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建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

2021-04-03 08:46夏明华
建筑与装饰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发包人承包人全过程

夏明华

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0

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政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等建设的全面繁荣,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工程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内容,其精细化程度以及覆盖面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投入成本与经济效益。工程施工阶段是将投资转化为建筑产品的阶段,是工程由图纸转化为实体的重要阶段,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为了能更好地节约资源、利用资金,必须对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

1 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原则

1.1 从工程整体利益出发,合法、合理、科学的确定工程造价,并保障发包人、承包人及工程参与各方的合法利益

在工程的所有参与各方中,因发包人为出资方,最重视工程造价控制,但是工程造价控制却是关系到参与各方的自身利益。如果发包人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对承包人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费用诉求予以无理拒绝,或为了节约建设资金的财务费用无故拖欠工程款项,这对工程的顺利完成十分不利,并且很可能带来长期的法律诉讼纠纷。承包人也必须尊重合同契约精神,不以停工或借口农民工问题增加费用;工程监理单位也不能以工程质量为借口,对承包人故意设置各种难题;造价咨询单位也必须合法合理的考虑审价费等自身利益,不得以权力谋求私利。

1.2 以主动控制为原则,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在传统的造价咨询模式下,一般都是费用增加后被动审核为主,而这大大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效果。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应依据项目投资目标,事先编制项目目标成本,拟定工程合同体系,并根据各合同内容及项目实施阶段材料涨价、环境保护、恶劣天气等风险因素,主动采取相应的技术、经济、合约措施,确保工程造价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应结合类似工程的历史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争议及影响造价的情况,提前准备解决方案,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果。

1.3 以提前控制为原则,重点在工程事前、事中控制阶段

在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中,决策阶段、规划阶段以及设计阶段等项目前期阶段是控制投资最有利的阶段。但是,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形成的阶段,相对应前面三个阶段,施工阶段有更多的方法和手段控制工程造价。在施工阶段中,应尽早协调项目管理人员建立科学、合理的造价控制流程,通过多方案经济技术分析、严格控制无实际意义的设计变更、在详细测算费用的基础上再作出重大决策等手段,把造价控制提前到事中甚至事前阶段,千万不能到工程变更实施后或等工程签证完成以后再去测算已经发生的费用。

1.4 以动态控制为原则,及时了解工程造价变动,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实际工程造价随着工程进展而变化。施工图纸确定后,通过编制施工图预算就能动态的了解项目当时较准确的造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产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进行测算,动态调整项目的预估结算费用[1]。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充分了解市场的走势

建筑工程实施前的采购阶段,如果相关的成本人员没能掌握好市场的工程材料成本走势,就会在造价预算工作中出现不准确、不合理的情况,测算的结果会与实际的市场情况相差较大。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导致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在建筑成本上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收益情况。

2.2 工程设计收费工作不合理

一般来说,工程设计的收费标准都是按照建设项目规模的大小和前期的投资比例来确定的,所以在实际的项目工程设计过程中,会存在设计人员为了避免设计费用不足而提高项目投资金额的情况,而建设单位依然会按照约定的标准支付设计费用;工程设计收费体系不合理的问题,也会导致项目的最终造价在设计阶段失去控制。受到现行制度的因素影响,设计人员在执行设计工作的时候很少会考虑到项目投资的问题,也不会因为项目投资金额的因素受到惩罚。所以他们的设计工作一般不会过多考虑项目的经济因素,并且在大部分的设计工作中,许多项目设计者的设计方式过于盲目和保守,在建筑设计领域缺乏创新能力,从而使最终的造价管理问题更加严重。

2.3 工程细节考量不全面

相关人员在执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过程中,在工程细节上出现的错误和误差都会导致最终的预算准确性受到影响。在一系列的预算工作中,涉及的建筑材料的采购,图纸的设计,设备和人员的管理等等,任何一方面的细节因素没有处理妥当,都会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并导致最终预算结果的不准确。例如在对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上,需要考量的不仅仅是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数量的需求,还涉及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同的工作人员在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都是不可或缺的,支付的工资数量也是不相同的。在工程造价预算中就要统筹考虑到人员安排和工程工期等等因素,增强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

3 土建工程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

3.1 确定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流程

在施工阶段中,发包人、承包人和造价咨询单位是最重要的参与方,也是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方。发包人和造价咨询单位应在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即开始着手拟定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造价控制流程,包括编制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大纲、构建项目合同体系、设立工程合同台账、拟定设计变更流程、拟定现场签证流程、拟定工程款申请及支付流程、拟定新增单价批复流程、拟定奖惩制度等。施工合同签订后,承包人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时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材料采购计划、工程用款计划书等。发包人应组织承包人、造价咨询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及其他工程参与方,协调各方,共同为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

