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情况的分析

2021-04-06 05:47陈宏杰欧晓媚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6期
关键词:溶媒注射剂不合理

陈宏杰,欧晓媚

(广宁县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300)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材中的有效物质进行提取、纯化、溶解、过滤、灭菌等操作,并严格按照中药复方进行配比制成的可供注射使用的溶液[1]。与其他剂型的中药相比,中药注射剂的生物利用率更高,起效更快,药效更强。近年来,临床上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事件频繁发生,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导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瘙痒、心悸、胸闷、恶心、呕吐、腹泻及腹痛等。临床上需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管理,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确保其用药的安全性[2]。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广宁县人民医院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间在广宁县人民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的3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300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1 例,女性患者129 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5 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71 岁,其平均年龄为(44.92±6.05)岁。

1.2 方法

对这3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1)导致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的原因。2)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主要受累的器官或系统及所涉及的药品名称。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在这300 例患者中,有72 例(占24%)患者存在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包括使用药物的适应证与患者的病情不符、药液的稀释比例不合理、药物的溶媒选择不合理、超剂量用药、药物混合配伍不合理等。详见表1。

表1 导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2.2 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所涉及药品的名称

在这300 例患者中,有21 例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有12 例患者为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的患者,占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患者总例数的16.67%。其中9 例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占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患者总例数的3.95%。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导致这21 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主要包括参附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丹红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及血塞通注射液。这21 例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包括皮肤及皮肤附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详见表2。

表2 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所涉及药品的名称

3 讨论

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药与现代药物制剂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是保证患者临床疗效的基础,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因各种因素导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的情况[3]。目前,中药注射剂在治疗病毒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也随之受到关注[4]。辨证论治是中医疗法的精髓,临床上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切不可忽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诊疗原则。由于临床上没有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适应证进行比较清楚的界定,因此,临床医生易忽略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擅自扩大用药范围,进而发生使用药物的适应证与患者的病情不符这一不合理现象。多数中药注射剂均是从两种及两种以上中药材中提取所得,其药性较为复杂且含有较多大分子有机物。若临床医生选择的药物溶媒不合理,中药注射剂与溶媒混合后可形成诸多不溶性微粒,不利于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和排泄,进而导致患者体内积蓄过量的毒性物质,最终引发肝肾中毒[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导致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原因主要包括使用药物的适应证与患者的实际病情不符、药液的稀释比例不合理、药物的溶媒选择不合理、超剂量用药、药物混合配伍不合理等。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其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包括皮肤及皮肤附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针对上述情况,临床上需在应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降低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率。具体的临床管理措施包括:1)告知临床医生在诊断患者的病情时要准确掌握其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既往病史、药敏试验情况等)及其病情特征。叮嘱医生在为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前需详细阅读该药剂的说明书,根据其所患疾病的类型、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其选择合适的药物溶媒及用药途径,同时请药师对药物进行审核,以确定所选药物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2)为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且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在进行联合用药治疗期间,需将不同药性的中药注射剂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3)告知医生详细、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后的临床表现等[6]。4)叮嘱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其是否出现皮疹、水肿、心率异常、恶心及呕吐等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用药并对其实施对症治疗[7]。5)告知临床医生严格按疗程为患者进行用药治疗,严禁延长对其进行用药治疗的时间。6)定期组织医生学习与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相关的内容,以提高其专业能力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意识。7)在各科室设置考核制度,对于严格按照标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医生予以公开奖励,反之则予以处罚。8)告知药师加强对临床处方内容的审查,严格把控中药注射剂与西药联用时的配伍禁忌。定期对中药注射剂进行检查,对性状存在异常或超过有效期限的药品进行安全处理,尽量将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降到最低。9)医院需定期与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厂家沟通,督促其不断完善、改进说明书上的内容,以便临床上能够从药物的用量、溶媒选择、疗程、滴速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参考。综上所述,临床上需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方面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尽可能地做到为其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

猜你喜欢
溶媒注射剂不合理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附带溶媒药品有效期的风险防控管理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静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常见溶媒错误分析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溶媒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广西产黄杞叶不同溶媒提取物中二氢黄酮醇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