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法框架下主观性和主观化概念探析

2021-03-31 10:04胡牡丹
关键词:概念化主观性表达式

胡牡丹,李 娜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中山528402)

随着语言研究对意义的重视,语言主观性(subjectivity)作为意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已成为当前语言学的热门话题。沈家煊曾撰文综述国外关于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subjectification)的研究情况,他说:“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跟语言学‘人文主义’的复苏有关”[1]268。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大致可分为以Traugott 为代表的历时取向和以Langacker 为代表的共时取向两大研究阵营[2]。历时取向研究关注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变化,聚焦说话者如何进入表达式的语义中。Benveniste 曾说:“主观性是语言的一个根本特征,语言深深带有表达主观性的印记”[3]225。Lyons也指出:“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自我’的表现成分,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4]739。主观化是一种语义向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5]31。共时取向研究关注说话者的视角问题,聚焦于说话者在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中是如何被识解(constru⁃al)的。Langacker 认为“主观性是识解关系中概念化主体(conceptualizer)和概念化客体(object)两个角色间的内在不对称性”[6]93,“主观化指实体与实体之间的一些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上”[7]17。Langacker 的共时主观性和和主观化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关注,语言学者纷纷撰文介绍、评述并用其解释语言现象。

然而,学者对Langacker 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概念的介绍各有侧重,对其概念解读也存在着多种声音,对其评述更是褒贬不一。黄蓓把Langacker的主观性解读为“台下的识解模式”,对应于“说话者在表达式形式中是隐性编码”,主观化是“台上退场与台下滞留”[8]208。刘兴兵指出Langacker的主观性“未能关注概念内容本身表示主观判断的某些形容词和动词,如:beautiful,show 等”[9]11。解读的差异性映射了Langacker 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概念内容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同时也表明对Lan⁃gacker 的主观性理论的正确或统一诠释还有赖于对主观性和主观化概念隐含特征和深层本质进一步的分析和挖掘。认知语法的一个基本主张是“意义= 概念化”:一个表达式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其概念内容,还依赖识解该内容的维度,如辖域、背景、突显、详略度和视角[10]。我们认为主观性作为认知语法中视角维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其置于认知语法理论框架下来探究,有助于对其概念进行更加全面和具体的剖析,能更好地透过现象窥探本质。因此,本文尝试在认知语法框架下探析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解读Langacker 主观性和主观化的概念,剖析其概念背后隐含的特征,并尝试挖掘主观性的本质,探究主观性和主观化的关系,以期对Langacker 主观性理论的统一解读提供一种新思路,对统一界定主观性和主观化提供借鉴。

一、认知语法框架下的主观性

(一)主观性的定义

Langacker 主张从视角去识解一个客观情景,并提出了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概念①Langacker 认为认知语法框架下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与话语评价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如“个人的、特殊的”与“公正的、基于证据的”)相关,但不对等。。认知语法框架下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是指“识解关系中概念化主体和概念化客体两个角色之间的不对称性”[10]21。在对客观情景的观察或对表达式意义的识解关系中,Langacker 区分了最佳观察布局(opti⁃mal viewing arrangement)和自我中心的观察布局(egocentric viewing arrangement)。在最佳观察布局中,当概念化主体(观察者)隐性地位于台下,完全聚焦于概念化客体(被观察对象),完全丧失了对于自我的意识时,概念化主体和概念化客体的不对称性呈现最大化。此时,概念化主体具有最大化的主观性,得到最大化的主观识解,对应的概念化客体则具有最大化客观性,得到最大化的客观识解。在自我中心的观察布局中,概念化主体不但可以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意识到自我和其他实体的关系,而且其角色可以沿着观察路径向概念化客体角色移动,且每移动一步,就将缩小识解关系中概念化主体和概念化客体两个角色之间的不对称性,即概念化主体的客观性识解得以增加,主观性识解则被减少,相应地,概念化客体的客观性识解被削弱,主观化识解则被增强,最终状态为概念化主体移至台上区域的焦点位置,显性地成为被观察的对象,成为概念化客体的一部分。此时,概念化主体则具有最大化的客观性,得到最大化的客观识解;对应的概念化客体则得到最大化的主观识解。

