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与实现路径

2021-04-25 14:12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改革发展教育

刘 凯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 理论研究室,安徽 淮北 235000)

历史证明,教育振兴则国家富强,教育进步则人民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肩负着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重任。《学记》记载:“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古今中外,大多数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强国必先强教。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都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从宏观制度设计上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改革关乎国家的稳定发展和人的健康成长,一直是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一种异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正如加拿大学者本杰明·莱文(Benjamin Levin)所说:“教育改革是理念、政策和体制结构、历史和文化的大杂烩。”[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相关研究层出不穷。

在教育改革的思想理论方面,其突出主题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一些学者从重要思想、发展规律、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等视角进行了研究。刘复兴等从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教、共享优质教育、建设“双一流”等方面论述教育创新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3];马陆亭等论述了教育改革发展规律的“九个坚持”,强调它是教育思想理论的重大创新,其对化解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4];陈南、程天君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教育政策解读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提出树立多元的、具有活力和成长性的新教育公平观,提供有质量的、适合每个人发展的教育[5];袁国、贾丽彬认为,教育改革的价值标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在现有教育资源的配置上突出教育正义原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从教育制度上强化其公益性[6]。

在教育改革的制度运行方面,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法治思维和制度体系等方面。罗生全、靳玉乐提出以推动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价值进行制度革新,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7];申素平认为,教育改革要以法治为基础和重要内容,依法化解教育矛盾,推进教育法治现代化[8];高杭则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强调多方主体协同治理[9],注重建构协同治理的制度体系。除此之外,范国睿还从制度变革的视角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制度伦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等[10];郑金洲则强调教育改革的运行逻辑,要注重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推进系统性综合改革,突出依法治理和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共治[11]。

在教育改革的层次层级方面,多数研究注重基础教育领域的变革,如陈婷等反思我国义务教育改革,提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提升义务教育质量[12]。这方面的研究呈现三个层级:宏观上,薛二勇等对教育改革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进行政策分析,提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教育体制机制,优先建设教师队伍和建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机制[13];王定华提出注重立德树人、改革教育评价制度、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14]。中观上,王连照主要探究教育改革区域推进问题,其核心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创新区域教育体制,以省为单位推进区域教育治理[15]。微观上,高书国认为要更加注重学校的改革,实现改革回归学校、课堂、教师和学生,以更好地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16]。

在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方面,葛道凯从教育的主要矛盾变化主张教育改革应发展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要,重点是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社会共同责任[17];王嘉毅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出发,主张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大教育督导力度[18];孙勇结合地方制度探索经验,认为教育改革应注重综合性、平稳性,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注重激发基层单位教育活力,分步分类推进,完善制度保障体系[19];任友群等以教育信息化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强调提升顶层设计能力、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加强教育数据治理和创新制度机制、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等[20]。另外,姚宇华从社会参与的视角提出,推进政府和社会共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社会参与质量,健全社会参与制度[21];程天君认为,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社会政策支持,其要领在于政策“上下衔接、内外配套、左右协调”[22]。

已有的研究成果深化了对教育改革的理解,对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对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矛盾体现的研究较为稀少。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进而提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实现路径,这将有助于把握教育改革规律,更加科学理性地开展教育改革。

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标指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推广与发展,使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机会得到了基本保障,对教育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重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更加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教育改革不仅要满足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而且要关注个人全面发展需要。前者要求必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和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后者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关心个体成长,完善个人品性。公平与质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的教育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使命就是努力让全体人民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其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和保障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加大教育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由此可见,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向度可以理解为三个层面:一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改革是为了建设教育强国;二是从社会层面来看,教育改革不仅是为了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是为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并提供重要支撑;三是从个人层面来看,教育改革是为了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扩展人的内在精神,提高人的素养和健全人的个性。

二、新时代教育改革的矛盾体现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因对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等预期而产生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而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难以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于是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许多家庭不惜代价送孩子出国留学。我国留学群体呈现低龄化趋势,优质生源流失较为严重。这就需要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满足人们接受更好教育的需求。但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背景下,新时代教育领域也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引致的供给不足,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接受良好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那么,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看,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体现的是教育供求关系问题。教育供求关系有三种状态:一是绝对平衡充分状态,二是相对平衡充分状态,三是不平衡不充分状态。其中,绝对平衡充分状态存在理论分析中,相对平衡充分状态和不平衡不充分状态在现实中是供求关系的常态。其中不平衡不充分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育供求总量的不平衡不充分

教育供求总量主要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总体来看,我国教育供给总量不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不平衡,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继续教育等仍是短板。高等教育资源稀缺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主要通过扩招、做大教育规模来缓解。以学前教育为例,2018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1.7%,比2010年提高25.1个百分点,但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3.1%[23],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24]的目标相比,供给总量不足问题较为突出,要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88.8%,仅比2014年增长了2.3个百分点,可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与此同时,我国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也难以满足社会创造性、差别化、个性化的刚性需求,尤其在人工智能时代,必须驱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改变人才培养目标。当前,西方国家在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更具优势,于是更多的家庭愿意送孩子接受国际化教育。据《2018年出国留学蓝皮书》数据显示,我国39%的12~14岁学生会选择留学国外优质高中,21%的家庭在孩子小学阶段就开始计划出国留学[25],这在我国一、二线城市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二)教育供求结构的不平衡不充分

