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现状调查
——以广东X学院为例

2021-04-25 14:12贾再俊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大学英语

贾再俊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高校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教师专业素质发展逐步得到各国的关注,并且利用网络的支持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发展项目。对教师来说,也在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主动提升自己。“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普及为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契机,推动了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指网络环境下,拥有共同愿景的教师个体(专家、骨干教师、同行)借助网络技术所组成的社会性互动学习团体。人们基于共同的学习愿景联系起来形成学习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成员主动进行沟通、交流并分享各种资源[2]。

国外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可追溯到1887年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Ferdinad Tonnies 发表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他提出“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这一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会对这种组织形式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3]。此后,国外学者尝试构建不同类型学习共同体,为研究学习机制、学习活动、学习成效提供了大量数据[4]。国内对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维度:一是理论研究,即对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涵、特征,学习机制等作详细阐述[5]。二是实践研究,即基于某一社会文化理论,结合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内涵及机制,进行模型建构[6]。三是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数据,验证共同体模型在促进教师某一专业发展中的有效性[7]。

本研究以网络学习共同体为理论基础,以广东X学院为例,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分析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态度,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的方式、类型及存在的困难,了解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以及对所在单位给予网络学习共同体帮助的期待,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以及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广东X学院发放了“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现状调查问卷”,共有60名大学英语教师参与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有效问卷为60份,有效率为100%。教师信息见表1。

表1 60名大学英语教师简介

(二)研究工具

为了解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课题组编制了“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设置25个题项,选择题根据要求分为单选题或多选题。60名教师参与了问卷调查,并随机选择了6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对回收的问卷及访谈进行了归类整理,运用SPSS17. 0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对收回数据的处理,从大学英语教师的个体特征、大学英语教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态度、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方式及类型、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情况及困难、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作用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对单位给予网络学习共同体帮助的希望等六个维度进行分析。见表2。

表2 大学英语教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态度

教师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态度积极、意愿较高。绝大多数教师对建立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态度积极、意愿较高。在接受调查的60位大学英语教师中有58位愿意、非常愿意和同事分享网络学习资源,占96.67%;50位愿意、非常愿意在网上与同事、专家进行学术与教学交流,占83.33%;52位愿意或者非常愿意参加所在地区几所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占86.67%。

大学英语教师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及类型多样化,但区域协作较少。本研究从六个方面调查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方式与类型。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方式及类型

续表3

(1)接受调查的60位大学英语教师中有54位选择用微信群进行网络学习,占90%;其他占比较大的是通过其他网络学习软件和平台(53.33%)及QQ群(36.67%);(2)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类型以本单位学科或年级组为主(86.67%),其他区域性或是网络联合性的比较少;(3)大学英语教师期待通过网络实现的教师专业活动主要是专家指导和资源共享,各占40%,没有一位教师期待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教学大纲研讨,很可能是大家觉得教学大纲研讨很难通过网络的方式实现;(4)参与调查的教师期待区域性或校际间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的合作交流活动主要集中在协同学习(80%)、 协同教学(70%)和协同研究(63.33%)这三个方面,跨校听课或项目合作相较于协同类活动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期待;(5)大学英语教师都很愿意与同事分享网络学习资源,其中以教学类资源(93.33%)和学术会议信息(60%)为主;(6)大学英语教师都参与过各种各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主要是以教学为核心的活动(均超过50%),如上传、下载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料;教学活动设计;交流教学问题和个人教学反思、相互教学反馈。

受一些因素制约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情况频率偏低。本研究从是否开展过线上教研、开展频率、规则制定以及教师之间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合作面临的困难等方面,调查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情况。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情况及困难

续表4

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虽然有90%的被访教师表示参与过线上教研,但频率较低,以两周一次居多(46.67%)。另大学英语教师所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以偶尔制定学习规则或规范为主,这意味着这种网络学习并不规范,也不系统。目前限制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线上教研活动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困难是授课时间不协调和缺乏专家引领,以至于大家的参与热情不高。

网络学习共同体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表明,网络学习共同体对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增强教师间的协作互助作用明显,大学英语教师受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影响较大。调查结果,见表5。

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认可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大或者非常大,76.67%),当具体问到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最主要的收获时,96.67%的教师认为教学上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其他依次为“科研上开拓了思路”(50%)、“同事间信任度增强”(46.67%)和“学术会议参与度提升”(33.33%)。从教学角度看,被调查的大学英语教师大多数认为网络学习共同体对教学方面产生了正面的影响。73.33%的教师认为有助于他们更新学科教学理念以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70%的教师认为提高了教学技能。这个结果与大学英语教师立足课堂教学相吻合。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根植的土壤,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共同学习的“舞台”。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多种多样,教师从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回答关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对您的影响”时,教师选择最多的两项分别为“集体归属感增强”(83.33%)与“自我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66.67%),其他依次为“与同事间关系更加融洽”(60%)和“与领导、专家间距离感缩小”(36.67%)。从同事间关系来看,网络学习共同体可以增加同事间的熟悉程度、信任程度和提升同事间的互助意识和协作力、凝聚力。

大学英语教师希望所在单位给予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的开展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为了解大学英语教师对单位的期待,本研究调查了学习平台、网络资源、专家引领、资金支持、职称评定、学习计划6个方面的情况,以便使单位或机构有针对性地对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具体的帮助。调查结果见图1。

图1 大学英语教师对所在单位给予网络学习共同体帮助的期待情况

大学英语教师对于网络共同体的发展有许多期盼,其中最希望所在单位提供教学学习平台(83.33%)和学习网络资源(75%)的帮助。

另外,不少教师在提到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促进作用时,不约而同地提到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心理支持和多方面的指导。而且由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交互功能,教师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这一点,近几年入职的几位教师深有感触,下面的访谈内容可以验证这一点。

“我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年多,许多事情都还在摸索阶段。加入网络学习共同体,心里顿时感觉有了依托,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悉心指导,教学科研中的疑难困惑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得到解答。”

“由于资源有限,每次学院教师参与学术会议或者研修访学的名额都非常有限。但是每次学院参加学术会议或研修访学的同事,都会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学习共同体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分享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最新信息。这些分享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促进了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本研究表明,基于网络的教师自主及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构建,强调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伴互助和合作文化,预示着组织与建设教师网络共同体将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大学英语教师应将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日常化。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可以依托教师网络共同体推进,即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教师通过网络及现实的学习环境,组建成学习团体。这个团体不仅在网络环境中互动,而且基于同一区域的也可在现实环境中交流,它具有学习目标的一致性、学习成员的多样性、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和学习成果的分享性等特征。

大学英语教师通过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能够在互助合作中共同创新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管理制度等,保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创新和传承上生产出一流的学术成果,推动外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针对研究中发现的网络共同体校际及区域网络协作较少,需要加强校际及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如校际间的教学观摩、线上研讨、资源共享等。

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教师个体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多方力量参与的系统工程。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前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院等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大学英语教师期待多方力量给予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的开展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对专业素质发展的要求,催生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借助网络技术工具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师学习组织,通过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各类以通信交互与协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在线学习活动,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但是如何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和完善转化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如何促进校际及区域之间的网络协作,如何提高教师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频率,学校以及各级部门如何给予网络学习共同体活动的开展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以真正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共同体大学英语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留白”是个大学问
爱的共同体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