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云水禅心”的创意设计和意境之美

2021-04-20 07:52杨小琴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禅心制壶壶嘴

杨小琴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意境”,这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斥着国人们千百年的智慧在其中,许多的文学大师们也曾用自己的语言来阐述意境的意思,其中就有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个方面,分别是通过两个方面(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的哲学理念来描写的,这些艺术理论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都过于玄妙。当下紫砂艺人都是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所说的话,而这些作品所要表达的那些文化内涵和意境对于制壶艺人来说更多的是随心流露出来的随性表达。无论是那些线条流畅的圆器还是横平竖直、富有阳刚之气的方器,又或者是那些充满了自然元素的仿生器,都是宜兴的紫砂壶艺人们个人感情的表达和艺术审美的表现。也正是因为在这种云淡风轻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自己的作品的环境下,紫砂艺人才能将那些束缚他们的条条框框的要求摆脱掉,用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来表达自己内心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让人们在感受紫砂之美的同时,可以由内而外产生美感。

这把“云水禅心”壶的设计就是一种非常轻松和高雅自在的随心之作,这把紫砂壶将紫砂壶传统的制壶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整把壶的气势敦厚稳重,身桶饱满大器,实用而美观。鼓鼓敦厚的壶体给人以敦厚稳重之感,同时在这把壶的壶身堆塑有祥云纹的装饰图案,云卷云舒让人感觉似漂浮在仙境中的感觉,心矿神怡,壶嘴微胖上翘,与壶身搭配也是非常的和谐,胖胖的壶嘴搭配胖胖的壶身。壶把的设计与壶嘴也是相得益彰的。壶盖为压盖的制作,壶盖的线条和壶身线条贴合紧密流畅,气密性良好。壶钮设计成一朵祥云,如同漂浮在水面上的云朵一般,轻轻地浮在其上,并且这种壶钮拿捏方便,非常的实用,作者用非常抽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这把“云水禅心壶”演绎得自然和谐。从这把壶各个细节的设计和细节的刻画可以看出作者对紫砂艺术那炉火纯青的境界,在作者那炉火纯青的线条勾勒之下,这把壶的每个细节的刻画都显得格外的完美和谐,让我们在品茶的同时能感受到紫砂壶的意境之美。

古人曰:“悠悠闲情意,盼得祥云来。”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秋天,早上听着窗外的鸟鸣声起床,晚上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氛围之中入睡。抬起头能看见蓝蓝的天空之中的白云朵朵,低头看到各种虫儿在草丛嬉戏。就是在这样一种闲情雅致中,才能创作出如这样有韵味的作品,才能体会到“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的真谛。

在现如今生活节奏特别快的环境下,虽然说大自然还是依旧的在陪伴着我们,但是许多人已经无暇去顾及他们的存在,更不用说去拥抱大自然,去享受大自然的生活了。这把“云水禅心”壶便是作者希望寄情于山水之间,拥抱自然、放松生活的一个期望。

结语:紫砂艺术是人们生活和智慧的结晶,他能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在现如今生产力越来越发达的当下,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电脑自动化和科技化的生产已经开始取代人们手工劳作。紫砂传统制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匠心守正,不断地传承下来,也能展现出紫砂匠人们可贵的精神,作为紫砂艺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紫砂传统手工艺技法传承和发扬光大,让紫砂在未来更加地展现其光芒。

猜你喜欢
禅心制壶壶嘴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禅心自在
云水禅心、玉振金声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李学明:且将诗画寄禅心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