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会从历史中走来

2021-03-28 02:15
旅游 2021年2期
关键词:祖师庙宇庙会

源自民間的传说

关于明代武会的民间传说,只有早期被御赐为“神胆”“常年神胆”的白纸坊胯鼓老会。现在比较公认的是,北京传统武会兴盛于清代康熙、乾隆时期,至清末达到鼎盛。“结客少年,搬演社火”即为武会,是“练技术之会”。在庙会活动中的进香群体“幡鼓齐动十三档”,还有“井”字里和“井”字外之分。城里以及部分郊区划为“井”字里,其余为“井”字外。民国前,井字里的武会共有十三种,民国后又增加了外三档,即旱船会、踏车会、小车会,但只要是十三类武会齐全,不管是多少档会都统称为“幡鼓齐动十三档”,而且可以一起走会。

传统武会有着显著的特征,特征之一是“无祖不立”,这是因为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凡事喜追原始,找出源头,弄清来历,崇拜、追念、报答有功绩的先人、创始人,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构成传统武会祖师信仰的思想基础。“幡鼓齐动十三档”的各个会都有自己的祖师,比如开路的祖师是地藏王菩萨,中幡的祖师是真武大帝,五虎棍的祖师是斗战胜佛,鲁班是石锁、杠子和双石头三个会的祖师等;另一个特征是行香走会一般在庙宇内外举行,这是因为庙宇有作为象征通天贯地之莫测神灵的偶像,与法器、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神圣空间,在这个充满神圣感的空间里,人们可以通过直观、具体的形式和行为与神沟通,完成通神达道的目的,所以“幡鼓齐动十三档”走会的终点必定是庙宇。

20世纪30年代后期,因抗日战争爆发,香会逐渐销声匿迹,战争胜利后曾经出现过短暂的复兴,之后又沉寂,直到80年代才逐渐恢复。

1999年开始,北京民俗博物馆恢复东岳庙庙会,邀请多档花会在庙会期间进行表演。在此基础上,经过北京民俗博物馆不懈努力,2007年的东岳庙庙会上,尘封近百年的“幡鼓齐动十三档”终于首次全聚首,包括了武术、舞蹈、滑稽表演、曲艺、音乐等类型的项目,风姿再现,大放异彩,自娱、娱人的意义越来越大,成为渲染气氛、欢庆传统节日的表演形式。

博弈而生的会规

会规,既是维持行香走会秩序的保障,又是众香会之间为赢得社会声望而博弈的框架。这些会规的内容只保存在会头、都管、前引等人的头脑记忆中,并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授给继承人,也就是徒弟。

武会以献艺表演为主,娱神娱人,其宗旨是祭神修善。从会头到会众,无不怀着虔诚之心。这种活动的神圣性本身就能够令人心怀神圣感而节制自己的行为。但是,行香走会毕竟是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依然需要大家共同认定和遵守的秩序作为保障。因此,会规规定:“各会出入不乱为规,会会同程为矩,会会参拜为礼。”所以,才有“起屏放地”的要求,有“回香”让“保香”的礼数,有“井”字里、“井”字外之分,“闯纛越驾”会被视为“大不敬”,“欺师灭祖”就会被逐出师门。从“幡鼓齐动十三档”走会图可以看到“幡鼓齐动响太平”的壮观场景,依严格的会规,使得行香走会秩序井然。会规中对会众的各种禁忌规定也十分详细,包括“不准拥挤、喧哗、玩戏,不准沿途摘取花果,不准食荤饮酒,不准淫词口角”等。

武会的会规在博弈中产生,同样,为了维持会规,仍然需要博弈,而完成这种博弈的人,往往是各会中承担着组织、指挥走会重任的“前引”。博弈主要是对于会规的较量,是凭借广博的会规知识以及丰富且有智慧地运用,在各会之间周旋,博得对方尊重,赢得他人的臣服,树立自己的社会声望,成为人人敬重的民间权威。