(二)主观性概念的特征

1.主观性具有普遍性

Langacker 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概念化,一个表达式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其概念内容,还依赖识解该内容的方式[10]21。如描述“杯子里有半杯水”的情景,可以说“The cup is half-empty”,也可以说“The cup is half-full”。“基本上讲,所有表达式的意义均涉及识解问题”[11]48。识解必然唤起概念化主体与概念化客体两个角色,那么作为体现识解关系中两个角色之间的不对称性的主观性也必然随之被唤起。Langacker明确指出,“如果意义存在于概念化之中,那么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要设定主观识解的实体”[12]37。因此,作为主观识解实体的概念化主体在表达式意义的概念化中是不可或缺的,以此,可以推断认知语法框架下的主观性在概念识解中,在语言表达中都是普遍存在的。Langacker主观性研究的文献中对主观性的描述词为“最大”或“最小”而不是表完全否定的词,如“零”“无”或“没有”,这是作为主观性普遍存在的有力佐证。

2.主观性具有程度分级性

认知语法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具有程度分级性。例如:在下列表达式意义的识解中,识解关系中的概念化主体的主观性从1)a到1)d逐渐减弱。

1)a.Vanessa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Ve⁃ronica.[7]17

b.Vanessa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7]20

c.Vanessa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me.[7]20

d.I pat Jack on the shoulder.

1)a 中,“Vanessa”位置的确定仅需参照“Ve⁃ronica”的位置,与说话者完全无关,体现了最佳观察布局下识解关系角色的最大不对称性。从视觉感知层面上看,观察者位于台下,注意力完全聚焦台上的被观察对象,而对自身浑然不觉;从概念识解和语言层面上看,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说话者位于谓述(predication)的最大辖域(MS)之外,见图1中的(a),此时,概念化主体具有最大的主观性、得到最高主观识解,概念化对象则得到最高客观识解。1)b 句从视觉感知层面上讲,观察者依然位于台下,注意力聚焦台上的被观察对象,但此时,观察者能觉察到自己的存在,它的存在为确定“Vanes⁃sa”的位置提供了隐性参照点(reference point);从概念识解和语言层面上看,1)b 的概念化主体隐性地处于台下,在表达式中没有显性的语言编码,相当于位于谓述的最大辖域之内,直接辖域(IS)之外,见图1 中的(b)。与1)a 相比,1)b 的概念化主体的主观性有所减弱,而相应的概念化客体的客观性也有所减弱。1)c 同1)b 一样,概念化主体既是观察者又是确定“Vanessa”位置的参照点,但不同的是,1)c 句的概念化主体已经登台成为被观察对象的一部分,在句子表达式中获得了显性编码“me”;概念化主体位于直接辖域之内,但此时还不是焦点(focus),见图1中的(c)。与1)a和1)b相比,1)c 的概念化主体的主观性进一步被削弱。1)d 句同1)c 一样,观察者处于台上,获得了句子表达式的显性编码。但不同的是,1)d 句的观察者处于台上的焦点位置,已成为被观察的焦点;从概念识解和语言层面上看,概念化主体已经成为概念化对象的一部分,充当句子描述事件的射体(trajector),相当于位于直接辖域的焦点位置,见图1 中的(d);此时,概念化主体得到了最大客观识解,同时意味着概念化主体的主观性被最大限度地削弱了[7]。从图1 可以看出,(a)体现了最佳观察布局,(b)至(d)体现了自我中心的观察布局。从视觉感知层面上看,在最佳观察布局中,观察者仅作为观察的主体存在,其本身完全不被察觉,观察主体与观察客体的关系是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关系中的观察角色与被观察角色体现最大化不对称性关系。在自我中心的观察布局中,观察者向观察对象逐渐靠近,直至自己上台成为被观察的对象。从概念识解和语言层面上看,在最佳观察布局中,概念化主体位于谓述的最大辖域(MS)之外(见图1(a)的C)。在自我中心的观察布局中,概念化主体由最大辖域内(MS)直接辖域(IS)外的位置(见图1(b)的C),逐渐向直接辖域推进,经过直接辖域(见图1(c)的C),最终移至直接辖域的射体(tr)位置(见图1(d)的C),成为概念化对象的焦点。图1中,观察者或概念化主体每向被观察对象或概念化客体移动一步,都将削弱概念化主体识解的主观性,而相应地降低概念化客体识解的客观性。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句子1)a 到1)d 中的概念化主体的主观性程度越来越低,而概念化对象的客观性也相应地越来越弱,主观性和客观性都体现了程度分级性。

