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康复护理对策

2021-03-28 06:18韩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低血压维持性血压

韩宇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低血压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最常见并发症,统计数据显示,发病率为20%~30%[1]。低血压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等不适感,从而影响到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充分性,降低治疗效果,低血压症状严重时,会直接引发心脑血管意外,导致患者失去生命,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必须做好低血压的预防工作[2]。本文抽取80 例在本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选取患者的各项治疗资料,对低血压的诱发因素、预防手段及康复护理对策进行总结,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间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 例,依据抽取患者的先后入院顺序进行编号1~80,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女比为25∶15,年龄18~84 岁,平均年龄(52.3±11.6)岁;观察组男女比为24∶16,年龄19~82 岁,平均年龄(51.8±1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3 个月的患者;②年龄>18 岁的患者;③了解本次研究具体内容并愿意参与研究工作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患者;②合并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及感染类疾病的患者。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法 选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以及富生碳酸盐透析液,由经验丰富的治疗医师按照血液透析机的相关操作流程完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2~3 次/周,血流量控制在180~300 ml/min,透析液的温度控制在36~37℃。

1.4 护理对策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对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各项低血压诱发因素进行控制,主要内容如下。

1.4.1 实时病情监测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需要做到实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一般情况下需要每小时测定患者的血压和脉搏一次,当患者血压变化明显时,护理人员要积极询问患者是否产生不适感,并增加患者血压、脉搏的测量频率,力争在患者出现低血压不良症状前做到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由于其自身反应能力较差,低血压症状表现不够典型,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管理,主动巡视积极询问患者感受[3,4]。

1.4.2 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前需要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低血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危害,增强患者的重视度,同时告知患者低血压的常见诱发因素及病症表现,让患者能够在低血压发生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将信息反馈给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使得低血压并发症在发生前或者发生后得到有效控制。测量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要帮助患者认识到测量血压的重要性。

1.4.3 低血压的预防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压的出现与多种因素相关,血液透析治疗前服用降压药、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多,干体重变化,透析中进食等均属于其诱发因素,护理人员需要积极进行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前,如护理人员干预需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避免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前服用降压药物,可以将降压药物带至血液透析室内,根据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决定是否服用降压药物。如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出现活动性出血症状,护理人员要及时作出反应,减少肝素的使用量或者使用无肝素透析,来减少出血量稳定患者血压。低血压发生前往往会出现多种先兆症状,如视物模糊、心悸、胸闷、头晕、恶心等,部分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突发意识丧失,护理人员要充分把握这些低血压先兆症状,在这些症状发生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进行控制,减少低血压并发症的出现。

1.4.4 康复护理对策 针对已经发生低血压症状的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采取康复护理对策,以减轻低血压的危害。首先让患者平卧在病床上,停止超滤,快速向患者体内输入生理盐水,同时坚持测量患者的血压,根据血压的测定结果决定生理盐水的使用量。如患者为心源性低血压,则需按照临床医师的医嘱对患者使用强心剂和升压药物。按照上述方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后,如患者的低血压症状未得到改善,则需立即停止血液透析,让患者在病床上平躺,待不适感消除后方可起床。护理人员要将正确的起床方法(起床三部曲[5]:起床前在床上静坐30 s,之后双脚着地30 s,随后站立30 s 后方可行走,如患者年龄较大则延长时间为1~3 min)传授给患者,避免患者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情况,满意度,低血压患者与非低血压患者的各项指标。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如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收缩压下降>2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平均动脉压下降>10 mm Hg,主要症状表现为打哈欠、胸闷、头晕等。借助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情况,其中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最终审核得分>60 分为满意,反之则为不满意。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压1 例(2.50%),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压8 例(20.00%)。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347,P=0.012<0.05)。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满意1 例,满意39 例,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不满意6 例,满意34 例,满意度为85.0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914,P=0.048<0.05)。

2.3 低血压患者与非低血压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 发生低血压的9 例患者中,6 例(66.67%)发生时间位于维持性血液透析3~4 h 之间,9 例低血压患者平均发生时间为(3.2±0.3)h。低血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占比为33.33%(3/9),高于非低血压患者的8.45%(6/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953,P=0.026<0.05)。低血压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为(58.34±6.82)g/L 低于非低血压患者的(88.71±4.36)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29,P=0.000<0.05)。

3 讨论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的常见并发症,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在20%以上,给治疗效果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同时低血压还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可能造成脑血栓、冠心病等,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做好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低血压诱发因素的分析、护理对策和康复手段的研究工作,预防低血压的出现,保障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的安全。

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对策干预后,与常规护理下的患者进行对比,低血压发生率明显较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具有显著优势,表明康复护理对策的应用有效控制了低血压的各项危险因素,从而降低低血压发生率,同时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的各项需求,护理效果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研究中出现低血压症状患者均接受康复护理措施,低血压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未造成严重的护理事件,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症状表现随着患者个体差异而改变,难以有效把握。作为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掌握低血压的各类诱发因素及特异性病症表现,通过开展健康宣教、做好日常护理的方法加以预防,如低血压并发症已经发生,则需立即落实康复护理对策来减轻低血压的危害,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低血压维持性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稳住血压过好冬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