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2021-04-18 00:04赵立昌计忠宁夏晶晶
河南中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血虚妇人肝郁

赵立昌,计忠宁,夏晶晶

江阴市中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当归芍药散最早源自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后在明朝《普济方》中称为当归茯苓散,宋代严用和所著《济生方》中名为当归芍药汤,由芍药、当归、川芎、白术、茯苓和泽泻六味药物组成,主治:妇人妊娠,肝郁气滞、脾虚湿盛所致的腹中痛。笔者曾探讨当归芍药散临床应用如下。

1 当归芍药散配伍及组方原理

当归芍药散由当归、芍药、川芎、白术、茯苓、泽泻组成,方中当归性温味辛甘为补血之要药,补血和血,调经止痛,入肝经,用于肝郁血虚之证;芍药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二经,具有养血柔肝止痛,通顺血脉,利小便的作用,两药相配,疗血虚脉阻之证,共为君药;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胃二经,具补气和中、健脾益胃、燥湿利水之功,疗脾虚水停所致痰饮、小便不利之疾,脾胃虚弱气血亏虚之证,为臣药;茯苓、川芎、泽泻为佐使药,以助当归、芍芍、白术健脾活血利水。诸药合用,疏肝养血,健脾化湿止痛。

当归芍药散证病机为:木郁克土,气郁血凝,血虚水停,脾虚湿盛。所以患者除了有腹痛主症以外,还有皮肤黯淡、唇舌黑黯等瘀血之象;面色萎黄或淡白、唇舌色淡等血虚之象;心悸、眩晕、小便不利、浮肿等水饮内停症状。

以方测证,结合条文当归芍药散主症为腹痛,现多用于治疗痛经、妊娠阑尾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属脾虚肝郁水停者。

2 临床应用

2.1 生殖系统

2.1.1 痛经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言:“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载:“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景岳全书》载:“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则痛自减;虚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可见痛经病机中实证为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虚证为筋脉失养,“不荣则痛”;虚实夹杂则养而不荣,通而不畅,经脉失润而痛。张越[1]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路云晶等[2]发现,当归芍药散能够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前列腺素和孕激素含量下降。

2.1.2 妊娠腹痛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言:“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妊娠过程中,血聚胞宫养胎,肝血失养,则肝失调畅而气郁血滞,木郁克土,脾虚湿阻,脾气不畅,故绵绵作痛;或妇人情志失调,肝失条达,肝郁侮脾,脾虚湿起,加之素体血虚,肝血不荣,肝气失畅,气滞、湿浊阻络而发为腹痛。当归芍药散中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当归养血补肝,白术健脾燥湿安胎,资气血生化之源,三药同用,养肝扶脾;川芎活血行气调肝,川芎、芍药同用,一散一收,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淡渗利湿,与白术同用,健脾祛湿。张丽等[3]按照“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生理特征,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妊娠腹痛,取得较好疗效。

冉雪梦[4]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肝郁脾虚、血滞湿阻型妇科疾病,如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炎性疾病、异位妊娠等,取得较好疗效。

2.2 泌尿系统

2.2.1 肾性水肿 黄煌指出,当归芍药散证病机为肝脾不调,气血失和,血虚夹瘀,水湿停聚。《血证论》曰:“水为血之倡,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血行”。当归芍药散血、气、水并调,凡证属血虚水盛或血瘀水停者,皆可用之。聂莉芳教授常使用加味当归芍药散治疗血瘀水停型慢性肾炎水肿,使用指征为:水肿,面唇及舌质较黯有瘀斑,脉象沉涩,女性月经后期、量少、痛经、色暗有块等[5]。王洪斌[6]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湿瘀互结证57例,治疗后相关指标均改善,血尿素氮、血肌酐和尿蛋白定量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加,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俊生教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运用活血化瘀之法时,不宜破血攻伐,避免伤血耗血,宜养血活血和络,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7]。

2.2.2 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属中医“腰痛”“腹痛”“淋证”范畴,病机多为肝脾不和,肝气郁结,木郁克土,脾虚湿蕴,湿热下注膀胱,气滞血阻,常表现为腰痛或腹痛。当肝脾同治,采用调和肝脾,行气活血之法,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庄海新[8]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肝脾不和、气滞血瘀型尿路结石肾绞痛,治疗组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排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皮肤系统