图1 主观性程度分级示意图

3.概念化主体的隐性

通常情况下,在对某一情景的概念化中,作为被概念化的对象位于台上,获得语言形式的显性编码,而概念化主体如言者或听者则位于台下,隐而不现。如1)a中,在对“Vanessa”的位置进行概念化时,“Vanessa”以及作为参照点的“Veronica”均位于台上,获得显性编码; 而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说话者和听话者则位于台下,没有获得语言编码。在1)b 中,同时充当参照点和观察主体的概念化主体,依然没有获得语言编码,隐性地位于台下。黄蓓把主观性对应于“说话者在表达式中隐性编码的情况”,把客观性对应于“涵盖所有编码的语言成分(含说话者被显性编码的情况) ”。然而,我们认为主观性并不完全对应说话者在表达式中隐性编码或没有编码的情况,实际上,有些情况下主观性是可以对应于显性编码的。如1)c“Vanessa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me”中明示的参照点“me”相对显性地出现在被编码的语言成分中,相当于“me”身兼两职,同时充当概念化主体和被概念化对象的参照点。主观性被编码的情况在1)d“I pat Jack on the shoulder”中表现更加突显,“I”既是概念化主体,又是被概念化事件的射体。可见,主观性并不完全对应说话者在表达式中隐性编码情况,概念化主体可以通过同时扮演其它角色如1)d 中的射体从而显性登台,获得表达式的语言编码,但其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身份永远是隐性的。

另外,刘兴兵关于“Langacker的主观性未能关注概念内容本身表示主观判断的某些形容词和动词”的说法实际上同属把认知语法的主观性解读为不能获得语言编码的隐性情况。在认知语法框架下,词汇和句法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而是构成一个连续体,有些主观识解的语义或许早已被词汇化获得了语言编码,如言语场境G①G=ground 场境,用于表示言语事件、事件参与者(言者与听者)、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当前的环境(主要是谈话的时间与地点)。(ground)中的事件参与者被编码到人称代词I/you和指示代词this/that 当中,言语场境中的当前环境被编码到时间副词now /then 和地点副词here /there 中,以及“主观成分”被编码到形容词、副词和强化词当中,如表评价性的形容词beautiful/ugly、副词easily/smoothly和强化词absolutely等。

(三)主观性的本质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既非主观也非客观,而是同时包含主观识解和客观识解的成分[12]18。如名词短语“a book”的意义同时包含被主观识解的的入场成分(grounding element)如不定冠词“a”和被客观识解的作为入场成分指向的对象“book”。主观性并非一个表达式的意义特征,而是其个体成分的意义特征[12]37。例如:

2)She is going to close the door.

