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与思考

2021-04-22 05:39郭梅姜仁安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院校

郭梅 姜仁安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高端技术工人逐渐成为我国人才队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端技术工人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蓝图中日渐突出。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高职院校正是培养高端技术工人的摇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育人实力和办学质量的高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成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促进校园文化和谐深入发展,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道路,使学生文化知识和职业素养同时得到提升,使学生综合實力得以增强。

笔者通过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调查统计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顺利地走入社会,快速地融入企业、适应岗位,并在社会服务中体现出更加优质的竞争力;校企文化的融合为毕业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高职院校得以发展的前提。文章通过讨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精神、物质、制度、行为四个方面的有机融合,探析实现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关乎着高校教学质量,体现了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实力,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校园文化过于死板,缺乏活力,缺乏对校园文化的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的规划和建设。另外,在当下流行的博眼球、金钱至上、奢侈享乐等各色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下,部分人的正确的道德文化观念动摇了、吃苦耐劳的劳动观念丢掉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感逐渐淡化,最终导致缺乏学习和生活的原动力。而在毕业生走入社会后,优秀的精神文化要素是他们后续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前提,走入企业时更应具有良好的行为导向,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校园文化应突出育人的主旨,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熏陶,毕业之后直接对接企业岗位。所以,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只涉及狭义的校园文化熏陶远远不够,必须与时俱进,与企业文化接轨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更易被社会和企业接受的学生。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部建立的文化氛围,它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和人格。高职院校应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岗位实践能力和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通过文化熏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素养和意志力。高职校园文化不同于本科高校校园文化,由于学历层次和生源不同,高职学生的精神素养、学习能力、行为约束和控制能力等各方面相对高等院校较弱,高职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就显得更为重要。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自身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注重的是自主创新、团队共赢、勇于承担责任、追求卓越及无私付出。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员工如果认同企业文化,就会将企业文化视为信仰并将其融入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员工可以拧成一股绳,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效益。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未来长期生存和得以发展的源泉。校园文化如果吸收企业文化的精髓,合理渗透企业的竞争、创新、服务意识,能够使校园文化中积淀企业文化的素养,这对学生的培养是非常有利且必要的。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的途径探析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应从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等方面融合各自涵盖的内容,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一)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校训、校风、学风建设应在遵循学校传统的基础上更新办学理念,继续升华学校历史精神文化,将企业先进的理念融入其中,针对不同专业引入不同的职业理念,发挥职业特色以营造浓厚的行业氛围。在制订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计划时,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完成。笔者所在院校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就聘请教育专家和企业专家共同商榷人才培养工作计划,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对高职教育阶段的培养要求,并结合相关专业的企业特色,确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架构,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这种方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认知度能够得到明显提高。

(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的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具有视觉和感官的直观性,物质文化的全面建设能够使全院师生员工在工作、生活中都受到熏陶。物质文化的全面建设不仅考虑到对学生审美、民族自豪感、吃苦耐劳精神等的积极作用,还应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接的未来职业的特点,在学校内营造未来就业相关的职业情境,使学生在学校期间沉浸到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似的职业氛围中,体会在工作过程中的环境感知。高职院校通过在校园规划环境和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实验实训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真实职场的物质文化建设,塑造职业内涵。

(三)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制度文化方面的有机融合

制度文化是学校为了保证全校顺利运营而设定的章程,包括学校的管理方法、规章制度、人员架构、运作方式等。在高职院校制度文化中融入企业的奖惩制度、管理制度、人员晋升制度等制度以及生产标准化、追求卓越等理念,可以使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更为丰富和实际,引导学校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轨道,使制度文化充分发挥其规范和育人功能。

(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行为文化方面的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要渗透企业文化,如科研、学习、生活、课外活动、顶岗实习、竞赛活动等,行为文化的融合要围绕高职院校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同时结合企业相关的岗位特色培训,强调职业素质对行为文化的要求。

以上四个方面如果能够实现有效融合,将会发挥良好的效果。以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1+X证书制度活动为例,其融合效果较为明显。在精神文化层面,岗位证书考核内容随相关课程进行专业核心能力设计,参照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进行内容设计和试验设计;在证书课程结束后,通过技能认证系统对该课程证书技能进行认证,毕业生能够掌握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考取相应专业的岗位证书。如取得半年企业顶岗经历,并具有学校和企业联合颁发的顶岗经历证书;如四项技能合格,且一项技能达到精湛水平,可获取相关专业精湛技能证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还体验到了企业的制度文化,1+X证书的整个完成过程都需要按照企业岗位工作标准进行,这样做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督促指正和鼓励形成,最终达到形成良好行为文化的目的。

四、结语

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是目前很热门的办学模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可以依托自身行业背景和办学特色进行各种尝试和探索。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不是由教师设计的简单课堂的深化,关键在于校企文化深层次的互通。目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在实践中逐渐显现出了高效育人的功能,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带来的校园文化发展契机,实现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塑造高职毕业生健康向上的道德人格,培养他们诚实守信、遵守纪律、团队互助、合作共赢的职业素养,使学生在学校就适应企业文化,进入企业能顺利顶岗、直接上岗,真正达到高职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编号:2015ZCY185)。

参考文献:

[1]郭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125-126.

[2]王华青.高职院校职业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艺术科技,2016(7):420.

[3]杜刚.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秀企业文化获得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8):248-249.

[4]王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五大工程”  全面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以宁夏工业职业学院为例[J].新校园(上旬),2017(11):49-50.

(作者单位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