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伏邪理论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

2021-04-17 20:28张莹聂红明俞嫣青魏宏德蒋康伟
河南中医 2021年6期
关键词:疫毒伏邪邪气

张莹,聂红明,俞嫣青,魏宏德,蒋康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120

在导致慢性肝脏疾病的各种病因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占了多数[1]。目前研究表明,HBV感染慢性化主要与基因型、病毒载量和机体免疫耐受等因素有关[2-3]。根据机体应答和免疫反应可划分为免疫耐受、免疫清除、非活动或低(非)复制,再活动4个阶段[4-5]。中医学将慢性肝脏疾病归于“黄疸”“肝著”“积癥”等范畴。病毒侵入人体后长期潜伏,多数情况下伏而不发,深潜于内。在机体出现阴阳失衡,正邪交争情况下,伺机而发。或体内正虚邪恋,病邪反复发作,导致病程绵延,呈现出“发则有证可辨,伏则无机可循”的特点,与伏邪致病特点一致[6]。

1 伏邪理论与慢性乙型肝炎

1.1 伏邪理论溯源“伏”即为隐藏、潜伏之意。“邪”即病邪,是能够使人体致病的因素。“伏邪”即为潜伏人体,而不即刻致病的病邪,具有延时性[7]。《黄帝内经》首先对此理论进行了描述,《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至晋代,明确了伤寒与温病的差异,明清时期,提出“广义伏邪”概念,指一切伏而不发的邪气[8]。清代王燕昌言:“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后世医家根据伏邪致病的特质,将伏邪分为伏而未发,伏而欲发,伏而已发三个阶段,即未病态,欲病态,已病态[9-10]。

1.2 伏邪理论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是由外感湿热疫毒之邪,内侵郁伏,损伤正气,逾而后发,即人体正气不足,邪气交争之时,复因外感六淫、情志不遂、饮食失节、体力劳倦等诱因致病。肝为主要病位,但病程日久也可涉及脾、肾两脏,累及胆、胃、三焦等腑。1990年的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确定乙型肝炎病机为“疫毒内伏”。现代名老中医亦认为乙型肝炎为伏邪致病。王鸿士教授认为,疫毒即“杂气”,邪气由外而感,侵袭机体而致湿热疫毒潜伏,逾时而发,具有伏而后发的特点[11]。王书杰等[12]依据HBV的病邪属性及其致病特点,明确指出,“湿热伏邪”为本病的初始因素。阳邪偏盛,可能出现重型肝炎(急黄)的情况,病势急,病情重;阴邪偏盛者,疾病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病势缓,病程长,易被忽视。吴耀南教授认为,本病外因为感受湿热疫毒,伏于体内,内因为机体本身正气亏虚,不能祛邪,阴阳失衡,气血失调,从而导致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等,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法则[13]。

伏邪致病,发则有证可辨,伏则无机可循,慢性乙型肝炎症状与之契合。当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病毒潜伏于机体,多数情况伏而不发,无症而难辨,只能通过临床检验辨别。但当机体处于肝炎活动期时,症状往往明显,出现乏力、目睛黄染等症[14]。发病初期,里热证较为多见,邪气蛰伏于少阳,初为感寒,郁久化热,热郁胆腑,熏蒸肌肤,故见身热,口苦而渴,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脉弦数等症状。发病后期,病邪内陷,难以根治,或者治不得法,致邪气内陷,变生他病。故慢性乙型肝炎后期可进展为肝硬化,并且出现一系列如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变证。病邪遗伏,反复发作。正如刘吉人所言:“有已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

此外,邪气感染的部位不同,治疗预后往往也不同。病在肌肤,邪气不深,容易治疗;邪气入脏,病程漫长,较难医治;邪气深入骨则生死攸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言:“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瘥,以成痼疾……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俞者……邪气入脏,则难可制”。伏邪潜伏人体,病程越久,部位越深,越难治愈。乙型肝炎多由母婴传播,邪气入脏内郁,日久正气渐耗,迁延数年或数十年,终至终末期[15]。因此,本病的病因为伏邪内郁,病机特点为邪恋正虚。

1.3 病邪潜伏,内蕴积聚90%慢性乙型肝炎多由母婴传播,感染时患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肾气亏虚,正气不足以祛邪外出,外邪隐匿潜藏、积聚体内。初起症状多不典型,或无症状,肝功能多正常,处于免疫耐受期[16-17]。