对句子2)的识解,当“is going to”被识解为真正的动作,表示“正走到门口去关门”,这时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说话人位于台下,处于表达式谓述的最大辖域之外(参见图1a 中C 的位置)。此时,概念化主体具有最大的主观性,而位于台上的“she”以及整个表达式谓述都得到最高客观识解。当“is going to”未被识解为真正的动作,如“she”并不一定真的走过去关门,也许用遥控器关,也许打算去关,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说话人仅在心理对“go”路径进了扫描(scanning),概念化主体并非充当完全无意识的观察者置身事外,而是隐性地参与了事件,相当于概念化主体位于谓述的最大辖域之内,直接辖域之外。此时,对概念化主体识解的客观性增加了,同时也削弱了位于台上的“she”以及整个谓述的客观识解。主观性和客观性并非句子“She is going to close the door”的意义属性,而是体现在对句子或句子成分的识解过程中概念化主体在多大程度上出现在谓述的辖域中。因此,我们认为主观性和客观性在本质上是概念的识解方式的体现,而非概念的语义内容。

二、认知语法框架下的主观化

(一)主观化的定义

在Langacker 早期的主观性理论中,主观化被定义为“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一些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上”[7]17。如图2 所示,G 指“言语场景”,tr 和lm 分别指事件的“射体(trajector)”和“界标(landmark)”,xy 指实体之间的关系。当概念化主体对xy仅仅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G 时,xy处在客观轴上;当概念化主体对xy描述涉及G 时,关系中的一部分(x)被调整到了主观轴x’y 上。这种把客观识解的关系(xy)向主观识解的关系(x’y)调整的过程就是主观化过程。

图2 主观化[7]17

后来,Langacker接受了Verhagen的观点,对主观化理论作了修正,认为主观化不应被简单地视为一种调整关系或替代关系,因为主观成分本身始终寓于客观概念之中,仅仅是后者的消退使得前者得以凸显。由此,Langacker 把主观化重新界定为“一个客观关系消退,留下一个原本寓于其中的主观关系,后者寓于前者的概念化过程之中”[13]298。主观化的核心②以Traugott 为代表的历时主观化观认为主观化的核心在于利用说话人视角对某一形式-意义对(form-meaning pair⁃ing)加以语用强化。在于语义弱化(semantic bleaching)。概念化主体的心理扫描隐藏在客观识解的关系中;在主观化的过程中,客观关系逐渐被削弱,直到完全消失,仅滞留主观扫描。如图3 所示:概念化主体的心理扫描(纵向虚线所示)从始至终都存在客观的识解关系之中,而客观关系则在不断地被虚化(见图中第二阶段),直至最终完全隐没(见图中第三阶段),由此,主观化意味着位于台上的客观意义逐渐退场而位于台下说话者的主观心理扫描滞留[13]。

图3 主观化的不同阶段[13]298

主观化过程中语义弱化或消退现象主要体现在主观化四个参数的变化上[13]301:

1)状态(status):从实际到潜在,从具体到虚化;

2)焦点(focus):从台上到台下;

3)域(domain):从物理域到社会域及经验域;

4)力的发源地(source of potency):从具体的移动者到虚化的概念化主体。

如句子2)“She is going to close the door”中的“be going to”从物理空间的“移动”到“将来”的体标记的演变过程就体现了“go”主观化。从状态参数上看,“go”从“她正走向门口去关门”的实际物理运动到“将要去关门”的概念化主体在心理上对“go”路径的潜在追踪,台上的具体物理运动逐渐被虚化。从注意焦点和域的参数上看,原本处于台上的焦点,即“go”的空间运动轨迹已经转移到台下,仅滞留了概念化主体对“go”空间运动轨迹在心理上的扫描,同时物理域运动主体的意图让位于心理域说话者的预测。从力的发源地参数上看,“go”动作的能量发源地从具体运动主体“she”转移到虚化的作为概念化主体的言者。

(二)主观化概念的特征

1.单向性

主观化的单向性(unidirectionality)特征是其定义所预设了的。Langacker 对主观化早期的定义“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一些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上”明确规定了这些关系的调整或替代的方向是从客观轴到主观轴的单一方向。后期的定义“一个客观关系消退,留下一个原本寓于其中的主观关系,后者寓于前者的概念化过程之中”同样指出客观关系是从强到弱、从有到无的方向进行弱化或消退。主观化的单向性同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过程的单向性存在着内在一致性。语法化遵循“词汇成分→语法成分”或“较少语法化→较多语法化”的特定方向运作[14]。主观化的单向性构成了Langacker 认知语法的核心假设。Lan⁃gacker 勾勒了空间域的路径介词和方向动词(across,over,through,fall,rise 等)、将来体标记(go)、情态动词(may,can 等)和完成体标记(have)的主观化路径,发现这些路径均遵循了演化的单一方向性,即识解关系的客观基础从强向弱的方向进行淡化直至完全消失[7]5-38。

