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清风竹影壶”的雅韵

2021-04-20 07:52袁红梅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壶把竹影竹节

袁红梅

紫砂技艺是中国传统技艺中最具代表的一种,紫砂文化是把千姿百态造型与绘画、书法、金石篆刻等艺术手法的装饰相结合,展现出紫砂壶独有的格调与气韵。这件紫砂“清风竹影壶”就是在表达作者对传统竹文化的诠释与理解,也不断汲取竹文化的内涵与韵味,在这基础之上融入自己对竹的喜爱与理解创作出来,也是人文精神寄托的载体,不仅是一款实用的泡茶茶器,同时也是一款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紫砂作品,不断追求传统文化的意境,同时也把茶文化追求的淡泊明志的气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紫砂技艺是一种传承了近五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每一把紫砂壶的完成都倾注了紫砂匠人们的经历与心血,赋予作品形的生命力,让作品富有强大的内涵与韵味。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造型与绘画、书法、金石篆刻还有雕塑等艺术手法的装饰相结合,展现出紫砂壶独有的格调与气韵。紫砂壶中要数花器最具代表性了,花器的创作元素一般都是来源于瓜果虫草这样的自然景物,把意象的想法通过技法和情感演变成具象的紫砂壶型,也让爱壶人士们更加期待更多造型不同的紫砂壶型,也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了许多生活情趣,更显高雅。这款紫砂“清风竹影壶”真实如此,它将竹子的主题融入到了紫砂器中,端庄典雅中又透露出无限的古朴雅致,是一件集观赏与实用的紫砂艺术作品。

这件紫砂“清风竹影壶”整体的壶形线条饱满、块面流畅,颇有竹君子的谦谦君子之风。观看完整体,再细细观察它的每个细节部分,也是处理得非常仔细,肩部的线条挺括,连接之处利落爽快,壶盖与壶口严丝合缝,气密性极佳;壶嘴与壶把就已经把竹的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了,竹节状的弯流,出水爽利流畅;竹节状的耳形壶把弯曲有力,线条优美自然,环形壶把纤瘦有节,苍劲之感更显古典雅致,端握舒适;壶钮也与壶嘴、壶把互相呼应,桥型状的竹节样式,弯曲有力,苍劲典雅,更显壶钮的小巧灵秀;壶身也是有竹元素的融入,壶身与壶嘴连接的竹叶,贴塑在壶腹上,竹节样式的壶身,竹节分布得乱中有序,恰到好处,让人眼前一亮;壶身下半部分的竹节处还加入了竹斑,更加符合竹的原始状态,这一细节的观察可以看出作者在制作这把壶时对竹的见解和研究非常深入,资料做得很充分。这件紫砂“清风竹影壶”的质感颗粒尽显自然与细腻,壶身质地光洁如玉,温润儒雅,与竹的结合让人感受到整器的饱满与协调。

这件紫砂“清风竹影壶”可以说是一件几近完美的紫砂作品了,壶的“形、神、气、态”与点、线、面兼备,让这把壶的生命力与生活气息展现得更有艺术感染力,从具象到意象都能充分展现出来。这把紫砂“清风竹影壶”虽然没有光亮的色泽,但是这种质朴的色泽更显沉着稳重,把竹的气质表现得非常到位。再细细观察壶身的质感颗粒都非常原生态,没有过度抛光,保持着自然的原色,表面就宛若珠玑,质感浑厚,整器古朴典雅却也不失可爱动人,造型也是流畅灵活,匠心独运。

“清风竹影壶”是以竹为元素创作出来的紫砂作品,在大气端庄的壶身上加入了中国传统的竹元素,是作者想要分享一种“文人所向往的精神态度”,非常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竹子一直以来都被称之为君子,四季常青,青春永驻;不畏严寒,生命力非常顽强;竹子生而有节,象征着了竹子的高风亮节;竹向来都是正直清高、挺拔洒脱又不失清秀俊逸的形象,也是从古至今以来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人格形象。紫砂“清风竹影壶”运用竹这种植物的元素,也是作者想要讴歌中国千百年来的人文精神。

紫砂壶是集造型艺术与绘画、书法、金石篆刻还有雕塑等艺术于一体的艺术文化,紫砂“清风竹影壶”展现出紫砂壶独有的格调与气韵,无不透露出“竹”这一元素,高风亮节、正直清高、挺拔洒脱的神韵让人为之欣赏,也让观赏到这把“清风竹影壶”的人感受到一种崇高、超脱的人之境界,从内而外得到紫砂艺术的陶冶。

猜你喜欢
壶把竹影竹节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月夜情思
偶感
碧桃千秋 流韵四方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竹节人”中说“趣味”
一粒珠
竹影垂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