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初探

2021-04-08 13:02陈惠霞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陈惠霞

摘 要: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体现在写作能力上,它是一个人高级阶段的素养,但写作对于部分小学生来说却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往往无从下笔。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好写作方法的支架,并重视学生在习作中的修改反思,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交往的需要,这样学生的写作目标明确,难度降低,其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自然就提高了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统编教材;作文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语言情境下,真实的语言在实践中形成的个人语言经验;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取得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思考方法;是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写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文字语言的运用与沟通能力。所以,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要依据生活实际变化进行调整,以符合写作教学的要求。

一、搭建交往需要的支架,激活写作欲望

人的写作兴趣就是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与他人进行实际交流的需求,这往往能使人感到愉悦,不是真情流露的习作,则很可能让人缺乏动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多次提出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为了达到自我表达和与人之间交流”的意义。强调写作任务的真实性,这是因为语文的核心素养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衡量学生发展的主要依据是其语言素养是否能满足组织自己的语言结构和与社会交流的需求。

怎样才能把习作任务转变成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交流需要呢?这就要把教学的“作文题”设计成学生生活交流需要的“真实写作任务”,其中包含“交流的情境”“交流目的”“交流对象”以及“写作完成过程”这四个要素。

二、搭建写作方法的支架,形成写作技能

“支架”是让工人借助来完成伸手做不到的工作,最初是指建筑行业里用的脚手架,它的作用是“借助”并不是“取代”。“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在指定环境中开展的比较固定结构的教学形式,它是在相关的教学思想理论指导下开展的。“脚手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架构,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具体方法来进行教学。

学生的写作过程是不断提高水平和能力,不断增长知识的过程。写作可以根据吸收的信息与现有的认知,重新整合。它与写作中的环境、心境、语言等有关,经过互相整合,获得新的认知,得以写成的文章。平时教师在作文教学上主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指导审题,明确“写什么”;二是对习作进行评价,让学生修改。而对于个别无从下笔的学生就得不到有效指导。其实,在写作中学生最不会处理的就是如何下笔写。小学生的习作更需要落实写作指导,使他们顺利完成习作。在学生习作指导中注重写作方法的支架搭建,这样能够降低学生的写作难度,事半功倍地完成习作。

统编教材编排上也重视写作方法的支架搭建,给予学生明确的习作指导方法,从三至六年级每册教材中都专门安排了一个由六部分组成的习作教学单元,这样有梯度有层次的学习,不断强化写作方法,学生巩固写作方法。支架式教学就可以在习作单元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能在学生现有水平与预期水平之间建立学习的桥梁,减轻畏难情绪。

比如:统编教材第十册第五单元就是习作单元,单元作文是《形形色色的人》,让学生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要求选取这个人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运用本单元描写一个人物特点的方法,具体地写下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片断设计如下:

1. 回顾课文选取的典型事例,让学生知道通过最能突出特点的事例就是典型事例。

2. 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

3. 读读习作例文《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我的朋友容容》,领悟作者是怎样抓住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4. 参考例子《叔叔记忆力超群》,选取典型事例。

5. 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选取2—3个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6. 幻灯片展示学生的选材,共同评议。

7. 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下笔习作。

教师搭建写作方法的支架,学生克服了过去以叙述为主写人的问题,基本能够运用方法抓住人物的细节写具体,写生动,写作就水到渠成。

三、重视习作反思,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和成长。”所以,教师不但要教学生评价什么,如何评价,还要教会改什么,如何改。

(一)共同评议,整体提高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短短40分钟的一节评讲课里就不应过于关注习作中的病句,不应只关注在改正错别字,这都是因小失大的做法。而是每次评讲都应有所侧重,做到举一反三。比如:统编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后,针对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问题,及时有计划地安排,有针对性地设计指导评讲。教师通过指导修改,指导学生知道通过细节描写,才能突出特点。片断设计如下:

师:如果我们在习作中能合理安排好细节进行描写,就可以让自己的作文增添光彩。俗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今天老师就教大家运用一种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去评价自己的习作——让细节点亮全篇(板书)

师: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自然环境等进行生动的描写。

细节描写公式:具体细节=步步追问+想象延伸+局部描写

运用注意点:

1. 看、听、感、想、做

2. 进行一个细节描写应选择恰当的象声词、动词、形容词;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3. 范例:

在四年级上学期的一次数学课上,我渐渐感到越来越不舒服,我不知道我鼻子里有什么。我用手摸著鼻子,看到双手都被鲜血染红了。只见张老师过来找我,帮我处理了鼻血,然后叫了几个学生,扶我去校医室……

分析:①张老师怎样走过来,她的神情怎样的?她做了什么,说了些什么呢?

经过一连串的追问,学生互相补充,段落修改如下:

这节是数学课,但我怎么也听不进去,只觉得头疼得发胀,浑身发热。“老师!有人流鼻血了!”我的好朋友小东站起来指着我喊。流鼻血?我赶紧伸手摸了摸鼻子。“啊!”我手上沾满了鲜血,我不禁害怕起来。“噔、噔、噔……”张老师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我身边,我惊慌地望着她:只见她两条秀气的柳眉紧紧地扭在一起,高高的鼻尖上布了一层细汗,嘴巴一边喃喃道:“怎么会这样子的?”一边低头看我的情况。我觉得张老师也紧张起来了,她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我的头,我害怕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了。张老师迅速直起腰,眼睛在课室扫视一遍,大声对同学们说:“哪位同学有纸巾?”周围都传来声音,“老师,我有。”“我有!”张老师拿起一位同学递过来的纸巾,点头说:“谢谢!”然后又弯下腰,让我用纸巾擦干净鼻子流出来的血,接着拿起我的水壶,倒了一些水沾湿纸巾,轻轻地贴在我的额头上,关心地说:“稍稍抬起头靠在椅背上,用纸巾塞住流鼻血的鼻子,暂时不要动啊!”

经过大家的修改,张老师的细节描写很具体,对同学关心的特点就跃然纸上,同学也明白如何突出特点。

(二)自我反思,小试牛刀

接上一课例:

师:现在,大家都明白细节的概念了吗?体会到它的妙处了吗?运用这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这样就更加生动具体。

要求:

1. 先进行错别字、标点和病句的常规修改。然后,运用细节描写,具体突出老师的特点。

2. 同桌或小组互相阅读,提出修改意见,然后自改或互改。

3. 展示成果:在小组内选出修改得比较好的同学,展示修改后的片断描写。

经过指导后,学生把文章修改得语句通顺,细节具体,作文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掌握了选用一个细节修改整篇作文的方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统编教材的小学写作教学的开展,不但让学生知道写作是为了自己表达和与人沟通的需要,而且在教学中运用以上几点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浓厚,写作能力也得到层层递进,这样对于学生而言,习作的难度自然降低了。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