会,旨在促进伤残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管理,为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带来福祉。1984年,中国安徽举行第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残疾人参与竞技体育活动开启先河。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正式成文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1]。2009年至201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系列条例,用法律条文保障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基本权益,旨在加强对全民健身的重视,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基础。中国通过建设“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及地区共商共建共享残疾人体育系列政策牵线搭桥。残疾人体育是群众性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系列政策的颁布,为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沿线国家实施政策权责不清,限制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权益

沿线国家为残疾人平等参与体育活动颁布了系列政策,鼓励残疾人群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旨在促进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2]。残疾人健身场所及器材由国家统一规划及管理,残疾人健身场所及器材随着时间和使用频率,逐步走向“老年化”;科技的发展为残疾人的健身运动带来了新型科技健身器材,旧型健身器材亟待更新;雨雪天气,露天场所、健身器材易损坏生锈,残疾人运动健身难保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残疾人健身器材的“老年化”和“守旧”无法保障残疾人正常参与体育运动的权益。政府部门无法时刻关注残疾人健身场地及器材的使用情况,对于残疾人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损坏生锈的问题,政府部门无法及时修复与更新,身体残疾的残障人士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由于健身场地、器材的老旧,受伤几率较大。残疾人是社会特殊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社会歧视仍然存在,政府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无法受理残疾人平等权益保障等问题亟待解决。沿线地区残疾人管理部门,应在残疾人健身场地设置监督管理人员、监控器等,实时保障残疾人运动健身期间的安全,各部门各司其职,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益。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一)残疾人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迈向新常态

2008年精选举办奥运会的地点,建设国家体育场馆,配备体育项目器材等项目的启动,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福祉[3]。继而残奥会在京举办,激起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澎湃热情,满足残疾运动员参与竞技体育的需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引起了世界对残疾人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视,改变了世界对残疾人身体残障的偏见,体育产业的兴起为残疾人体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经济迈向经济新常态,是国民经济发展波浪式前进的成果,为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文件,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残疾人体育的交流,为残疾人体育产业的发展锦上添花。

(二)资金匮乏制约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中国历经解决温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经济水平得以提高,经济的发展将人们的日常消费带入体育娱乐的享受型消费。残疾人群同等享受国家政策的扶持,弱势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重视对体育的投资。提高体育占比,建设体育场馆,更新体育健身器材,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加大竞技体育的宣传[4]。残疾人体育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体育运动独立于体育运动,需要配备残疾人专用的体育健身器材,沿线国家对体育的投资主要针对大众体育,对残疾人体育的投资相对较少。经济是残疾人体育发展的根基,资金匮乏制约残疾人体育运动。沿线国家缺乏对残疾人体育系统的认知,业界关注度不够,需要借鉴残疾人体育发展较为发达国家实施的系列政策及经验,结合各国基本国情,不断完善残疾人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系列制度,促进其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为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分析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业界提高对残疾人体育的关注度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残疾人的权益,社会歧视现象明显改善。20世纪90年代,中国残联体育处正式成立,全方位管理残疾人体育运动,宽领域覆盖全国残疾人体育[5]。“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带领国民走向健身,实现从解决温饱到重视身体健康发展一大跨越,加强脱贫攻坚、全面提高国民经济能力,为残障人士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带来保障、身体康复带来福祉。“一带一路”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牵线搭桥,中国对残疾人体育的重视显著提高,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权益[6]。中国将对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态度通过 “一带一路”传入沿线国家,激起业界对残疾人体育的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交流,借鉴往来国家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经验,根据基本国情,创造出一条具残疾人体育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搭建平台。

(二)“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配套设施和环境亟待完善

根据马斯洛五层次需求原理分析:当生理需求得以满足,人们将转为对体育娱乐的需求[7]。弱势群体易受社会冷漠,残疾人渴望被社会平等对待,追求理想生活,展现才能与天赋,改变不受关注、被歧视的现状。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趋向人口老龄化发展,残疾人群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难以改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残疾人士有减少趋向,但仍然占有一定比例。“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加强监督管理食品卫生力度,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通过对残疾人群科学的训练与教育,辅助治疗,为残疾人体育的发展献谋划策[8]。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技术环境分析

(一)新兴技术优化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

2003年,中国正式设立中国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后更名并增设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体育管理中心带来了福祉。残疾人体育教学开发应用VR虚拟技术,为残疾人体育教员的教学提供条件,完善残疾人体育教员教学模式的不足,解决残疾学员体育课堂上教师理论知识讲解无法结合动作实践的难题[9]。MOOC(慕课)开发,为残疾学员巩固体育教学知识提供条件,残疾学员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掌握运动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沿线国家建设体育科技园孵化基地,设立残疾人体育科技孵化中心,为体育科技用品的生产、推广、应用、服务及反馈提供前提条件[10]。轮椅开发解决了残疾人行走的不便问题,手划式轮椅需要多人辅助,电动轮椅的开发改善了手划式的不便,残疾人使用电动轮椅减轻了家庭照顾的负担,行动不便的难题得以解决。电动轮椅为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残疾人篮球比赛的开展,激励了体育运动的兴趣,坐轮椅传球、投球,享受着体育运动的乐趣。

