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管道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2021-04-01 01:33华杰
中华建设 2021年12期
关键词:管道工程施工

华杰

给排水工程不仅肩负着防洪排涝责任,其日常运作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了城市供水能力,且每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都与给排水工程有着紧密联系。给排水工程施工,不仅要考虑城市居民实际用水需求、城市供水能力,还应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水资源情况及排污程度等。

一、施工现存问题

1.变形缝和施工缝的处理

在施工中,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高且施工难度较大,如果没有妥善处理,可能会造成工期拖延等现象。此外,施工缝的数量也需得到控制,否则会影响管道稳定性。在施工中,部分工程为了便利没有在对应位置上设置施工缝,造成无法发挥自身功能,影响工程安全性。另外,还有一些给排水工程没有对嵌缝材料进行妥善处理,这样会影响施工缝的防水功能。

2.管道的埋设

没有合理设计管道高程,以及轴线位置。当管道埋深离地距离过小,管道承受车辆荷载能力会变弱。如果管道附近存在冻土层,冻胀效应也会对管道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管道材料的质量、接口处材料的质量也对整体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3.接口渗漏现象严重

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管道接口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一般是人为操作不当,或管道材料选择出了问题。

4.运行事故

在施工充水环节,一些工程没有将管道水流中的空气排干净,此时溶解的空气会受到压力影响,在管道中生成气囊,此时管道内部水流水断面数量下降,水头被大量损耗。此外,压缩空气在气囊中生成时,其压力会瞬间让管道破裂。

二、其他问题

1.规划问题

目前,市政给排水工程与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存在一些“脱节”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在设计规划等方面缺乏对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仍沿用传统、落后的规划模式。在这种老旧模式中,城市中的污水管无法得到合理布置,且次干路等管道埋深程度也不合理,此外,主干道与次干道的连接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2.人为因素

部门给排水工程人员对城市规划内容掌握得不全面,并且缺乏创新创造能力和大局观,无法从长远角度看待工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只能盲目模仿或照搬其他城市给排水工程案例,却没有认真考虑所处城市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仅会造成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严重不符,还会出现给排水工程无法满足城市其他基础设施正常运行的现象。

3.资源短缺

众所周知,水资源对城市发展及居民生活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在许多城市中,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污染甚至浪费。许多城市都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现象。因此,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开辟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并提高其循环利用效率,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技术要点

1.水管

(1)以水体分类对管道的管径进行确定。一般来说,给排水工程会在居民日常用水及公共建筑用水两种环境中发挥作用。居民日常用水已设置用水定额,并可利用日用水量确定总用水量;而公共建筑用水所包含内容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应在计算实际需水量后再进行管道管径确定。

(2)管材的选择:管材选择不仅需考虑价格、成本,还需考虑其运用环境,结合工程项目内容和预期效果进行选择,尽可能兼顾社会、经济效益。

2.沟槽

(1)理论数据是沟槽开挖的基础。理论数据主要是指开挖面积的计算结果、放坡数据等,这些数据是路面切割等工作的基础依据。

(2)施工时,挖掘机应当对路基表面的杂物和废渣进行清理,并且在挖掘一段时间后对挖掘程度进行测量。注意,槽底上方禁止进行挖掘工作,如果开挖超出规定,应及时进行回填夯实工作,防止槽底积水影响施工。

(3)沟槽断面确定,应考虑实际施工能力和作业环境情况,在保证工作安全性、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路面占地面积,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3.管道施工

(1)施工人员和设备的确定应以管道管径、沟槽等数据为基础。

(2)不断提高下沟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完成管材的检测工作,确保其质量无误后再将其投入使用。管材正式下沟前应当进行变形检测、直径测量,完成记号标注后由地面人员运输至沟槽内人员,注意放置过程的平稳性和每个管道在放置时的间距。

