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21-04-22 17:28闫秀蕾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工匠院校精神

闫秀蕾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阵地,对社会风气的营造、国家的发展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给国家与社会带来良性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展开研究。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与普通本科学校相比,高职院校与社会的需求连接更为紧密,其主要职责就是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其与现实的贴合度要求更高。而工匠精神的融入则充分满足了高职院校特色教育的要求,能够将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促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获得熟悉感与代入感,受到良好的启发,进行反省与反思,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探究思想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有利于新时代下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较广,易出现学生间差距较大、学生素质水平良莠不齐的情况。要想落实教育要求,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高职院校就要保障教育质量保持在较高的标准上。而工匠精神则对此具有针对性,能够督促教师精益求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融入职业道德、职业品质、价值取向等教育内容,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直接引导或间接熏陶下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

二、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虽然在素质教育的深化改革下,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加大了工匠精神的融入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嶄新的发展空间,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一定的困境,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了阻碍。经过分析与整合,以下对造成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意识淡薄

大多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较为叛逆,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意识淡薄,在学习与实习工作中有很多有待补足的地方。首先,就高职院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而言,多数学生对教师不够尊重,不服管教,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交头接耳等情况层出不穷,给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困难。其次,就高职院校学生实习情况而言,部分学生缺乏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只想在学校“混文凭”,不仅在实习期间时常翘班,在正式步入工作岗位后也时常出现打架斗殴事件,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还对高职院校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高职院校的长久发展。

(二)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方式单一

为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高职院校积极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但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却与教师的预期相去甚远。究其根本在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方式单一,未能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方案的设计、调整教育方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在符合自身需求与现阶段的心理成长特点的环境中举步维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走向边缘化位置,最终导致工匠精神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中遇到较大的阻碍,无法呈现最佳的教育效果,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伤害。

(三)校企合作中工匠精神培养不受重视

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常见模式,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解未来工作岗位的机会,加强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连接性,保持与时俱进的步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但就思想政治教育上,高职教育与企业却未能达成共识,究其根本在于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考虑,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欠缺思想政治培养,无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致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出现偏差,给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工匠精神纳入高等教育机构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具体地说,目标是向高职学生灌输价值观、生活哲学与政治教育的正确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高等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必须合作。教师应树立榜样,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应当熟悉毕业后学生从事的职业,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的工作条件和先进的学科理论,引进行业实例。教师在工匠精神思想和管理过程中,可以灵活引用个案,激励学生,引导学生熟悉自己的职业、熟悉自己的职业方向,培养对良好职业道德的向往,并与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指导保持一致。同时,教师应通过面谈、活动等方式深入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职业和未来就业的认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获得职业自主和自信心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继续参加培训,提高思想意识教育水平,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专业技能,在高等教育机构推行政策。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制订培养计划,进一步确定工匠精神培训方案。当前,高职院校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对热点事件进行清晰的认识,但是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上还有一定的不足。高职院校要做好准备,采取各种措施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在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特别要把握好学生刚入学这段时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引导与培养。

(三)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因材施教

第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能力为指导,并应分析学科发展方向。在这一基础上,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的方法和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中对工匠精神进行培训。技能精神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基本职业要求。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观,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其中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起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应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根据他们的专业方向、职业兴趣等,建立正确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培养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专业精神,是所有行业都需要的精神,它能够引导人们克服困难,努力完善自身。在高职院校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有效解决院校发展不足的问题,不仅对高职院校发展与教学有所帮助,对学生基本道德、创造力和实际能力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教师教育水平,同时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对此,怎样提高学生的素养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要想稳定发展,就必须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这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需要做的事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当今社会倡导的,同时也是职业人才应当具备的一种精神。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无疑是明智之举,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并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国家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芳,曹云峰.工匠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内涵及培育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7(12):95-96.

[2]王蓉霞.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56-58.

[3]刘敏,庹前进.关于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几点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06-108.

(作者单位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工匠院校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