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镁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观察

2021-04-06 05:47徐孝玮徐孝琦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左乙戊酸拉西

徐孝玮,徐孝琦

(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高邮 225600)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此病主要是由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引起的。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突发性强直痉挛、神志不清、意识丧失、双瞳孔散大、呼吸暂停、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尿失禁、上睑抬起等。罹患此病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严重时可导致其出现心理或精神障碍[1]。本文对高邮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接诊的80 例癫痫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丙戊酸镁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高邮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接诊的80 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 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丙- 左组(40 例)和丙戊酸镁组(40 例)。丙-左组40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 例,女性患者22 例;其年龄为40 ~62 岁,平均年龄(44±4.2)岁;其病程为0.8 ~3.5年,平均病程(2.0±0.5)年。丙戊酸镁组40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21 例;其年龄为40 ~62 岁,平均年龄(40±3.1) 岁;其病程为1 ~3.5 年,平均病程(2.0±0.8)年。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资料相比,P >O.05。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进行经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头颅CT 检查的结果显示其无颅骨外伤、颅脑先天性畸形、脑部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脑部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畸形、脑积水及其他脑部病变;采用苯妥英纳、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不佳;近12 周内每周病情发作的次数>1 次;病情发作期间存在典型的癫痫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征;病情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提出的癫痫的诊断标准[2];近60 d 内仅使用过1 种药物,且未接受过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2)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先天性代谢异常或血液疾病;存在药物滥用和依赖的情况;近2 个月内服用过可能损伤肝肾功能的药物;合并有精神分裂、精神发育迟缓、脑瘫或心理行为障碍;有巴比妥类药物长期应用史;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对丙戊酸镁或左乙拉西坦过敏。

1.3 治疗方案

为丙戊酸镁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镁进行治疗。丙戊酸镁(生产厂家: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90013)的用法是:口服,起始剂量为100 mg/ 次,2 ~3 次/d(饭后服用)。用药2 周后,可逐渐增加用量至600 mg/d。根据患者的病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调整用量。在此基础上,为丙- 左组患者加用左乙拉西坦。左乙拉西坦(商品名:开浦兰,生产厂家:UCB Pharma S.A.,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85,规格:0.5 g/ 片)的用法是:口服,起始剂量为0.5 g/ 次,2 次/d。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可将用量逐渐增加至1 g/次,2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 周。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治疗效果分为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4 个等级。控制: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不再发作;显效:治疗后,患者病情发作的频率降低>75%;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发作的频率降低50 ~75%;无效:治疗后,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²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治疗后,丙戊酸镁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控制的患者有8例(占20%),为显效的患者有14 例(占35%),为有效的患者有10 例(占25%),为无效的患者有8 例(占20%);丙-左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控制的患者有11 例(占27.5%),为显效的患者有20 例(占50%),为有效的患者有6 例(占15%),为无效的患者有3 例(占7.5%)。丙- 左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高于丙戊酸镁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0%),P <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治疗期间,丙戊酸镁组患者中有2 例患者(5%)发生嗜睡,有1 例患者(2.5%)发生口干,有1 例患者(2.5%)发生乏力,有1 例患者(2.5%)发生腹痛,有2 例患者(5%)发生头晕;丙- 左组患者中有2 例患者(5%)发生嗜睡,有2 例患者(5%)发生腹痛,有1 例患者(2.5%)发生头晕;丙- 左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5%)与丙戊酸镁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7.5%)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癫痫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此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此病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可受到严重的影响[2]。此病主要是由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引起的。此病患者的脑部神经元出现异常的反复性、短暂性放电,可导致其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及行为等功能障碍)[3-4]。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突发性强直痉挛、神志不清、意识丧失、双瞳孔散大、呼吸暂停、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尿失禁、上睑抬起等。目前临床上尚无可彻底治愈癫痫的特效药物。此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多数此病患者在经过规范的治疗后,其病情发作的情况可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有少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丙戊酸镁是临床上应用频率较高的一种抗癫痫药物。此药具备多重作用机制,有抗狂躁、抗惊厥等作用。此药可抑制γ- 氨基丁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γ-氨基丁酸的代谢速率,提高γ- 氨基丁酸的水平,从而可起到抑制癫痫发作的作用。有研究指出,丙戊酸镁易引发消化道反应、肌无力、嗜睡、意识模糊等不良反应,在患者使用此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其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并嘱咐其不得随意加减用药量。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此药是一种吡咯烷酮衍生物, 具有抑制海马癫痫样突发放电的作用,且对正常神经元的兴奋性无影响。为了探讨用丙戊酸镁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笔者对高邮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接诊的80 例癫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丙- 左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5%)高于丙戊酸镁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0%),P <0.05。这表明,用丙戊酸镁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效果良好。丙- 左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2.5%)与丙戊酸镁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7.5%)相比,P >0.05。这表明,用丙戊酸镁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用丙戊酸镁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左乙戊酸拉西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冰糖葫芦
癫痫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基础医学
不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的影响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氟达拉滨联合丙戊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诱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