2.渐进性

Langacker后期关于主观化的定义强调了语义弱化,即客观关系的不断虚化乃至最终消失,语义弱化蕴含了主观化的渐进性特征。主观化的渐进性在主观化的四个参数的变化中得到显然地体现,即状态渐渐地虚化,焦点逐渐退至台下,域则从更客观的物理域转向更加抽象的社会域或经验域,力的发源地也慢慢虚化成概念化主体。Lan⁃gacker 的主观化渐进性体现了共时视角下的语义变化,Langacker 以空间域的路径介词“across”为例,详细论述了“across”凸显一个复杂的非时间关系和凸显一个简单的非时间关系的情况。

3)a.Vanessa jumped across the table.[7]17

b.Vanessa is sitting across the table from Veronica.[7]17

3)a 凸显了涉及同一射体与界标的一系列连续的位置结构,3)b 仅凸显射体和界标的某一时间点的单个位置关系,3)b 是3)a 主观化的结果。就射体和界标位置关系而言,3)b 的客观位置关系由一系列连续的位置结构弱化成仅剩最终状态的单一结构;就力的发源地来看,3)a 作为射体的“Van⁃essa”是能量的始端,并跳跃越过桌子,而3)b 中同样作为射体的“Vanessa”却没有任何方向的移动,仅涉及到以“Veronica”的位置为参照点来识解“Vanessa”位置的一个路径概念。由此可见,客观关系不断弱化的过程体现了主观化渐进性的特征。

3.伴随性

主观化具有伴随性的特征,常常和语法化、构式化、情态化伴随共现。以Langacker 为代表的共时研究认为主观化是语义淡化或语义消退的过程,体现在表达式的状态、焦点、域和力的发源地四个参数的变化上[13]301。我们认为主观化中的四个参数的变化同样体现了语法化和构式化的过程,主观化与语法化、构式化是伴随发生的。以句子2)“She is going to close the door”的上述分析为例,在“is going to”的主观化过程中,同时伴随着“go”的词汇意义的语法化和句法结构的构式化。词汇意义从实际具体的动作“行走”演变成虚化抽象的体标记“将要”,句法结构则从自由形式的“go”演变成黏着形式的“be going to”。以Trau⁃gott 为代表的历时研究主张主观化是语用强化的过程,体现在表达式的情态、形式、功能和意义等参数的变化上[15]48。在情态上,表达式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历经“非认识情态→认识情态”的演变;在形式上,历经“非句子主语→句子主语→言者主语;自由形式→黏着形式”的演变;在功能和意义上,历经“命题功能→言谈功能;客观意义→主观意义”的演变。我们认为主观化过程中的情态、形式、功能和意义等参数的变化正是表达式情态化、语法化和构式化的体现。以文旭和黄蓓对汉语“极”的语法化分析为例,“‘极’的语法化过程是一个日益主观化的过程”[16],主观化是伴随着语法化而进行的。在语法化过程中,“极”历经了“指称‘屋脊的横梁’的实体名词→指称一切事物的‘最高位置/顶点’的抽象名词→表示‘达到……的极点’的动词→仅有强调性意义‘极’的程度补语”的演变。“极”的主观化和语法化演变也体现了“极”的情态变化和构式变化。在情态上,“极”变得越来越体现说话人的信念和态度,其中作程度补语“极”的情感最强,表达了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十分肯定和赞成。在构式上,“极”由自由形式变为黏着形式,最终形成了“心理动词/性质形容词+极+了”的句法构式。因此,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哪种研究取向下分析主观化,主观化都体现了伴随性的特征,它与语法化、构式化、情态化是伴随发生的。

