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探析

2021-04-22 05:39李海燕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语言文字少数民族

李海燕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与任务,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实施提出了要求。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合理化开展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高质量、高效化执行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才能强化文化体制改革,创建完善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体系,借助相关的语文翻译工作提升文化发展水平,营造国家民族语言文化继承、推广与使用的良好氛围,促进文化更好地发展。下文论述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旨在为相关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

一、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在法律制度中明确指出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还成立了有关的文献翻译、编译的出版机构,如民族出版社、民族语文翻译中心等,并在政治领域提出了关于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彝族、藏族、壮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件、语文翻译。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机关在开展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运用地方通用的文字,可以高效地推广民族语言文字。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具有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与联系的桥梁作用、纽带作用,能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良好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民族语文翻译在文化发展层面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相关工作机构整理翻译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可以收集整理优秀的民族语言文字作品,更好地进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对少数民族的重要文献进行翻译,也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通过民族语文翻译来提升语言文字事业的规范性、标准化程度,拯救少数民族濒危的语言文字,创建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合理进行翻译的教育培训,发挥民族语文翻译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除此之外,我国在民族语文翻译的过程中,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闻出版机构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开发与民族语言文字相互联系的文化产品,保护少数民族的古籍文化资源,对于传承与弘扬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

由此可见,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对于文化发展非常重要,有关工作部门应予以重视,在自身工作领域中深入研究如何开展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不斷提升各项工作的效果和水平,开阔文化视野。

二、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中文化发展重要性的发挥措施

(一)强化文化体制改革

近年来,我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实行的文化体制主要是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管理两种体制。其中,公务员管理体制是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中政府机关翻译处等相关工作机构,从业人员一般属于公务员身份,需要进行党的政策、国家方针战略的翻译;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则是相关翻译机构中从事民族语文翻译的工作人员,从业人员有事业编制和技术职称。在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环境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很容易出现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为保证有关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有效开展,发挥其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应该加大文化体制的改革力度,全面落实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目前,部分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将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当作自身的职业和爱好,当作实现工作价值的主要桥梁,这也是文化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表现。

但是,当前文化管理体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缺少统一性的管理体制、人才流失严重等,不利于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合理落实。一般来说,文化事业单位所实行的管理体制给予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水平较低,与公务员管理体制相比,薪资待遇水平低的问题更为突出,如果只强调有关工作的重要作用,只凭借理想、宣传,很难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结合民族语文翻译的特征,改善有关的管理体制,尽可能加大资金的投入量,提高人员薪资待遇水平,在满足人员基本薪酬需求的情况下,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民族语文翻译的工作中。强化对人员的教育培养,提升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活动,让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重要意义,付诸努力进行长时间的学习并且积累经验,在思想教育的帮助下形成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对于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来讲,薪资待遇始终有限,就算体制改革提升了薪资待遇水平,也无法大幅度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益。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理想意识,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负责执行任务,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开展效果。无论采用公务员管理体制还是应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都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引导从事相关民族语文翻译的工作人员理清自身的思路,按照工作特点完善相关的工作模式和计划,在动态化平衡的同时,不断提升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效果和质量。

(二)强化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文化属于我国文化事业中较为重要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已经开始着重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推广与使用,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良好建设。例如,在有关文件中指出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支持新疆地区、西藏地区、内蒙古地区出版印刷并且发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设立专项基金为工作的实施提供帮助。同时,党和国家也开始重视少数民族古籍方面的抢救处理、搜集处理、翻译处理与保护,通过民族语文翻译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环境中,为了充分发挥民族语文翻译的文化功能,应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首先,为了促使少数民族的文化繁荣发展,应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进行合理的定位,将其作为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自由使用权、保护自由使用权的主要措施,彰显出一定的政治意义,体现出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维护各民族行使自身民主权利。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少数民族古籍的翻译和保护,应制定完善的民族语文翻译计划方案,在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宣传汉文化典籍,大力开展少数民族典籍翻译工作,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良好发展。其次,应该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出发考虑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中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处于边疆地带,其社会和谐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性。近年来,部分跨语境的语言利用书籍形式、网络途径等渗透到少数民族地区,出现误导人们的现象,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民族语文翻译要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进行优秀文化作品的翻译,包括书籍作品、网络作品与影视作品等,在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同时,正确引导思想和舆论,从而维护国家文化的安全,促进少数民族社会的稳定性发展。最后,还应该结合工作需要,打造优秀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所有人员在执行任务、开展工作期间,都应该掌握有关的翻译学、语言学、民族学的专业知识,掌握民族语文翻译技巧,按照目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建设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具有一定道德素养的民族语文翻译队伍,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有关人员还需要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能力、保护能力和推广能力,在自身的职能工作领域中高效化、高质量执行工作,与当前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相互适应,促进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对于文化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推动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事业进步的重要举措。但是目前相关工作领域还存在文化体制不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等问题,对其长远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改革、完善文化体制,着重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唐超,晓亮.党政文献民族语文翻译与周边国家对外宣传研究[J].民族翻译,2017(3):72-81.

[2]泽朗卓玛.论藏语文翻译与复译的再创造[J].中国民族博览,2017(3):86-88.

[3]张阳,陈丽湘,赵小兵.民族自治区域《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中的翻译政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7(7):35-39.

[4]崔灿.文化翻译观下汉语习语英译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7.

(作者单位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语言文字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语言文字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