(二)体育用品创新技术在沿线国家推广不足

“一带一路”倡议下要求残疾人体育产业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合作,体育+文化产业、体育+创意产业,新型体育产业促进残疾人体育产业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智能手环问世。智能手环人体佩戴,记录日常生活,通过记录饮食、睡眠情况,分析身体状况,通过计步路程,测量卡路里、脂肪的消耗,将数据同步到云端APP,大数据分析指导走向健康生活。残疾运动员在体育训练中,可以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监测身体各项指数,实时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后勤人员通过数据报告随时观测身体状况,避免意外发生,为残疾运动员体育训练提供保障。“活力π羽毛球拍”问世,在传统羽毛球拍的基础上加入智能记忆芯片,球拍通过运动员发球轨迹,记忆并分析运动员的拍面速度等数据,为运动员提出训练意见,教员根据球拍数据的记忆与意见综合,为运动员归纳并策划适宜的训练方案。智能羽毛球拍为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提高了效率,完善运动员的训练不足,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教员制定训练规划提供参考意见[11]。残疾人属于特殊群众,随身携带大件物品,日常生活诸多不便,“活力π羽毛球拍”无法满足残疾运动员的需求,其推广相对不足,残疾运动员无法享受体育新科技用品带来的便利。残疾人体育教学以教员教学为主,单一的教员资源配备无法满足残疾人多样化体育运动的需求,科技创新用品的普及在残疾人体育运动中仍需要一定的过程,残疾人体育现代化的发展,需从长计议。

五、“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促进策略

(一)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策扶持力度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残疾人体育的发展颁布了系列政策,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益,设立残疾人体育管理中心,为残疾人体育活动的开展建设监管处。配备先进监控器材、增设监管人员,切实保障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12]。改良残疾人健身设备、建立新型体育场馆、增设室内体育场馆,避免出现因雨雪天气造成室外体育场馆无法开设、健身器材生锈损坏等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府部门密切关注残疾人健身活动的进展,加大对残疾人体育的扶持力度,残疾人健身运动过程中出现摔伤、旧疾复发等突发状况,政府部门通过实时监测及时为残疾人提供治疗,减少因时间错失导致伤势过重或死亡的现象。沿线国家的政府部门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资,为残疾人体育管理中心配备新型资源,增加专业残疾教员数量,为残疾人体育运动训练提供有利条件,保障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13]。“一带一路”倡议下要求沿线国家及地区,借鉴残疾人体育发展较为发达国家实施的系列政策及经验,结合各国基本国情,开发残疾人体育新型特色之路。不断完善残疾人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系列制度,促进残疾人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活动,为残疾人体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监督管理

中国从解决温饱问题,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国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经济发展将人们的日常消费带入新的领域。中国作为“一带一路”的“源头”,引导沿线国家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开展,提出残疾人体育发展战略方针,循序渐进促进残疾人体育发展。残疾人分为先天残疾和后天残疾,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家庭的食用。有报道称,因食用某检验不合格食品而导致胎儿天生残疾,引起了家庭对食品卫生的注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避免类似案件的出现。智能手环为残疾人带来了福利,智能手环监测记录残疾人身体各项指标的数据,通过APP传入手机、平板、电脑,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或外出通过智能手环的记录,实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解决应急偶发事件[14]。大数据为残疾人体育运动带来了便捷,科技应用于残疾人体育运动,为残疾人体育运动带来福祉。“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创新便携式体育科技用品,在残疾运动员中加大推广,缩短科技创新用品在普及残疾人体育运动中的过程,满足残疾人体育运动的需求,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残疾人体育中的应用,实现残疾人体育现代化发展。

六、结语

“一带一路”伟大工程为残疾人体育交流谱写了崭新的篇章,“一带一路”倡议下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共同促进残疾人体育共享共赢的发展。运用PEST分析模型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的发展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的优劣势进行深度分析,旨在全面剖析“一带一路”倡议下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环境,以期深化残疾人公共体育系统的服务政策,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残疾人体育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下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沿线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沿线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推动残疾人体育赛事的开展,保障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基本权益;需要政府部门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监督管理,推广应用体育科技用品,促进多媒体技术在残疾人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实现残疾人体育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体育产业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骄傲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关于中国体育产业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思考与对策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