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

2021-03-27 08:48陈梗桥
大学书法 2021年2期
关键词:吐故纳新沈尹默行笔

⊙ 陈梗桥

蒋维崧先生的成就及贡献,是多方面的,现在谈的,只是书法。

历代许多书家,以他们的作品、论著及成功经验,为后人树立了典范。我们研究历代书家,最根本的就是探讨典范的意义。

蒋先生学书之初,背景处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已经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书坛经历了碑学、帖学的讨论,甲骨、汉简、晋代残纸的发现,以及珂罗版应用于古代名迹的传播。学书人已经进入新时代,起点已经高于清代人。师长有沈尹默、乔大壮、汪东等先生,好友有谢稚柳、潘伯鹰等先生,都是达人、高士,学术环境十分优越。

蒋先生以遍临诸体打基础,由眼到手,由手及心,将书法源流解析清楚,并逐渐纳于腕下。书法,从宏观来说,是追求意境、格调、气息;从微观来说,是追求线条的质量。线的质量,决定于笔法。古人对笔法有许多经典论述,这些论述,经沈尹默先生的阐释而更加明晰。蒋先生数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着。蒋先生的行草书,以王字为主线,辅以唐宋诸贤。与前人不同的是,在行笔的轻、沉、便、涩中,融入了篆书笔意,这在历代学王的书家中并不多见。

蒋先生的篆书,古而新。所谓古,指他对待甲骨、青铜器、刻石等上面的文字,总要寻根究底。从书法角度,排除假象,探本求源,并充分发挥毛笔的作用,最终体现一个“写”字。蒋先生的篆书是写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所谓新,除了篆书笔法中融入行书笔意之外,蒋先生所选的字形,总是最新的。作为语言文字学家,他时刻关注着文物、考古学界的新发现,高年盛名之下仍随时注意知识更新。由表及里的研究,使蒋先生的篆书吐故纳新。表,丰富了字形,扩大了选择余地;里,不断深化对行笔的理解。这种吐故纳新,犹如叶茂花开,是渐变而不是骤变。变,是一个漫长的修行过程,靠乐在其中的揣摩,靠高人一筹的悟性,靠超乎寻常的修养。这要有学识的积淀,要有人格的提升,还要有良好的心态作保证。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成为书家的重要条件之一。

蒋先生是一位博学之士,对祖国传统文化,无限热爱,无限虔诚,对多学科均有浓厚的兴趣,并深入研究。书法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博取约需,左右逢源。蒋先生是一位非常本色的读书人,做学问较真儿,对名利淡然处之。这一切,都化入书法的格调、气息。蒋先生的书法,已经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自然、充实、凝重、遒丽、高古、清新,包涵了诸多美的元素,令人心静,令人心远。静是一种山水、园林诗一般的意境,而不是呆滞;远是一种艺术心灵的澄滤与升华,而不是虚空与缥缈。其实,蒋先生的书法作品很有生活情趣,高雅得令人起敬,朴实得令人可亲。

学习书法,做人第一,读书第二,写字第三。学识与人格,眼与手,临古与自运,功力与天资,内容与形式,状物与抒情,共性与个性,诸多因素的高度统一,形成了书法。

蒋维崧先生是典范。典范不是唯一的,但典范的意义却是永恒的。

猜你喜欢
吐故纳新沈尹默行笔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新年的第一天
沈尹默义助李大钊之子
沈尹默义助李大钊之子李葆华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沈尹默的独特“拜师”法
试论“新旧戏剧论争”对传统戏曲的否定
此公字很值钱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