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4-25 03:22李敏李锦崔萍
贵州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负性心肌梗死意义

李敏 李锦 崔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陕西 咸阳 712000)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临床上十分常见,为危重病症之一,常规护理为传统护理模式,能够予以患者基础的护理服务,但却忽略了患者的精神与心理需求,从而导致护理效果明显降低[1-3]。此研究,笔者选取的是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病患(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旨在分析预见性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病患共100名,收治时间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试验、对照组(n=50)。试验组女性23名,男性27名;年龄在53~76岁之间,平均(63.58±4.92)岁;体重在42~86 kg之间,平均(56.74±5.82)kg。对照组女性22名,男性28名;年龄在52~77岁之间,平均(63.17±5.06)岁;体重在41~86 kg之间,平均(56.15±5.47)kg。患者临床信息完整,对研究知情。两组体重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都进行常规护理:疾病知识宣教、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和用药指导等。试验组配合预见性护理。评价指标:记录两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统计心律失常再发者例数,便于后期分析。根据SDS与SAS量表的评分标准对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作出评价,临界值是50分,得分越高,负性情绪就越严重。利用SF-36量表对两组入院和出院时生活质量作出评价,内容有精神健康、心理功能、活力、生理职能与社会功能等,总分100,得分越低,生活质量就越差。调查满意度,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最高分100,不满意<71,一般71~85,满意>85。(1-不满意/例数)*100%是患者满意度。

2 结 果

2.1住院情况分析 试验组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住院情况的对比分析表

2.2心律失常再发率分析 试验组1例再次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占2.0%;对照组11例再次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占22.0%。试验组心律失常再发率比对照组低,χ2=9.0345,P<0.05。

2.3负性情绪分析 两组干预前SDS和S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SDS与S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负性情绪的对比分析表 (分,

2.4生活质量分析 试验组入院时SF-36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时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f-36评分的对比分析表 (分,

2.5满意度分析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8.0%,比对照组84.0%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 论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十分常见,可引起循环障碍、心率加快与心跳感强烈等症状,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并能影响其日常生活[4-8]。尽管,通过积极、正确的治疗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进行有效的控制,但对于多数病患而言,受疾病折磨、濒死感与缺乏疾病良好认知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容易产生恐惧、烦躁与焦虑等负性情绪,使得其依从性降低,影响了治疗效果[9-10],为此,护士还应重视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以尽可能的提高其疗效,促进病情恢复,预防心律失常再发。

此研究中,试验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律失常再发率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和范琳琳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此外,试验组干预后SDS与S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院时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选择预见性护理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病患进行干预,效果好,负性情绪缓解迅速,生活质量提升明显,心律失常再发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负性心肌梗死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有意义的一天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生之意义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