三、主观性与主观化的关系

在以Traugott 为代表的历时研究中,主观性是指语言的一种特性,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4]739,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1]268。在以Lan⁃gacker 为代表的共时研究中,主观性是“识解关系中概念化主体和概念化客体两个角色间的内在不对称性”[6]93,主观化是“一个客观关系消退,留下一个原本寓于其中的主观关系”[7]17。

我们认为无论是历时研究还是共时研究,主观性都是关于语言属性的描述,如:主观性是指语言的一种“特性”、一个“根本特征”或一种“不对称性”;而主观化则是表达这种语言属性的方式或手段,这种方式既包括Traugott 的“语用推理”,也包括Langacker 的“语义淡化”。例如,文旭和黄蓓用语义淡化和语用强化两种主观化手段分析了汉语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性属性和变化,指出“极”历经了由指称“屋脊的横梁”实体名词到指称一切事物的“最高位置/顶点”的抽象名词,到表示“达到……的极点”的动词,再到仅有强调性意义“极”的程度补语的语法化演变[16]。从语义淡化的角度看,“极”的意义发生了从最小主观性到更多主观性,到高度主观性,再到极度主观性的变化;从语用推理角度看,“极”的意义发生了从非主观性到主观性再到交互主观性的变化。

其次,主观性是静止的状态,具有普遍性、程度分级性以及概念化主体隐性的特征,而主观化指一种变化,是动态的过程,体现了单向性、渐进性和伴随性的特征。状态是变化的起点,同时也是变化的结果。状态经过变化后形成了一种新状态。主观性是主观化的前提,为主观化提供变化的内容。经过主观化,主观性得到了新的状态。在新的状态下,主观性属性越来越强,“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5]31,或主观关系越来越凸显,“随着客观关系逐渐退场,寓于其概念化过程中的主观关系越来越来凸显”[13]298。例如,汉语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性是随着语法化过程从最小,到更多,到高度,再到极度逐渐地演化而来[16]。“极”的主观性程度差异就是主观化的结果,具有最小主观性指称“屋脊的横梁”实体名词的“极”是起始状态,是变化的起点,经过主观化,“极”得到了一个新的主观性状态,成为指称一切事物的“最高位置”的抽象名词。依次类推,“极”的每一次主观化都得到一个新的主观性状态,新的主观性状态又为进一步主观化提供了变化的内容,成了新的起点。最终“极”演变成“仅有强调性意义的”程度补语。此时,“极”具有最大的主观性,表达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十分肯定和赞成的信念或态度。

结语

Langacker从认知语法的视角系统地论述了主观性和主观化,然而,学者对Langacker 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定义的评论褒贬不一,对其解读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表明Langacker 的主观性和主观化概念内容既丰富又复杂,同时也说明对Lan⁃gacker 的主观性理论的正确或统一诠释还需对主观性和主观化概念隐含的特征和深层的本质进一步分析和挖掘。本文在认知语法框架下解读Lan⁃gacker 关于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的概念表述或定义,挖掘其概念背后的特征,探究主观性的本质以及主观性与主观化的关系。认知语法框架下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体现了“识解关系中概念化主体和概念化客体两个角色之间的不对称性”。我们认为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本质是概念识解方式的体现,而非概念的语义内容;主观性概念具有主观普遍性、程度分级性和概念化主体隐性的特征。主观化是“实体与实体之间的一些关系从客观轴调整到主观轴上”或“一个客观关系消退,留下一个原本寓于其中的主观关系,后者寓于前者的概念化过程之中”,主观化概念具有单向性、渐进性和伴随性的特征。主观性是关于语言属性的描述,主观化则是表达这种语言属性的方式或手段。

猜你喜欢
概念化主观性表达式
语言、意义与概念化
汉韩空间关系表达式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风险社会的再概念化及其治理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灵活选用二次函数表达式
表达式转换及求值探析
浅析C语言运算符及表达式的教学误区
《雨中的树》:一场突破“概念化”的主旋律洗礼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议C语言中循环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