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术与皮瓣修复术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的疗效比较

2021-04-20 08:07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467000韩军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指关节断指附表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467000)韩军伟

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创伤性损伤,其多由锋利物切割、重物压砸挤压、外力牵拉所致,其中锋利物切割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原因[1]。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不仅会影响患者手指正常生理功能,亦会给患者手美观程度带来极大影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观念影响,我国手指末节完全离断多希望能够进行肢体保全。皮瓣修复术是临床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的传统术式,而随着手外科学的快速发展,断指再植术在临床应用愈发广泛[2],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断指再植术与皮瓣修复术治疗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附表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附表1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 两点辨别觉(mm) 指甲长度(mm)A组 40 50.13±5.44 6.77±1.04 11.45±1.47 B组 44 61.87±6.19 4.69±0.81 15.27±1.61 t 9.193 10.276 11.318 P 0.000 0.000 0.000

附表2 两组术后断指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附表2 两组术后断指关节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活动范围 疼痛程度 功能 稳定性 畸形 肌力A组 40 13.11±1.36 18.13±1.86 16.11±1.67 7.48±0.74 7.69±0.81 7.58±0.79 B组 44 16.95±1.74 27.95±3.04 20.32±2.05 9.84±0.93 9.41±0.95 9.23±0.92 t 11.190 17.652 10.257 12.784 8.884 8.776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行皮瓣修复术治疗,共4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4.86±4.6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h,平均时间为(2.68±0.35)h;致伤原因:切割伤25例,挤压伤11例,其他4例;受伤位置:大拇指8例,食指10例,中指9例,无名指8例,小指5例。B组行断指再植术治疗,共4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4.91±4.8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5h,平均时间为(2.73±0.38)h;致伤原因:切割伤26例,挤压伤10例,其他8例;受伤位置:大拇指9例,食指12例,中指10例,无名指8例,小指5例。两组基本资料无组间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年龄18~65岁;③均为单指离断;④治疗依从性良好。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感染;②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组障碍;③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④其他原因导致的手功能障碍;⑤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⑥恶性肿瘤;⑦精神障碍。

1.4 治疗方法 A组接受常规皮瓣修复术治疗。B组行断指再植术治疗,行臂丛麻醉,使用止血绷带止血后常规消毒,首先复位末节指骨,然后使用克氏针固定,显微镜下再次清创,以动脉-肌腱-神经-静脉-掌侧皮肤顺序进行再植处理,吻合血管以确保手指末梢血运。两组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抗血栓和抗痉挛治疗。

1.5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断指成活率;②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时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两点辨别觉以及指甲长度等术后恢复指标水平;③使用断指关节功能评分评估量表,评估患者术后断指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分越低表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越差。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分析数据,定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断指成活率比较 B组断指成活率95.45%(42/44)略高于A组的90.00%(36/40),但组间差异不显著(χ2=0.940,P=0.332)。

2.2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术后6个月时B组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指甲长度水平均高于A组,而两点辨别觉水平低于A组(P<0.05),见附表1。

2.3 两组术后断指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B组术后各项断指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手外伤,患者指骨完全离断,断指仅有少量或不存在组织与手指相连,其对患者正常手指功能和手美观程度影响较大,临床多建议通过外科手术方式进行修复处理[3]。残端修整是既往临床常用的一种术式,但其临床疗效并不是十分理想,患者存在术后疼痛、瘢痕、指甲缺损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而皮瓣修复、原位缝合的应用则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临床统计显示,皮瓣修复术并不能有效提高断指存活率和患者术后指尖功能[4]。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术式对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是十分必要的。

此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部分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了断指再植术与皮瓣修复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时B组远端指间关节活动度、指甲长度水平均高于A组,而两点辨别觉水平低于A组,而对比两组术后断指关节功能评分,B组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这提示断指再植术对改善手指末节完全离断患者断指功能有积极作用,虽然此次研究中两组断指成活率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B组断指成活率亦高于A组。由于断指再植术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其能帮助手术医师获得清晰的视野,不仅有助于彻底清创,还可有效提高血管、神经吻合成功率,从而有效避免术后感染,加快患者术后手指功能的恢复[5]。但并非所有手指末节完全离断均可行断指再植术进行治疗,其对离断手指完整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程度均有一定要求,最适合切割伤患者,而碾压伤、撕裂伤患者则应该根据其静脉回流情况选择合适术式[6]。

综上所述,相较于皮瓣修复术,断指再植术治疗手指末节完全离断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其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猜你喜欢
指关节断指附表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分析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掌指关节周围部位创伤骨折的效果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套状撕脱性断指再植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含量、吻合动静脉比例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