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中生成作文资源

2021-04-19 00:00周茂荣
新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字条课外阅读习作

周茂荣

如果把小学生的作文看作是一种“产品”的话,那原材料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积累了足够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有质量的产品。如果缺乏生活体验,就很难写好作文。可以这么说,学生的习作就是在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因此,要开发利用作文教学资源,抓住学生体验的契机,捕捉不同形式的作文资源,拓宽作文教学途径。

一、课堂小游戏激发兴趣,唤醒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游戏来调動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如在某一节语文课上,笔者针对班上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平时不太敢举手发言的状况,课前预设了“抽奖”的小游戏。笔者要求学生每人从盒里抽一张字条,但都先别看字条内容,等击鼓传花传到了谁,再由传到的人念出自己字条上写的内容。有的字条上写着自己回答问题,有的字条上写着某某同学替他回答问题,有的字条上竟写着奖品。抽到奖品而收获意外惊喜的学生,要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课堂教学在一种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进行。于是,“一节妙趣横生的语文课”的作文就应运而生了。学生自然而然有话可写,有真情实感可表达。

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创设情竟,能唤醒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有你,真好”的作文教学中,笔者先用一些温暖的场景、美好的瞬间唤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有你,真好”。再让学生说说: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时,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看着这个让人感到温暖的作文题目时,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地浮现在学生的眼前。于是,一篇篇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写成了。

二、在学生激情的说话中,捕捉愉悦的写话体验

学生不爱写作文,不懂写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不懂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要引导他们说到位,这样他们才能写到位。

1. 日常生活中训练说话。

平时多关注那些说话少的学生,看看他们在和人交流时,表达是否得当,要告诉他们话想好了再说。

2. 借助口语交际课,让学生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有的学生平时活泼大方,爱开玩笑,但是真正要他们发表意见时,他们却又缺乏自信心,畏畏缩缩,表达不清楚。口语交际课应营造氛围,有针对性地引导这些学生说话,让他们学会流利地进行口语表达。

3. 抓住当前热点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谈谈刚参加过的运动会、经典诵读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因为亲身经历有切身体会,容易展开话题,引起共鸣。可以把对相同话题感兴趣的学生编成一组互相交流观点,而对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可以在全班展开交流。以兴趣激发谈话,训练说话的能力。

说话是思维的产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儿童智能训练的必由之路。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语言也就“活”起来了;有话可说了,也就有文可写了。

三、借助多媒体课件,展开丰富的想象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学所需要的图片及视频等,能生动直观地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如教学《九寨沟》一文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对九寨沟风景进行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五花海”“五彩池”的美丽风光。课后,让学生借助观看课件留下的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心中的九寨沟。又如,在教学《四季之美》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学生对作者笔下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的动态美深有感触。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学生细细地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获得审美享受、情感陶冶、精神净化的同时,培养了语感,内化了语言。

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平等的对话体验

现实生活中,微信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平时不敢和教师对话的学生就能在微信上和教师沟通了,教师就能在“聊天”中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也能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目前很多学校的班级管理都借助希沃的“班级优化大师”,教师不妨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习作空间”栏目。学生可以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可以用图画表现,也可以用音频诉说,还可以用文字抒发。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表达即可,不用限定学生的表达方式,这样,学生就更会愿意表达。笔者经常光顾“习作空间”,对学生的日志做中肯的评价,于是,很多学生就喜欢在空间里写日志,而且日志的质量也越来越高。笔者还利用“班级优化大师”中的“班级活动”功能,让学生分工管理“活动照片”“班级大事” “学习天地”“美文欣赏”“习作园地”等栏目,并要求每个栏目要有文字描述,每张照片要有文字介绍。笔者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特别好的习作由笔者或家长在“美篇”上编辑后发表到朋友圈,让学生的作品“家喻户晓”。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更浓了,很多学生写好日记,自己认真修改完后再发到“习作园地”上,让教师点评,让更多的同学欣赏。

五、依托活动平台,享受自主创作的快乐体验

学校有很多活动,如传统节日活动、外出参观活动、联欢会活动等,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可以依托各类活动平台,优化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

六、从阅读中挖掘资源,丰富习作内容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具有示范性作用,通过课内阅读的示范,向课外阅读辐射,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首先,要抓好课堂主阵地,从阅读文本中挖掘作文练习因素,如精彩片段仿写、意犹未尽结尾续写、省略内容扩写、提纲挈领缩写等。其次,课外阅读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布置以下课外阅读任务:读名著讲故事、摘录精彩句段、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阅读是积累,写作是创造,丰富的阅读是创造的源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得了大量的语文资源,他们的语文素养就会不断得到提高,这对于促进他们习作表达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总之,教师要善于从课内外开发利用各种作文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使习作成为学生自由而愉悦的精神体验,这样,学生的习作能力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字条课外阅读习作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一张字条引发的思考
那些年,我收到过的“小字条”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互不理睬
《兵经百篇》“巧”字条今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