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探究

2021-04-06 05:47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电解质例数重症

杨 琛

(京山市人民医院儿科,湖北 京山 431800)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较差,导致其肺炎的发生率较高。此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脱水、咳嗽、呼吸急促等,其中部分患儿合并有电解质紊乱、感染性休克、胃肠功能失调、心力衰竭等疾病。重症肺炎患儿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出现生命危险[1]。目前,临床上对重症肺炎患儿常进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止咳、抗感染等对症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免疫球蛋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探究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8 年12 月15 日至2019 年12 月15 日期间京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 例重症肺炎患儿。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本人及其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经X 线检查发现其肺部存在实质性浸润阴影。3)经血液检查发现其血清C 反应蛋白的水平及白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升高。4)其病情符合《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中关于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其排除标准为:1)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2)合并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3)合并有肾脏的病变。4)合并有先天性疾病。5)近期接受过其他治疗。将这些患儿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在参照组患儿中,有男19 例,女19 例;其年龄为1 ~5 岁,平均年龄为(3.02±0.72)岁;其病程为4 ~13 d,平均病程为(8.57±1.75)d。在研究组患儿中,有男20 例,女18 例;其年龄为1 ~5 岁,平均年龄为(3.07±0.65)岁;其病程为4 ~13 d,平均病程为(8.52±1.73)d。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同时为其使用盐酸氨溴索(生产厂家: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473)进行治疗。盐酸氨溴索的用法为:口服,7.4 mg/次,2 次/d,持续治疗3 d。为研究组患儿使用免疫球蛋白(生产厂家: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70027)进行治疗。免疫球蛋白的用法为:每次静脉滴注0.4 g/kg,1 次/d,持续治疗3 d[2]。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咳嗽改善的时间、肺部啰音改善的时间、喘憋改善的时间、气促改善的时间、血钙的水平、血钾的水平、血钠的水平、血清IgM的水平、血清IgA 的水平及血清IgG 的水平。将患儿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治疗后,患儿的咳嗽、喘憋、气促等症状均完全消失,进行胸部X 线检查及血液检查的结果均正常;有效:治疗后,患儿的咳嗽、喘憋、气促等症状均明显改善,进行胸部X 线检查及血液检查的结果均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后,患儿的咳嗽、喘憋、气促等症状均未改善,进行胸部X 线检查及血液检查的结果均不正常。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儿,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2.2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时间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咳嗽改善的时间、肺部啰音改善的时间、喘憋改善的时间、气促改善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儿,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时间(d,± s )

表2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的时间(d,± s )

气促改善的时间研究组 38 4.25±1.26 3.24±0.95 2.35±0.43 2.23±0.34参照组 38 5.22±1.32 4.35±1.01 3.64±0.25 3.24±0.45 t 值 3.0402 4.9348 15.9875 11.0390 P 值 0.0033 0.0000 0.0000 0.0000组别 例数 咳嗽改善的时间肺部啰音改善的时间喘憋改善的时间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电解质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钙的水平、血钾的水平及血钠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钙的水平、血钾的水平及血钠的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儿,P <0.05。详见表3。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gM 的水平、血清IgA 的水平及血清IgG 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M的水平、血清IgA 的水平及血清IgG 的水平相比,P >0.05。详见表4。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电解质的情况(mmol/L,± s )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电解质的情况(mmol/L,± s )

组别 例数 血钙的水平 血钾的水平 血钠的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38 4.02±0.75 4.68±0.56 115.72±10.97 129.27±10.27 2.18±0.37 2.74±0.47研究组 38 4.04±0.71 4.13±0.64 114.98±10.89 124.48±10.54 2.16±0.35 2.41±0.46 t 值 0.1193 3.9868 0.2951 2.0064 0.2420 3.0932 P 值 0.9053 0.0002 0.7687 0.0485 0.8094 0.0028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g/L,± s )

表4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g/L,± s )

组别 例数 血清IgM 的水平 血清IgA 的水平 血清IgG 的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38 0.85±0.26 0.89±0.36 0.46±0.14 0.57±0.14 7.21±0.57 11.25±0.79研究组 38 0.81±0.29 0.86±0.38 0.45±0.13 0.56±0.15 7.19±0.59 11.23±0.76 t 值 0.6330 0.3532 0.3226 0.3004 0.1502 0.1124 P 值 0.5286 0.7249 0.7479 0.7647 0.8809 0.9108

3 讨论

婴幼儿的呼吸道较为狭窄、缺乏弹力,气管上纤毛的运动不完全,导致其气管内的分泌物无法及时清除,其在罹患肺炎后肺部组织可发生水肿及充血,进一步加剧其气道狭窄的程度,甚至可导致其气管发生阻塞[3]。因此,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气促及呼吸困难。对肺炎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控制其病情的发展[4]。目前,小儿肺炎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此病的致病因素较多。临床上使用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由健康人血清中提取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可与病原体结合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进而可杀灭病原体[5]。使用免疫球蛋白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静脉滴注,可提高其免疫功能指标的水平,进而可提高其免疫力[6]。使用免疫球蛋白对重症肺炎患儿进行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把控免疫球蛋白的用量及治疗的时间[7]。虽然免疫球蛋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几乎为零,但在为患儿用药期间仍需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及有效。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重症肺炎患儿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其临床症状,纠正其电解质紊乱。

猜你喜欢
电解质例数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固态锂离子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电解质溶液高考热点直击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固体电解质Li1.3 Al0.3 Ti1.7(PO4)3烧结片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