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思维提升的数学教学追问策略

2021-04-19 00:00黄荣庆
新教师 2021年2期
关键词:保温杯容积长方形

黄荣庆

教师的追问能有效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或切入点,在新知拓展处、易产生混淆处、错误处、分歧处巧妙追问,引导学生不断涌动智慧,提升素养。

一、拓展处追问,提升思维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比较薄弱。他们对直观、具体的学习内容理解得比较快,掌握得比较扎实;对抽象、复杂的学习内容的理解,或停在表面,或理解不了。教学时要紧紧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简单知识向复杂知识进阶的拓展处进行点拨、追问,从而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时,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知识的难点。笔者让学生借助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说一说,初步认识各自特征,然后引导学生再往前“走一步”,抛出问题:“通过观察与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除了书本上介绍的特征外,同学们还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再次比划、测量,有学生发现:“把长方形的宽延长,直到与长相等,长方形则变成正方形;把长方形的长缩短,与宽相等,长方形会变成正方形。”笔者让该生上台试着画图表示,该学生边画边说明,其他同学观看演示过程,思维也得到深化。学生演示结束后,笔者提问:“长方形可以转化成正方形,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答:“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正方形是长方形里面的一种”“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至此,笔者用上面的集合图示表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如上教学,教师紧扣知识的拓展处多次追问,学生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多元的知识学习过程,思维也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深入。

二、混淆处追问,厘清思维

数学中“似是而非”的概念、公式、法则等知识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他们对这些知识很容易产生混淆,很难建立起清晰而又准确的知识体系。教学时要抓住易混淆知识,多追问几个为什么,多引导学生比较、区别,让学生明辨易混淆内容的异同点,从而加深印象,厘清思维。

如教学“体积和容积单位”时,体积和容积这两个概念似孪生兄弟,学生很难区分,是认知中的易混点、思维中的易错处。笔者在教学时多次追问,重点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异同点。一观察。先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保温杯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再跟同桌说一说保温杯的体积指的是什么,容积是什么意思。二演示。让学生上台,一边指着保温杯一边说明体积指的是什么,容积指的是什么。三讨论。让学生讨论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明晰体积是保温杯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是保温杯里面所装的液体的体积。四举例。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体积和容积的例子。五概括。师生最后总结出体积和容积的相同点是“两个概念都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点是“意义不同,测量方法不同,单位也不同”。

经历如上“观察—演示—讨论—举例—概括”的探究过程,学生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经历的是一次知识分辨的过程,一趟思维梳理的历程,获取的是知识,厘清的是思维,涌动的是智慧。

三、错误处追问,匡正思维

一節精彩、高效的数学课,教者往往能及时捕捉课堂上自然生成的信息,特别是一些错误的信息。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错误生成,及时追问,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怎样改正,从而纠正错误思维,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如上追问、交流、汇报,学生从“物”到“形”,从“形”到“理”,自己寻找策略进行探究,对同分母分数加法算理的理解就会入木三分、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在“对”与“错”的剖析中,思维不断地匡正、智慧不断地涌动,真正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四、分歧处追问,锤炼思维

不同的学生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对一些教学内容的答案和思维过程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要在学生意见分歧处进一步追问,让学生在讲思路、讲方法、讲道理的过程中统一认识,达成共识,锤炼思维。

如学生解决“在‘研学旅行社会实践活动中,100个同学和9个带队老师都去参观植物园,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4元,团体票(10人以上)每张5元。怎样买票最合算?至少要多少钱?”这道问题时,学生给出了三种方案。一是成人票买9张,学生票买100张,一共需要8×9+4×100=472(元);二是成人和学生共109人,都买团体票,一共需要5×109=545(元);三是成人和学生都买成人票,一共需要8×109=872(元)。这三种方法到底哪种合理,学生众说纷纭,争执不休。笔者引导:“这三种方案到底哪种最合算呢?要用事实说话,要以理服人。”学生在笔者引导下或眉头紧皱进行思考,或进行讨论,或动笔计算验证。一会儿,学生一致认为三种方案都不合算,所需要的钱都不是最少。“那应该怎么买呢?”笔者再次追问,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计算,学生回答出:学生100人,99人买学生票,需要4×99=396(元),1人和9个带队老师合着买团体票,需要5×10=50(元),一共需要396+50=446(元),这种买票方法最合理,最合算。

如上追问,问在学生思维的困惑处。学生在多元的探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学习过程,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验,又锤炼了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保温杯容积长方形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设计保温杯
分类数 不出错
保温杯里,该不该泡枸杞
巧替换 妙解答
巧求容积
长方形的困惑
截断的自适应容积粒子滤波器
不同容积成像技术MR增强扫描对检出脑转移瘤的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