2.3.1 痤疮 面部痤疮以丘疹为主,欲透却不透,欲消却不消,面色萎黄或淡白,以血虚或虚寒之证者可采用当归芍药散治之。吉慧慧[9]认为,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多因工作繁忙,压力较大,精神紧张,致肝气郁结,进而肝气乘脾,脾虚失运,痰湿内生;加之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久之致脾土运化不畅,脾虚不运,水湿内停,治当调理肝脾、表里同治,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 黄褐斑 黄褐斑也称黧黑斑,《外科正宗》言:“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水,削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黄褐斑通常是肝脾不调、情志失和、阴阳失调等导致气滞血瘀、精气血难以上荣于面造成的,当归芍药散肝脾同治,疏肝健脾,养血活血,与黄褐斑病机相契合,故临床见黄褐斑面色萎黄或淡白脉细者可用之。刘绍永等[10]认为,素体气血不足,适逢变故,以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血瘀有热,肝脾不和,水气不化,气血失和,不能荣养皮肤,而致黄褐斑,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能使肝郁得疏、阴血得养、脾土得健、湿浊得化、气血得和,进而令肌肤润泽。

3 实验研究

3.1 生殖系统王满媛等[11]实验研究发现,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外周与中枢调控对痛经大鼠血浆精氨酸加压素系统进行干预,使大鼠子宫前列腺素F2α的含量下降,并减少大鼠血浆与子宫精氨酸加压素,减轻催产素对子宫产生的不良反用。华永庆等[12]指出,当归芍药散可能通过阻碍子宫收缩来调控血管舒缩物质,进而实现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张志鹏等[13]认为,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盆腔炎机理:一是通过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发挥免疫保护及抗炎性因子的作用;二是通过减少白细胞介素-1合成发挥适量免疫应答及抗炎作用;三是通过减少细胞间黏附分子-1分泌抗粘连,控制炎症发展。

3.2 泌尿系统戴淑娟等[14]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可降低肾病综合征大鼠血清精氨酸加压素、一氧化氮和尿液水通道蛋白2水平,有效控制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减少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含量,使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保持正常,缓解肾病综合征大鼠病情。周敏等[15]研究表明,当归芍药散能减少肾病综合征大鼠蛋白尿,控制血液及尿液生化指标,增强大鼠一氧化氮酶活性,促进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张立赟等[16]研究表明,加味当归芍药散能够使糖尿病早期肾损害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增高,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

3.3 消化系统岳晓莉等[17]指出,当归芍药散能减少肝硬化腹水模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1含量,治疗肝硬化腹水。潘永福等[18]通过研究得出,当归芍药散可能是通过阻碍血清精氨酸加压素的生成和释放,来阻碍肾脏基底膜远端集合管的融合,减少尿液水通道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提高肝硬化腹水大鼠尿量,促使腹水排出。

4 小结

当归芍药散证病机为木郁克土,气郁血凝,血虚水停,脾虚湿盛,现多用于治疗痛经、妊娠阑尾炎、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属于脾虚肝郁水停者。当归芍药散肝脾同治,以治肝为主;血水同调,治血为主;肝木条达,脾土得健,瘀散滞消,诸症得除。故虽当归芍药散证主症为腹痛,但临证不可拘泥于妇人腹痛之症,凡辨证为肝脾不调,血虚血瘀水停引起的疼痛皆可用之;辨证为肝脾不调、气血失和、血虚夹瘀、水湿停聚之水肿亦可用之。当归芍药散成分复杂,目前,关于其组方中的有效物质及药效关联研究还比较少。今后,需结合现代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研究手段,阐明当归芍药散活性成分的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感谢黄煌老师对本文的指导)

猜你喜欢
血虚妇人肝郁
从肝郁论治失眠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血虚体质人群日常调理很重要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犬 人
多种方法解“妇人洗碗问题”
芪归金蝉方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30例
滋肾解郁汤治疗肝郁型阳痿41例
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