3.2 拟定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格式文件

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会产生非常多且繁杂的工程资料,而很多资料和工程造价又息息相关。要从庞杂的资料中找到和造价控制有关的资料,就必须要拟定造价控制格式文件。一般来说,可以按项目参与各方拟定对应的格式文件。以造价咨询公司举例,可以分为:综合类、咨询月报、工程款申请与支付、工程量清单与招标控制价、费用估算、设备及材料单价审批、审价报告、招标文件及合同修改、会议纪要、其他咨询文件等类别。确定最终格式文件前,必须和发包人进行充分沟通,同时也要注意和发包人内部管理文件体系的兼容性。

3.3 施工图预算编制

很多时候,项目招标图纸和实际的施工图纸有很大的差异,或者虽然招标图纸是正式的施工图纸,但是由于招标时间仓促,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及项目特征与最终实施的图纸有很大的差距。编制施工图预算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施工图预算是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所有造价控制措施的重要基础。编制施工图预算时,应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或合同约定的原则结合正式的施工图纸计算工程数量,按商务标组价原则组价,并采用商务标中的人工、材料、机械价格的价格水平和管理费、利润、措施费、规范、税金等的取费原则;列项须规范、项目特征须描述准确、合理、细致。

施工图预算编制的流程一般为:发包人确定并提供正式的施工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造价咨询单位接收并熟悉施工图纸,按约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数量,提出图纸疑问并按发包人和设计单位的回复意见进行调整;造价咨询单位按商务标组价原则编制施工图预算。

3.4 对设计变更的造价控制

设计变更由于技术性强,且在工程施工中几乎不可不免,重大设计变更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减,所以设计变更成了工程施工阶段影响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应将设计变更保持在“受控”范围内并做到工程造价的可预控性。

设计变更一般由设计单位或发包人或承包人提出,根据设计变更不同的原因,应分别采取造价控制措施。当设计变更由设计单位提出时,要严格区分是由于难以考虑或不可预见的客观原因,还是设计单位的设计疏忽或主观原因引起的,若是后者且对工程造价控制造成了不利影响的,发包人应视情节严重程度采取约谈设计单位、收取违约金等方法使其在后续工作中尽心尽责、勤勉自律。当设计变更由发包人提出时,应有规范的设计变更流程,千万不能因领导随口一说就忙着修改设计,并且在设计变更前,应就设计变更事项的造价进行估算,为决策提供造价支持。当设计变更由承包人提出时,应认真分析其原因:若承包人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从技术上可行、经济上节约、质量上提升的角度提出设计变更,原则上应予以支持;若承包人为了方便施工、增加利润等自身原因导致工程变更的,原则上不予支持;因已经发生问题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的,增加的费用应由承包人承担[3]。

无论哪种设计变更,在变更前均应进行费用的估算,在变更后按设计变更内容进行造价测算,并动态调整预估工程造价。

3.5 深入施工现场,掌握现场一手资料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咨询单位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造价人员应对构造柱的设置、防水材料、保温材料、钢筋及其他隐蔽工程材料做好现场查验和复核工作,并留下视频、照片等影像资料;同时现场复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并及时做好造价费用的估算和调整;了解现场施工进度,在工程款申请和支付时做到心中有底;对地下室集水井、排水沟的钢盖板材质及厚度进行复核;对于精装修项目,还必须对提供样品的装饰材料进行现场核实,避免以低档次冒充高档次、实际施工材料和提供样品不符的情况发生。

3.6 建立动态合同台账

造价咨询人员应及时建立动态合同台账。合同台账须对应概算科目或目标成本,并能提供施工图预算、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程款支付等相关信息,这样便于进行造价动态监控和分析。合同签订后,应及时更新合同台账中的相关数据。造价人员应定期做好动态合同台账和概算投资或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工作,分析是否有偏差,特别是超成本或者是大额的节约投资,都必须找到原因,并及时提出解决的办法。

3.7 及时处理现场签证费用的审核

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现场签证,应及时上报签证内容及费用诉求。签证费用可以按下述步骤进行审核:首先是现场签证的合理性,若现场签证是由于承包人自身原因产生费用的,原则上不予签证;其次是审核签证工程数量,工程数量应以确定的书面资料计算为准,同时应结合现场进行复核;再次是单价的确认,单价应以合同价格为准,合同中没有的,应按合同价组价原则进行定价;最后是计算并确定最终的签证费用[4]。

4 结束语

当土建建筑工程竣工完结之后,应当积极开展结算工作,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则必须有效分析并认真核对施工单位及建设单位所使用的计价依据及方式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严格审查签证变更的具体内容及工程实施情况,在最终结算时还需对现场的工作内容及工程量进行二次审核,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工程造价的规范性。

猜你喜欢
发包人承包人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律师解疑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应对合同解除
印章之争
未经验收已被使用的工程欠付的工程款是否具备支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