1.4 正邪相争,伏邪发作正邪相争,伏邪伺机而作,素体阳盛者,从阳化热发为阳黄,症见身黄,色鲜明,伴发热,口干苦,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素体阴盛者,发为阴黄,色晦暗,常伴畏寒神疲,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舌质淡,脉沉而迟等;实验室检查多出现高病毒载量和肝功能异常。此期多为免疫清除期或再活动期。

1.5 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此期正邪两衰,遗邪内伏,留有 “宿根”,伺机而动,已无明显临床表现。HBV-DNA水平低或检测不到,肝组织无炎症或仅有轻度炎症。此期多处于非活动期或低复制期。

2 基于伏邪理论的辨证论治

2.1 分期而治正气亏虚,伏邪内郁为慢性乙型肝炎基本病机。根据伏邪伏时无机可循,发时有证可辨的发病特点,分3期进行论治:病邪潜伏期,多见里热,治以清透伏邪为主,使病邪从外而解;肝炎发作期,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主;迁延不愈期,治以补肾健脾疏肝。

2.2 病邪潜伏,清透伏邪此处“透”字,为透达、宣透之意。吴耀南教授认为,透邪应以四逆散为主方,用柴胡引经,升发少阳本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符合《素问·脏气法时论》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的理论,佐以白芍酸阴养血,使疏肝不致耗散,柔肝不致敛滞[13]。

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透邪外达之功效。刘中景等[18]研究小柴胡汤加黄芪、虎杖对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发现本方可通过增强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功能来治疗HBV。此外,临床研究也发现,小柴胡汤加减可显著改善HBV患者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及HBV-DNA拷贝数[19]。

2.3 正邪相争,清热解毒肝炎发作期,正邪相争,湿热疫毒郁阻于体内,出现黄疸,或为“阴黄”,或为“阳黄”,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主。茵陈蒿汤为治疗黄疸之首选,首载于《伤寒论》:“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兰佳[20]运用复方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且不良反应较少。何倩丹等[21]采用乙型肝炎解毒汤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组成:珍珠草30 g,板兰根30 g,丹参30 g,虎杖15 g,荆芥15 g,甘草6 g。结果表明,治疗组HBV-DNA转阴率、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陈书杰[22]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病位主要在肝、在血,用药重在清血中之毒,而非清热毒,同时加用补元气方药,注重调畅三焦气机。常用药物有:金银花、连翘、贯众、板蓝根、青黛、雄黄、蜂房等。

2.4 迁延不愈,补肾健脾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轻伤肾气,重伤肾阳”,即“久病伤肾”。肝肾亏虚、湿热未尽是慢性乙型肝炎持续进展的关键因素。王灵台以“肝八味”为基础方治疗慢性肝病,药物组成为:党参/炙黄芪、炒白术、当归/紫丹参、枸杞子、生地黄/熟地黄、淫羊藿/肉苁蓉、炙鳖甲、生牡蛎。“知肝传脾”,故用党参、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其中黄芪、白术还可利水祛湿;肝藏血,故用当归、丹参补血、活血、养血;枸杞子、地黄、鳖甲补肝肾之阴,使肝体得充、水能涵木,则肝用能行;淫羊藿、肉苁蓉温补肾阳,使阴得阳助而生化无穷,肾中精气充足则后天之本得充,肝之精血得养;炙鳖甲、生牡蛎软坚散结,破气消积。上药合用,健脾养肝益肾,兼活血软坚散结,则阴阳调和,气机通畅[23]。

徐富业教授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关键为正气虚衰,故治疗强调“动静并治”,指出扶正需解毒,湿热需清除,自拟芪蒲饮,由黄芪、太子参/党参、丹参、赤芍、贯众、麦芽、山楂、鳖甲、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舌草、甘草等组成。全方补益肝肾,清热解毒,顾护脾胃,补益而不壅滞,清毒而不致攻乏太过,可奏扶正祛邪之效[24]。

3 小结

根据伏邪本身发病特点,慢性乙型肝炎分三期进行辨治:病邪潜伏期,多见里热,主要以清透伏邪为主,使病邪从外而解。肝炎发作期,正邪相争,湿热疫毒郁阻于体内,出现黄疸,或为“阴黄”,或为“阳黄”,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主。迁延不愈期,病机为肝肾亏虚,湿热未尽,应补益肝肾。慢性乙型肝炎病机错综复杂,常扶正透邪与清热解毒并行,清热利湿与补肾健脾同用等。

猜你喜欢
疫毒伏邪邪气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伏邪学说溯源及后世研究现状
惊闻疫毒(新韵)
两手
紧抓“疫毒”病机,对证施治新冠肺炎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伏邪概念实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