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意义

2021-03-28 12:30孙斌斌张晓博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期
关键词:精准度例数血脂

孙斌斌 张晓博

(1 辽健集团抚矿总医院,辽宁 抚顺 113001;2 丹东市中心血站,辽宁 丹东 118000)

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冠状的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变得十分狭窄,严重的还会引起血管阻塞,致使心肌严重缺血、缺氧和坏死,最后出现心脏相关的疾病[1]。糖尿病属于一种血糖较高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缺陷、生理作用受到损坏,严重者还会使得胰岛素分泌缺陷和生理作用受到损害的双重影响[2]。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那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而且患者如果同时还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也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进一步的增加[3]。糖尿病和冠心病在医学上被称为等危症,也就是说二者如果同时出现那么患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是异常高的,其症状因人而异,部分表现为胸闷乏力的冠心病症状,部分为糖尿病症状,在发病后期有部分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会出现障碍,还有部分患者心肌缺血严重,却无明显胸痛症状,但会感觉到胸闷[4-5]。因此,对于此种合并疾病应该早做诊断,并积极的对病情进行控制和治疗,以此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事件的出现,避免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主要研究常规血脂检验在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4例,将其列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其中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5~75岁,平均年龄(45.18±4.61)岁;体质量在44~62 kg,平均体质量(53.42±2.16)kg;患病时长1~6年,平均病程(3.54±1.67)年。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35~76岁,平均年龄(45.35±4.52)岁;体质量在44~63 kg,平均体质量(53.85±2.76)kg;患病时长1.5~6年,平均病程(3.92±1.7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知情研究情况,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②所有患者的年龄>30岁,<80岁;③所有患者均经多种检查,确诊患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④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脏器官损坏患者。②患有心源性休克、重大器官衰竭的患者。③年龄>80岁,或<30岁的患者。④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的患者。⑤患有精神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正常进行的患者。

1.3 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进行规律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并做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增强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6]。②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再进行血脂检验,在检查前一天告知患者不要进食,在其呈空腹状态的早上,为其静脉抽取3 mL的血液,然后将抽取的血液放到干净的试管中,为了防止发生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溢出的现象,要在血液采集结束的60 s以内进行血清分离工作,然后开始对血脂进行检验。对于样本要及时进行自动化监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进行自动化监测之前和血清分离的间隔时间比较长,超过了120 min,那么需要将样本存放在4 ℃的保温箱之中[6-7]。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诊查的精准度。精准度按照检测的结果,分为精准、误诊和漏诊,精准度=精准例数/总例数×100%。②观察两组患者诊查的灵敏度。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敏感度越高,表示漏诊率越低。③观察两组患者诊查的特异度。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特异度越高,表示误诊率越低。④观察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式的合并疾病检出率。

1.5 数据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n(%)]表示,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其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查的精准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诊查结果精准的例数有31例、误诊的例数有3例、漏诊的例数有3例,精准度为83.78%(31/37);观察组患者中,诊查结果精准的例数有36例、误诊的例数有1例、漏诊的例数有0例,精准度为97.30%(36/37)。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诊查的精准度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诊查的灵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真阳性有9例,真阴性有9例,假阳性4例,灵敏度为69.23%(9/13);观察组患者中,真阳性有8例,真阴性有8例,假阳性1例,灵敏度为88.89%(8/9)。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诊查的灵敏度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诊查的特异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真阴性有9例,假阳性4例,特异度为69.23%(9/13);观察组患者中,真阴性有8例,假阳性1例,灵敏度为88.89%(8/9)。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诊查的特异度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式的合并疾病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检测情况如下:观察组37例患者中,检查出36例,检出率为97.30%(36/37);对照组37例患者中,检查出30例,检出率为81.08%(30/37)。

3 讨 论

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科疾病。发病早期,患者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同时还会出现管腔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有关研究显示,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其饮食结构也发生很大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糖尿病就属于其中之一[7-8]。一旦错过疾病的最佳干预时间,那么患者死亡与残疾的概率将会大幅上升,这将对患者及家属的日常生活造成极为恶劣的破坏。而糖尿病患者身体如果一直都是血糖较高的情况,就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自带修复功能受损,形成血栓,最终发生心肌缺血的症状;而且,患者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下降,会对心肌糖原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造成心肌活力不足,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很大。糖尿病和冠心病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当患者血液中的脂质含量上涨、血糖增高就会引起血栓的形成,诱发心绞痛和加重心肌梗死,造成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8-9]。冠心病患者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血脂水平较高,其中的三酰甘油含量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会上升,这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而糖尿病患者对糖的代谢能力降低,直接影响机体对脂肪的分解效果,使得体内脂肪含量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疾病发生[9-15]。由此看来,检查患者的血脂水平,对该种疾病的诊断意义非常重大。有关专家、学者表示,血脂属于机体内脂肪的代谢物质,一旦血脂的水平出现了异样情况,那么冠心病的发病概率也会大幅增加,由此更加证实血脂检测冠心病的重要意义。在刚患冠心病时或其已经迅速发展时,血脂的异样情况都会给患者的身体造成较高的威胁,属于一个十分危险的因素之一。胆固醇与三酰甘油又属于亲水性的物质,可以使血清与血浆混合于其他物质中,然后结合转化为乳糜颗粒,如果患者的血脂指数上升,那么血液的黏稠程度也会升高。如果患者的TC水平也升高,那么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转化效果便会更为积极。如果患者的脂蛋白密度逐渐降低时,那么便会引起水解的现象,从而转换为LDL-C,致使患者的动脉呈现出粥样的硬化现象。载脂蛋白ApoB、ApoA1可以将转化的结构与过程进行维持,使其更为完整与稳定,最终将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直接影响了患者冠心病的危急程度。

本文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血脂检查,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诊断,两组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大相径庭。观察组患者检测的精准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敏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特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结果均显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本文的研究结果和李惠、姜雅琳[16-17]等相关的报道结果内容相似,再一次证实了常规血脂检查的有效性。常规血脂检查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患者脂质含量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以降低出现血脂代谢紊乱的风险,为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的依据,与此同时还能够为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全面有效的控制和改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症,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常规血脂检查,不仅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检测的价格也比较亲民,能够被普通老百姓所接受。此外,常规血脂检查还可以有效的检查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能够大大提升检出的概率,并且还可提升检测的精准程度,减少误诊与漏诊的现象,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依据,以便医护人员及时的采取治疗,控制病情的恶化,在该病的诊断上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使用意义。

猜你喜欢
精准度例数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让党建活动更加有“味”——礼泉县增强“两新”党建精准度
更正
你了解“血脂”吗
基于高精度差分法的线性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研究
2017年IoT设备DDoS攻击更严重
论提高不动产产权保护精准度的若干问题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