表演与艺术之美

“幡鼓齐动十三档”是有走会图的,整图仿佛就是一座流动的庙宇,其表演道具自身也组成了一个神圣空间。“幡鼓齐动十三档”是融舞蹈、杂技、体育、武术、音乐、戏曲、民俗等多个类别内容的综合体,而这些表演道具都有各自特定的标志:开路会的钢叉专打神路,为神佛开道;五虎棍会的棍子专打人路,为香客开道;高跷会所用的跷腿代表庙门前的木栅栏;中幡代表庙门前高高悬挂的幡旗;杠子代表庙门的门闩;双石头代表庙内的拴旂石;掷子会的石锁代表庙门上的锁头;花坛象征神前盛净水的器皿;杠箱是为庙内神佛盛放钱粮(祭品)所用器具;天平会的乐器架子代表称量奉神钱粮的器具;舞狮会的狮子象征着庙门前蹲守的石狮子;吵子代表庙宇的钟楼;胯鼓代表庙宇的鼓楼。由这些道具共同组成一个象征庙宇的空间走会,使每一个会众身在走会行列之中,因献艺表演而超越了日常世俗的自我,由此获得一种油然而生的神圣感。

从造型意义上,可以将其表演分为两种类型,即道具舞蹈造型类和技巧力量造型类。属于道具舞蹈造型类的有高跷、地秧歌、旱船、小车、舞狮、杠箱、天平、神胆、吵子,他们通过动态的道具造型和流转的场图造型,生成变化丰富、美不胜收的舞蹈意象;属于技巧力量造型类的有中幡、双石头、石锁、花坛、杠子、脚踏车、开路、五虎棍,他们的表演是技巧与力量融合的运动,不论哪种类型,无不体现出民间艺术一贯的审美旨趣和艺术风格。

腾跃翻扑的动作造型,表现强悍雄壮之美;小车、天平等会表演則多具有刚柔相济的动律特点。

“幡鼓齐动十三档”最活跃的地方是北京的“三山五顶”,即门头沟的妙峰山、石景区的天台山、平谷区的丫髻山、东直门外的“东顶”、左安门外弘仁桥的“大南顶”、永定门外的“小南顶”、西直门外长椿街附近的“西顶”、德胜门外土城东北的“北顶”以及右安门外草桥北的“中顶”,尤其是妙峰山的朝顶进香,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此外,明清时期,在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庙会期间,很多香会在去妙峰山朝顶之前,也会到这里先走会演练。这一时期,北京的武会因为庙会的兴盛空前繁荣,各会档不仅在京城内的庙会上相互走动,竞技切磋,而且与天津地区的香会也经常往来交流。

传承与历史走向

作为群体性的非遗项目,“幡鼓齐动十三档”以各档香会为主要传承群体,会首为主要传承人。会首作为各支队伍的负责人,以师徒的形式进行传承,承担着本会的召集、管理、培训等多项职能。北京民俗博物馆作为项目保护单位,整体策划“幡鼓齐动十三档”的发展规划,搭建展示平台,扶持香会发展,同时利用自身研究力量强的优势,跟踪调研项目情况,留存档案资料,挖掘史料信息。

过去是以被神驱使、为神效力、行善劝善为职业志向,追求“面子”,即“社会声望”为诉求的民间文化活动,行香走会 “分文不取,茶水不扰”。随着社会的发展,1983年,以隋少甫先生率先在北京崇文区恢复民间武会表演为标志,北京的民间香会逐渐复兴,复兴的武会积极响应社会的变化,迅速地调整改变,走会分为“走香会”和“走局会”。走香会指的是参加天泰山、妙峰山、丫髻山、东岳庙等庙宇的香会,坚守“茶水不扰,分文不取”,而局会则为收费表演。也正是他们的转变,才能够将“幡鼓齐动十三档”的表演技艺和会礼、会规继续保存下来,人们才得以领略“幡鼓齐动十三档”的艺术风采,足以说明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传承,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祖师庙宇庙会
破旧庙宇的白月光
新年智慧庙会
元宵节,逛庙会
第三回悟空遭驱逐
庙会经济
浅析磁器口古镇庙宇的建筑特色
菩提祖师为何赶走孙悟空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
张爱玲祖师奶奶的音乐世界
闹中取“景”话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