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微创外科与传统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21-04-25 03:22李小军张璞薛锋
贵州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胸腔镜微创

李小军 张璞 薛锋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胸心外科,陕西 咸阳 712000)

原发性纵隔肿瘤属于胸外科普发性疾病,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已成为胸部疾病诊断和治疗可供选择的重要手段之一[1]。因此我们比较了胸腔镜微创外科与传统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受治的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开胸手术。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44.21±4.92)岁;病例种类如下:神经鞘瘤患者2例,畸胎瘤患者7例,胸腺囊肿患者14例,胸腺瘤患者8例;肿瘤位置如下:肿瘤位于前纵隔10例,肿瘤位于中纵隔11例,肿瘤位于后纵隔10例;肿瘤直径2.42~3.19 cm,平均直径(2.51±0.56)cm。研究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5.17±5.14)岁;病例种类如下:神经鞘瘤患者3例,畸胎瘤患者8例,胸腺囊肿患者13例,胸腺瘤患者7例;肿瘤位置如下:肿瘤位于前纵隔11例,肿瘤位于中纵隔10例,肿瘤位于后纵隔10例;肿瘤直径2.42~3.19 cm,平均直径(2.70±0.41)cm。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参与对比研究。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35~75岁,男女不限;(2)患者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能理解医护人员关于疾病相关知识、日常注意事项等的解释,遵医遵护依从性良好;(3)了解参加此次研究利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肢体障碍等;(2)临床资料收集不全者。

1.2方法 手术开始前, 协助洗手护士清点台上物品并作记录,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以及输液情况, 根据手术情况调节无影灯、冷光源及显示器, 及时传递台上所需物品[2]。(1)对照组手术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手术开始前,以全身麻醉的方式将患者麻醉,手术中,患者被要求采取仰卧姿势,并在前胸中央切出一个切口或在左右侧胸壁后的外侧位置进行切口,并完全暴露胸腔,然后沿患病组织的周围缓慢分离粘附组织, 并将纵隔肿瘤完全切除,最后进行常规的胸腔闭合和引流操作,共计治疗时间2周[3-5]。(2)研究组手术方法:研究组患者接受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具体措施如下:术前,根据胸部计算机布置的X线断层扫描诊断结果相关事项,确定肿瘤的偏斜和位置。术前准备:患者被实施全身麻醉,患者胸部器官插管并实施单肺通气。手术时,根据患者情况采取45°的半卧体位或90°的侧卧体位。在患者六、七肋处做长度为3 cm左右切口,置入胸腔镜,检测患者肿瘤的状况与周遭组织情况,施行单孔操作,游离周遭组织与肿瘤,随后将患者肿瘤外的纵隔胸膜切开,伸入钩状电刀剥离肿瘤包膜,使用肺抓钳等器械切掉整个肿瘤,若患者肿瘤体积较大则需将肿瘤进行穿刺处理后剥离。最后应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患处,检查有无出血, 放置引流管, 缝合切口,治疗时间共计共治疗1周[6-7]。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及康复锻炼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主动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观察4周为1疗程。观察指标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和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切口感染、气胸、肺部感染、肺不张),并进行详细分析。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分析,总分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感越强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进行分析,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状态越差。

2 结 果

2.1两组患手术前后VAS、SAS评分对比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VA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发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手术前后VAS、ASA评分对比比较

2.2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手术完成后,研究组手术时长、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均明显低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各项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随着近几年影像学技术在临床治疗上的快速发展,更多还未出现临床症状的纵隔肿瘤患者得到确诊[8-9]。不论原发性纵隔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只要没有明确的远处转移和严重的并发症,就应尽早进行手术探查,以争取彻底清除肿瘤。在传统的开胸手术中,通常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周围重要器官的相对位置以及外部侵袭的程度等因素来选择手术的路径,切口选择通常基于肿瘤完全暴露的原则,位于行胸骨正中做切口或位于胸部外侧做切口[10-11]。近几年随着微创外科的快速发展,使得微创技术越发成熟,经胸腔镜微创外科也日臻完善。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无论是在在手术时长、手术中出血量还是手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研究组患者在接受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气胸、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导致研究组化妆呢和的机体恢复速度更加迅速,疗效更加显著。除此之外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术后VA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接受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后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在术后感到的疼感要远远低于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更不容易出现负向情绪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相比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临床效果显著,且创伤性较小,疼痛感较轻,安全可靠,且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时间也较传统手术明显减少,但是,胸腔镜微创外科手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开胸手术,特别是对于患有较大肿瘤和严重外部侵袭的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安全彻底切除的基本原则。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胸腔镜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内科胸腔镜术后留置细引流管的利弊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