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程活动设计

2021-04-22 17:25钟立明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1年3期
关键词:家国课外活动情怀

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是大学语文课的延伸,是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改革试验田。加强课程活动设计,有助于提高课程实施质量,落实课程思政目标。

2017年9月,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惠州城院)开设《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程,开启了校本特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3年多来,改革项目组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课程活动,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开课情况:《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于2017年9月正式开出,最初的名字是《大学语文2》,后从特色课程建设需要出发,改为《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授课高职生超过12700人,覆盖全校二年级所有专业学生。

师资情况:课程开设3年多以来,惠州城院参与授课的语文老师有20余人,以副高职称教师为主体团队,讲师为中坚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师们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坚持线上教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学生情况:惠州城院二年级各专业学生都必修这门课。学生在上这门课以前,对家国情怀的概念不清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对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活动参与度不高。

二、课程活动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活动是课程建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课程活动设计,课程体系就少了重要的实践性内容构建,课程目标将难以落地实施。课程活动设计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案、课件等课程要件密切关联,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是体现实践性育人理念的关键环节。

(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合理的课程活动设计,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节课由教师满堂灌而没有课程活动的设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师生双向互动,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学中既要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要有教学活动的设计,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规律。

(三)有利于提高课外活动质量

课程活动设计分为课内活动设计和课外活动设计,课外活动设计十分重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师制订的课外活动计划,可以有效延长课内教学时长,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高质量的课外活动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参与课外活动,完成课外活动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课外活动质量。

三、课程活动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在课程标准中整体设计

在OBE课程标准中,有课程描述、课程教学目标、核心能力、教材内容大纲、进度表、考核大纲、学习评价、评量方式等内容,与课程活动设计有密切关联。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必须通盘考虑课程活动设计,比如课程描述、课程教学目标、核心能力等如何体现课程活动设计。整体设计的好处是,将课程活动设计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呈现整体性、科学性、有序性、互补性等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活动设计的作用。

(二)在教材中融入

教材是教学实施的基础,课程活动设计必须融入教材的各个章节,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比如在《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简明读本》中,每章或者每篇课文的后面,都有思考题,这些思考题是课程活动设计的组成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思考题设计若干课堂教学活动;在教材附录中,根据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目,可组织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阅读课外活动。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教材中的课程活动设计,以问题为导向,以课堂讨论、课外小组学习为方式,比较好地解决了教材和教学的实践性问题。

(三)在教学计划中统筹安排

教学计划是贯穿整个学期的指导性、实施性文件,对控制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起保障作用。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前,必须提前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同时考虑课程活动设计,既要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又要安排好课外教学活动,使得课内、课外联动,有机融合,形成课程活动的整体性安排。比如安排中华优秀文化经典阅读活动,是课外阅读活动,需要贯穿整个学期,就要在开学之初安排好阅读任务,学期中段进行检查,然后组织课堂读书心得体会分享活动。对课程活动进行整体设计,统筹安排,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四)在教案、课件中具体设计

教案、课件是具体执行教学计划的实施载体,是教学计划执行效果和质量的保障,在教案和课件中,必须通过具体教学步骤达成教学目标。其中,课程活动设计要在教案和课件中具体实施。课程活动在课堂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时候进行组织,全靠教案和课件提前安排。一般情况下,课程活动包括贯穿整个学期的活动、连续数节课组织的课堂活动、单节课随堂组织的活动、课外组织的学习活动和参观实践活动等,要合理安排好上述课程活动,从而达成育人目标。如果属于讨论性质活动,那么,一节课一般安排2个活动为宜。因为活动布置下去,要综合考虑学生思考、发言和教师小结的时间,每个活动20分钟就比较合适。

(五)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具体实施

教案、课件中的课程活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来实施。首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活动必须控制好时间。其次要组织好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活动时间不足的问题。

(六)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实施

推进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课程改革包括教育模式创新、教材编写、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资源创新等方面,而课程活动设计与上述改革创新紧密相关,因此,在课程活动设计实践中,必须考虑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以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开设了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程,列為校级金课建设项目,推进OBE课程改革。围绕课程改革,课程活动设计融入其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内课外活动,形成特色和亮点。

四、课程活动设计取得的实效

(一)检验了课程标准在实践层面的科学性

课程标准在实践层面是否科学,需要实施课程活动来检验。从教学实践看,学生对课程实施效果总体满意,说明课程标准在实践层面具有科学性。在对惠州城市职业学院2016、2017级2685名高职生对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程基于问卷星平台的问卷调查中,有62.15%的学生表示对教学效果满意。

(二)体现了教材的实践性

教材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安排实践活动,体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好的课程活动设计有利于体现教材的实践性特点。只有系统、整体、科学安排课程活动,并且与时代紧密结合,才能将教材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很好地体现教材的实践性。

(三)体现了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

教學计划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本,课程活动设计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课程活动设计精准高效、顺利推进,说明教学计划可操作性强,反之,说明教学计划缺乏可操作性,课程活动需要改进。

(四)提高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质量

好的课程活动设计,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互动顺畅,可以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课程活动设计包括课内、课外两个部分,对课程活动的整体性设计,有助于提高课外活动质量。惠州城院开设的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程,十分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将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共同落实课程标准设定的育人目标。

五、课程活动设计的反思

主要是要把握好知识点的讲授与课程活动设计的兼容性,注意对重点问题进行活动设计,一般性问题留给学生自行思考,自寻答案。设计课外活动内容应尽量丰富,形式多样,注意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紧密联系。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弥补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

六、结语

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课程活动需整体设计,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创新与实践,服务于课程质量的提升。

【基金项目】校级课题“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编号:2018-SCGPY-0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钟立明.大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简明读本[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2]刘水波.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涵育路径[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7-9+13.

(作者单位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家国课外活动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课外活动类作文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略谈“家国情怀”
“五老”情怀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