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效果观察

2021-04-06 05:47刘肖庆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介素白细胞白血病

刘肖庆

(运城市第三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此病患者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会大量增殖,蓄积于骨髓中,影响其骨髓正常的造血功能,进而可导致其出现贫血、出血等症状。此病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急性白血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可在短时间内持续加重,少数患者可在几天内死亡。目前,临床上对急性白血病患者主要是进行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及靶向治疗等[1]。此病患者在接受化疗后易发生血小板减少症。过去,临床上对接受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主要是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但频繁为其静脉输注血小板易导致其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影响其疗效。本文主要是研究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接受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32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接受化疗,且在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病历资料完整且认知功能正常;知晓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掷骰子法将其分为血小板生成素组(n=16)与白细胞介素组(n=16)。在16 例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9 例(占56.25%),女性患者7 例(占43.75%);其年龄为33 ~65 岁,平均年龄为(47.15±3.61)岁;其中,AML 患者有12 例(占75%),ALL 患者有4 例(占25%)。在16 例白细胞介素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 例(占62.5%),女性患者6 例(占37.5%);其年龄为31 ~63 岁,平均年龄为(46.65±2.84)岁;其中,AML 患者有11 例(占68.75%),ALL 患者有5 例(占31.2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对其进行化疗。在接受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时,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53046 ;规格:8×106AU(1.0 mg)/ 支〕对白细胞介素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皮下注射,每次用药1.5 mg,每天用药1 次,连续用药3 d 后将其用药量降至每次用药1.5 mg,每隔1 d 用药1 次,用药时间不可超过14 d。患者停药的标准是:血小板计数>100×109/L 或较治疗前升高50×109/L。在接受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时,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生产厂家: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50049 ;规格:7500 U/1 ml)对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皮下注射,每次用药15 000 U,每天用药1 次,连续用药7 d(必要时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但不能超过14 d)。患者停药的标准是:血小板计数>100×109/L 或较治疗前升高50×109/L。

1.3 指标观察

比较化疗后1 个月内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及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在应用升血小板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如水肿、心悸、心动过速、发热、头痛等)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化疗后1 个月内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及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

在化疗后的1 个月内,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平均的血小板计数最小值分别为(25.32±4.97)×109/L 与(10.32±3.07)×109/L, 二 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平均的血小板计数最大值分别为(241.27±30.79)×109/L 与(172.35±23.62)×109/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72±4.12)d 与(14.87±5.87)d,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化疗后1 个月内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及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 s )

表1 化疗后1 个月内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及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 s )

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d)血小板生成素组 16 25.32±4.97 241.27±30.79 10.72±4.12白细胞介素组 16 10.32±3.07 172.35±23.62 14.87±5.87 t 值 3.424 7.104 2.315 P 值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血小板计数的最小值(×109/L)血小板计数的最大值(×109/L)

2.2 对比应用升血小板药物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应用升血小板药物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中有3 例患者发生水肿,有1 例患者发生心悸,有1 例患者发生心动过速,有3 例患者发生头痛、发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8/16);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中有2 例患者发生头痛、发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2/16)。应用升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575,P <0.05)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未彻底阐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原因。有报道称,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遭到电离辐射、感染人类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 型(HTLV-1)、患有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应用烷化剂及遗传因素等有关。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热、贫血、出血、脾肝肿大等。此病可分为ALL 和AML。在我国,AML 的发病率高于ALL。AML 患者多为成年人,而ALL患者多为儿童。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白血病的原则主要是最大程度地消灭患者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异常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防止其出现并发症。进行化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此病患者进行化疗能有效地抑制其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复制,恢复其骨髓的造血功能。但多数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化疗后会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此类患者在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后不仅会对临床用药产生诸多的限制,还会威胁其生命安全[2]。在此类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后,经静脉输注血小板虽然能有效地为其补充血小板,但易导致其血液中产生血小板抗体,从而可影响其疗效。重组人白介素-11 是临床上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常用药。此药的主要成分是人白介素-11。人白介素-11 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的一种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可促进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成熟及分化,进而可促进血小板的生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是一种血小板刺激因子,能对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产生促进作用,其药理作用与内源性血小板极为相似,能显著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3]。另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用药的安全性较高[4]。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化疗后的1 个月内,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均高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其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短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用升血小板药物后,血小板生成素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白细胞介素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与潘佳等[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接受化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其血小板计数,缩短其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的时间,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介素白细胞白血病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的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