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的再规划与再设计

2021-04-22 15:40
江苏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样态校本规划

主持人语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功能和课程形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很多学校在具体的实施中,出现了有失偏颇的现象:有些学校过于重视“国家课程”,尤其是考试课程,注重谋求“何以为生”的本领而放弃“为何而生”的思考。教师秉持知识本位的价值观,采取保守的“防御性”教学方式,以习惯了的固定模式来教授可测量的事实性知识,学校增设的“校本课程”逐渐成为点缀和粉饰。还有一些学校则过度渲染“校本课程”,忽视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核心要义,将“校本课程”设计得“目不暇接”“喧宾夺主”,缺少对“校本课程”规范化、序列化的科学认同。

基于这样的现状,在现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对三级课程进行融合式的体系重构,是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课程”的重要措施。学校课程的再规划与再设计,有助于创造更优的学校课程样态,并在开放、灵动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为成就现代学校提供重要支撑。

本组专题约请了长期关注课程研究的校長、专家和学者,就“学校课程规划发展的理解和制定”“富有个性的现代学校课程体系建构”“现代学校课程特色的个案和样态”等方面进行思辨和研究。围绕以“人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探讨如何使学校课程规划发展成为学校和教师赋权增能的策源地,成为通联课程政策自上而下与课程实施自下而上的桥梁。我们期待对“学校课程的再规划与再设计”这一话题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努力打破三级课程块面化、碎片化的僵局,推动课程融合,通过重组、取舍、替换、补充、拓展和调整等策略,将三级课程融为一体,无痕渗透,真正建设促进师生、学校发展的“学校课程”。

猜你喜欢
样态校本规划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构建指向“五要素”的乡村初中教学样态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