教育供求结构主要体现在教育供给结构与教育需求结构的不相适应,实质是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不相适应。一方面,表现为某一层次或某一专业的教育供给短缺与过剩同时并存。另一方面,表现为某一层次或某一专业的人才短缺与过剩同时并存。比如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农村教育资源较为紧缺,普惠性民办园亟需规范发展;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稀缺,且呈现不均衡发展状态,催生“择校热”问题和校外培训乱象,恶化教育生态;职业教育观念陈旧,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参与不够;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地区、城乡不均衡问题,教育呈现快速流动状态,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残障儿童等特殊群体应该享有的教育机会还很不平衡。“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脱节,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26]教育不能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均属于教育供求结构体系问题,即教育领域的灰犀牛现象,经常见到却疏于防范,处理失当容易出现系统性偏差。

(三)教育供求区域的不平衡不充分

教育供求区域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区域供给与教育的区域需求的不相适应,实质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教育财政投入偏差的结果,城乡二元结构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导致区域教育供给的不平衡,进而引致城乡分化、校际差异、群体差距扩大。从整体来看,中西部地区和薄弱学校教育供给不足,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以高等教育为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首先,从2017年高校数量和高校学生数来看,东部地区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38.5%和38.3%,居于绝对优势;中部地区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26.1%和27.7%;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例仅为25.7%和25.4%。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差距比较明显。其次,从2017年教育投入来看,我国中央和地方教育经费为38 888.39亿元,其中中央教育经费投入3 622.77亿元,地方教育经费投入35 265.62亿元。具体数据,见表1。

表 1 我国东、中、西部高校数、学生数、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投入情况

从表1可知,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差异较大,东、中、西部分别占全国总额的52.9%、20.8%、19.9%。由于各地教育经费投入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因而东部地区教育经费投入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由于教育经费投入较少,每万人获得的教育经费明显少于东部,尤其是中部仅相当于东部的71.2%、西部的80.3%,这制约了中部地区的教育发展,高等教育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

因此,新时代必须系统研究社会主要矛盾在教育领域的表现形态,认真分析教育供给的新变化,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实现教育改革目标。

三、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实现路径

解决上述教育供给总量、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实施多种策略来推进教育改革。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是我国的重要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27]《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坚持优先发展”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之一。这些重要论述和政策文件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主要体现“三个优先”:一是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时,教育发展规划要优先决策,教育工作要优先部署;二是教育资金要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的要求予以落实;三是教育用地、用人等问题优先解决,教育资源优先配置,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次,调整教育结构体系,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后,着重优化教育布局,尤其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大力度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

(二)强化教育精准脱贫

教育扶贫体现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别正义理念,应当将“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弥补历史欠账”[28],尽量做到起点公正。2016年12月,《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贫困家庭孩子都可以上学,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教育脱贫一批,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与要求,强化教育精准脱贫是扶贫扶智的重要举措,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首先,注重教育精准脱贫制度供给,及时出台实施细则,强化“控辍保学”责任,精准识别脱贫对象,完善建档立卡制度,精准资助贫困学生。其次,健全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精准脱贫机制,积极筹措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办学条件。再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行贫困地区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提升贫困家庭子女增收技能。最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改善教师待遇,“增加教师数量,提升教师质量,为深度贫困县招录公费师范生”[29]。

(三)深化考招制度改革

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制度之一的考试招生制度,是围绕教育入学机会所产生的权力与利益分配机制,既紧密关联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又涉及众多利益阶层,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特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30]这就要求坚持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认真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举措。

首先,改革“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不科学、不合理的选拔制度,确立多元化的考试招生选拔标准。组织多次考试,给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根据学生在考试中的综合表现给予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其次,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命题导向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道德实践中的行为规范,注重考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完善考试招生的监控机制,制定系统、严密的操作规范,招生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尤其要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监督管理,完善学生考试权利救济机制。

(四)加快推进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动力,它不仅是教育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变革。按照2018年4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通过信息技术努力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覆盖面,探索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均衡配置机制,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努力解决区域、城乡、校际教育信息资源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首先,教育信息化投入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倾斜,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数字差距,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次,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深化教学变革,创新教学设计,努力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最后,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师培训运行机制,用信息技术提升培训实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并探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价体系,推动信息化教学活动”[31]长效机制,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

四、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任务和新的方向。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着重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两个维度加以推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既要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又要着重提升教育发展质量。从国家层面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教育强国;从社会层面来看,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从个人层面来看,更好满足人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要充分认识教育改革的主要矛盾变化,深刻理解教育供求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总量、结构和区域的不平衡不充分状态。教育改革要着重解决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布局;完善教育脱贫政策,健全教育脱贫机制,推进教育精准脱贫;实施考招制度改革,注重考试综合评价,完善考招监督机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强化教育信息融合发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猜你喜欢
改革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革备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