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产者不宰客

2021-04-12 02:38谭保罗
南风窗 2021年6期
关键词:宰客大汉螃蟹

谭保罗

2021年春节刚过,各个省份公布了春节期间的旅游业收入情况。广东的成绩“并不算好”,因为只排在第三。以前,特别最近10年来,无论是国庆长假还是春节,广东旅游业收入经常都是全国第一。

这次广东之所以下滑到第三,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疫情。外地游客一直都是广东旅游业的老主顾,尤其是从北方南下的游客们必然因为疫情影响,调整了一贯的过冬行程。

不过,广东“下滑到第三”竟成了新闻(也就是说,它不当第一不正常),让我开始思考:为何这个天然的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的省份,旅游业却一直都这么牛?

原因可能有一大堆,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在广东,一个外地人无论你到哪个地级市,甚至县城,乡镇去吃喝,基本上不会发生宰客的事。说着白话、客家话和潮汕话的小店主,即使你和他们互相都听不懂对方的话,大家“鸡同鸭讲”,但他们宰你的概率依然很低。而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你们说着差不多的话,他还亲切叫你“哥!”,但你被宰的概率却高很多。

一位朋友讲过自己的经历:他和夫人带着孩子去看海,在南方某沿海省份(我就不说哪个省了)被宰了。他去水产市场看海鲜,刚问了一句价格,结果小贩捞起一只螃蟹,啪的一声,重重砸在地上,然后让他必须拿走。朋友正打算理论,五六个纹身大汉就围了上来。于是,他付900元拿到一只死螃蟹。

这个故事非常俗套,但对那些有过类似糟糕旅游体验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恒产的真正指向在于,它的持有者愿意构建自己的固定信用,通过诚信经营,降低市场买卖双方签订和执行契约的成本,从而做一门长期生意。

为什么一个“做生意”的人会宰客?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无恒产者无恒心”。这些档口小贩都是“游击队”,他们从外地南下,来到亚热带的海滩,准备大赚一笔。他们并不会安心做生意,而是宰一个算一个。一只螃蟹900元,进货价格不到50元,那么投资收益率就至少是1700%,即(900-50)/50=17倍。除去几个纹身大汉的辛苦费,收益率依然可观。

所谓“恒产”并非指的是有房产,或者对优质公司持有大额股权,一家经营有方的夫妻店,同样是货真价实的“恒产”。恒产的真正指向在于,它的持有者愿意构建自己的固定信用,通过诚信经营,降低市场买卖双方签订和执行契约的成本,从而做一门长期生意。这是“有恒产者有恒心”。

在旅游行业,太需要明白这个道理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一个地方的旅游业发展状况和它所拥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并不成正比。一个地方风景如画,古迹众多,但旅游业可能非常糟糕,对解决群众就业都没什么帮助。相反,在另一些地方,自然旅游资源匮乏,而旅游业却风生水起,成为了一个支柱产业。

显然,背后的原因也是一个“产权问题”。

广东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其旅游业长期保持第一。当然,很多人会说,这什么稀奇的,因为广东的旅游业很精细,很多老板特别会搞一些主题公园、海洋世界之类的,这些花样百出的搞法当然能赚钱。然而,问题就在这里—老板为什么愿意绞尽脑汁去搞花样,让消费者体验很爽,不担心被宰呢?因为老板很清楚,搞好了会有长期的钱赚,这是“恒产”。

必须明确指出的,本文绝对不是地域歧视。比如,那些宰客的大汉如果回到自己的乡土和城镇,他们也不会这么干。他长期生活的地方,他也很在乎自己的信用和形象。因此,一定是那些宰客多发的地方,其社会治理出了问题。在这种治理之下,外来经营者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无恒产”,所以选择做“游击队”,而不是做长期的生意。

宰客绝非小事,它折射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猜你喜欢
宰客大汉螃蟹
大咖的替身
中国大汉
宰客到处有,各国都咋治?
螃蟹
螃蟹
我是螃蟹
大汉情殇
大汉
“宰客门”背后的思考
日本消费者被“宰”可以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