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2021-04-07 10:17贺廷青
学周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堂应用初中历史

贺廷青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能够充分合理地运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导入式教学环节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导入式教学法,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导入式教学;初中历史;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2-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68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导入式教学环节的应用,充分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与价值。

一、运用问题设计进行导入,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

运用问题进行课堂导入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得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存在紧密联系的问题进行课堂导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值得注意的是,想要问题充分发挥作用与价值,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保证问题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和悬疑性,能够激发學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其次,问题的设计应建立在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然后进行课堂导入;再次,教师不仅要重视运用封闭性的问题,还要运用开放性的问题,确保所设计的问题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

二、运用史料背景串联进行导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历史知识绵延不断,博大精深,因此,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历史教师都是以时间为节点将基础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开展相关教学。这也就意味着,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有效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线,而不是将历史知识作为一个个片段进行教学,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史料背景串联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应在此基础上,注重探索与课堂教学新知识点相关的史料,然后将史料与新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开展课堂导入,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有效降低学习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史料背景串联进行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清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相关内容,以更加方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总之,运用史料背景串联进行导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求知欲及探索欲,还能够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有效降低学生掌握系统化历史知识点的难度,促使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有效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多媒体技术凭借其优势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当前,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进行课堂导入,以此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历史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多媒体教学设备存在着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呈现方式,并且具备色彩丰富、资源丰富以及内容丰富的特点。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课堂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学习的兴趣。另外,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常常会涉及对历史基础概念知识的介绍,而在介绍历史基础概念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解,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呈现出枯燥无趣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往往会失去兴趣,进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如果在此过程中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将历史基础概念知识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呈现出来,就能够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以及丰富性,激发起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得学生取得良好的历史知识学习效果。

四、运用生动的故事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好奇心及求知欲

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对于故事有一种特殊的爱好,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前导入。运用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实际上就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与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相关的故事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能够促使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被充分激发起来,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拓展学生的历史见识,创造出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因此,运用生动的故事进行历史课堂导入一直以来都是深受广大学生以及教师喜爱的课堂导入形式。

无论是英雄人物的历史事迹,还是历史名人的逸事或者其他情节丰富的历史故事等,都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存在着盘根错节的联系。如果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课堂教学氛围难免枯燥乏味,而如果在此过程中教师穿插一些生动的历史故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及好奇心,还能够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注重合理运用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堂导入。

五、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导入,营造良好课堂学习氛围

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实际上是创设情境教学法的一个分支。在倡导素质教育的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环境,校园以及教室当中的相关设备以及装饰等是学生学习的硬环境,而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的软环境。通过创设和谐合理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进行知识学习,故而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导入式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导入[1]。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进行导入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形式,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进行课堂导入情境的创设,可以运用图片以及动态视频进行课堂导入情境的创设,还可以运用具备一定趣味性的谜语或者是诗句等进行课堂导入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情感与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相融合。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进行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

六、通过温故知新进行导入,提高学生历史综合能力

前文提到,通常情况下,初中历史教学知识都是通过历史时间进行排序,这也就意味着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非常大,前后衔接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温故知新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所谓的温故知新就是指在课堂导入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學习过的历史知识,然后将以往学习过的历史知识与课堂教学新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点出来,引发出新知识。

温故知新课堂导入教学形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但是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阶段而言,温故知新课堂导入存在着非常大的优势[2]。具体而言,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温故知新进行课堂导入,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旧知识的巩固与复习,并对旧知识产生新的见解,以此加强学生对于旧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这对于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能够促使学生历史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在运用导入式教学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温故知新导入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运用意义。

七、通过生活实际进行导入,实现学生高效课堂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而历史知识是不同历史时代下的生活实际演变而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初中历史与生活实际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对于自己熟悉或者是感兴趣的事物都非常关注,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际进行课堂导入,实现学生高效课堂学习。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堂导入应建立在初中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际,这样的课堂导入才能够真正实现通过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印象的目的[3]。另外,学生对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经验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才能够形成有利于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良好情感基础。总而言之,通过生活实际进行课堂导入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效率以及质量,促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经验中顺利过渡到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学习过程中,以此实现学生的高效课堂学习。

总之,历史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初中历史也能为学生今后的历史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导入式教学法。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以及好奇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最终实现学生高效的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何伟.导入式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才智,2020(9):192.

[2]薛尚军.关于初中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华少年,2020(4):182.

[3]许金凤.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的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1):117.

猜你喜欢
课堂应用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互动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