(4)如遇雨季施工,需要做好管道防漂浮工作。

(5)在管道的铺设过程中,如果管道出现破损,应及时暂停施工,更换管道,并重新开展铺设工作。

4.钢筋焊接防腐

(1)正确选择钢筋种类、规格、数量,确保工序完整、正确。尽可能提高内、外防腐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2)开展工作前需完善准备工作:打坡口、修口及清根,根据现有工艺技术选择匹配焊条,焊条酸碱度应符合规范,且其化学成分尽可能与母材接近,且适用于当前设备机械。

(3)完成焊接后进行无损探伤检测、油渗检测。检测工作以管道重要性等级为排列依据。

(4)完成焊接处清洁工作,提升除渣、除油、除锈及打磨工作完整性,确保达到相应规范等级。

(5)使用电火花检漏仪对外防腐工作质量进行检测,以是否产生火花为检验标准。

(6)使用8701饮用水完成内防腐工作,延长管道寿命并保证管道流水质量。

5.顶管穿越障碍

(1)正确选择顶管技术种类。例如在土质地层施工时可选择机械顶管或人工顶管。

(2)如果遇到资料记录外较为棘手的障碍,不应遵循传统二次顶管的方式,应优先选择对障碍进行爆破或拆除,尽可能节约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并且提升工作安全度。

(3)炮眼爆破法:一般选择正锥形掏槽小直径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管道较为老旧城市改造工作,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兼顾。

6.竣工验收

(1)完成压力试验时应注意接头位置是否正确、牢固,如出现渗漏现象应及时补救。

(2)压力试验时间必须足够,记录报告应准确无误并完整。

(3)试验完毕且合格后开始对管道进行冲洗和消毒工作,提高运输水质量。

(4)完成闭水测试,检测管道密封性,达标后才可开展回填工作。

(5)污水管道施工完毕后,应清理管道中的垃圾,防止杂物阻碍水流通过等现象发生。

四、改善措施

1.完善勘察检测工作

开工前,勘察小组不仅需对城市原有地下管道进行勘探,对其走向、施工可行性和后续影响进行综合评估,还应联系相关单位确定地下管线埋设位置。如有必要,可进行试探性的开挖,并且由专业人员使用地下勘察仪器进行重点部位的二次检查,尽可能提高勘察路线图和分析图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些勘察分析报告最终会影响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防后续出现实际与设计不符等现象。

2.处理受力问题

处理受力问题及处理三通、附配件等。为了提高受力合理性,设计人员应精准计算压力推力,将管道支撑设置在合理地方,尽可能减少额外应力产生,防止管道破裂。

3.管道试压

水管施工竣工后,除了检查管道内部各处连接口、阀门的设置合理程度外,还需要进行试压,采用“高放气、低灌水”模式排查施工问题,对工程质量进行一个全方位提升。

4.处理穿越问题

一般来说,给排水工程的“穿越”会面临几种情况:如果管道施工需要穿过道路或河流,则做好穿越形式的选择工作十分重要,如果项目资金和条件允许,可以在穿越处设置架设装置;如果工程仅需要穿过道路,则应在管道上设置套管保护装置,并且用特殊材料对其进行加固,防止管道被破坏;如果管道需要穿越河流,则工作人员应事先对河道进行勘察,确认河道流速、管道流速两者数据,确保前者大于后者,并且根据冲刷条件和埋深等数据进行管道间距的设计。同时,管道穿过河道的施工设计中,还需要注意浮力这一数据,防止管道因出现热胀冷缩现象而停止供水。

五、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解决其施工中的问题,必须不断提高其在开工前的设计和规划完善度,以勘察、检测、调研等方法了解城市用水量、居民用水需求及城市水资源情况,并配合现代先进手段和技术进行城市用水模拟。不断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管道工程施工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接好煤改气“最后一米”管道
粗氢管道腐蚀与腐蚀控制
子午工程
土木工程施工实习的探讨与实践
扶贫村里施工忙
工程
工程
基于EON,3ds max和AutoCAD的土方工程施工仿真
MARK VIe控制系统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