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风险管控能力研究

2021-04-22 16:59胡铱孙旭宁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管控

胡铱 孙旭宁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習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的定位与关系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今后的具体实践指引了方向,明确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的前提下,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笔者以此展开思考,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对提高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风险管控能力进行研究。文章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论述: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风险管控能力的内涵,广西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分析,新时期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风险管控能力实践路径探究。

一、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风险管控能力的内涵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风险管控能力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是防止党员干部出现思想风险的能力。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之一,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地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历史沿革等多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具有丰富的经验与较强的工作能力,防止风险的发生。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民族众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思想意识方面达成高度共识,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达成共识,党员干部必须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下功夫,必须提高自身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能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现状研究,可以有针对性、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问题。

二、广西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是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枢纽,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责任重大,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更具特殊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西方国家暗流涌动,因意识形态的差异,经常会挑起颜色革命,企图颠覆我国政权。在这一国际背景下,党员干部要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极高的风险意识,要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因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国内矛盾有时也会有所突出。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意识形态教育不容出现丝毫闪失,否则会引起意识形态混乱,增加社会风险。总的来说,现如今的国内形势及内部矛盾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

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分析

由于教育的滞后,导致区域人民教育观念淡薄。意识形态工作要想进展突出,离不开教育和宣传。在实际工作中,党中央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教育东西部、城乡间差异较大。特别是在广西的“老、少、边、穷”地区,教育发展落后,人才短缺,这给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认识误区消除难。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各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的多元化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多元化,进而导致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这就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给广西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思想观念差异大。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有经济相对发达的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于北部湾的开放开发以及历史社会条件,发展相对较快;还有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方。经济状况不同,会造成意识形态有所偏差,给广西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带来困难。

四、新时期提高广西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意识形态风险管控能力实践路径探究

为了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广西党员干部必须对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现状的实践路径进行必要的探究。党员干部要提高意识形态风险管控能力,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就要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广西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提高意识形态学习力

广西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的看家本领,但首先它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看家本领。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这个犀利的武器在手,根本做不好、看不透、弄不明白。此外,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想避免意识形态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占领舆论宣传制高点,营造良好的意识形态环境与氛围。具体表现为,党员干部要把控好舆论导向,特别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要提高少数民族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使弘扬正能量的舆论宣传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最有力的工具就是宣传教育机构和网络媒体等。在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民众的价值取向有可能“跑偏”,因此,必须及时扭转不良社会风气,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可以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并学习意识形态工作内部宣传片《思想的力量——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通过观看和学习,党员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概念以及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措施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纷纷表示要增强底线思维,不断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与水平,以崭新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做好各项工作。

(二)通过技术综合利用和新媒体资源整合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言论进行有效的监督

无论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还是社会不当言论的传播,都给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有效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的途径就是对言论进行监督,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净化。而这需要通过技术综合利用和新媒体资源整合来完成。

例如,党员干部在主持意识形态工作时可以采用局域网,这样能够对部门工作人员使用网络、浏览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控制,掌控内部信息。此外,网络管理部门应该对各部门的百度贴吧、微信群等新媒体信息传播途径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百度、腾讯等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对于一些微信公众号,如隶属于人文学科学术类的,尤其是涉及近现代当代重大历史问题、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学术的,应该进行重点监督和控制,做出相关规定。将那些处于“边缘化”地带的信息,即表面看似正常,但是细节具有煽动性的信息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屏蔽。总的来说,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涉及的各种先进技术,净化网络信息,这恰恰是新媒体正面影响的体现。

(三)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有效规避意识形态风险

一方面,广西开展”四史”培训教育可以系统地让党员干部了解到党的发展历程以及近现代、当代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全貌,掌握真实的事实,增强他们科学客观的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消除不当的社会言论和部分个人主观负面思想滋生的土壤,缓和多元化思想与思政工作之间的冲突。

具体的措施为,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办公室、食堂、职工宿舍进行党史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将党史教育与党员干部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中都会对党史相关知识进行关注或阅读,这种日积月累的渐进式渗透教育往往能够起到改变他们思想和价值观的作用。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党员干部被党取得的重大历史成就所感染,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客观看待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端正少数民族党员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正确認识,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这一目标的实现是规避意识形态风险的有效举措,能真正把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贯彻落实,真正使意识形态工作取得实效。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全国、全党、全民族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要长抓、常抓、紧抓不放松。广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人数众多的地区,其意识形态工作尤为重要,意识形态风险也很高。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做到全国、全党、全地区上下一心,统一思想认识,促进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孙晗冰.独白到对话:网络空间下意识形态教育的应然选择[J].现代职业教育,2020(44):69-71.

[2]顾少梦.试论新时代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性与重要性[J].公关世界,2020(20):90-91.

[3]赵美新.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能力[J].青海党的生活,2020(10):51-52.

[4]哈自铭,杨亚庚.“青马工程”实施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9):1-4.

[5]余守萍.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论: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重要论述[J].思想教育研究,2020(8):13-18.

(作者单位 中共广西区直机关工委党校)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