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优化流程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指标效果观察

2021-04-25 03:22杨莉杨琳葛晓莉
贵州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急诊科溶栓缺血性

杨莉 杨琳 葛晓莉

(1.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内科,陕西 西安 712000;2.陇县人民医院护理部,陕西 宝鸡 721200;3.陇县人民医院内四科,陕西 宝鸡 7212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颈内动脉系统或者椎-基底动脉系统突然血流中断,或者栓子脱落,导致大脑大动脉一过性的供血不足,据美国脑卒中患者协会的研究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佳救治时间是发病后4 h之内,从开始就诊到治疗溶栓的时间须控制在1 h内[1-4]。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救治时间变短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及时有效快速地急诊处理,可以缩短至溶栓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不良预后。本方案采用护理优化流程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患者的救治指标临床效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方案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初次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单号设置为对照组计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7.58±1.13)岁,双号40例设为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8.11±1.5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排除标准见相关文献[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救治,护理人员协助急症医生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初步判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建立静脉通道、抽血检查、完善头颅CTA和头颅MRI检查等,通知神经内科医生会诊,行静脉溶栓治疗和监护。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救治基础之上行护理优化流程救治,为患者设立绿色通道。(1)组建护理优化急诊流程小组微信群,由经验丰富的急诊科护士长为组长,由急诊科护士长、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组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管理小组。(2)患者在发病拨打“120”急救电话,“120”急救中心接到电话派出本院救护车出诊,院前医生出诊至现场,对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进行评估,并将病情表格用微信发送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管理小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管理小组立刻远程会诊,指导诊治并通知各部门做好准备,途中即联系急诊科派人推平车至CT室门口待命,并通知CT室及小组值班人员在CT室等候,救护车至CT室门口,立即安排病人CT室检查,判断无出血后,即行CTA检查,判断是否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溶栓标准,并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患者自行到急诊科就诊的由定岗护理人员接诊后立即送入抢救室,同时通知医生立即到场进行抢救。在抢救室由定岗护理人员准备溶栓所需物品。所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先抢救后挂号后缴费的原则,不必等待医嘱,15 min内将预检、分诊、挂号等工作完成,安排医生接诊。待生命体征平稳45 min内,送往影像科行头颅CTA、头颅 MRI、血常规、血生化及心肌酶谱等检查。建立静脉通道,确诊为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简洁快速询问病史(起病时间、近期患病史、既往史及用药史),并且发病在60 min内,排除溶栓禁忌证后,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宣传溶栓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缩短患者考虑的时间,提高开始溶栓的时间。患者知情同意后,由具备神经内科背景的高年资医生在急诊科进行静脉溶栓治疗。150 min内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并且严格按照“ABCDE”方法快速评估病情,(A)气道有无阻塞;(B)呼吸深度和频率;(C)循环脉搏、血压及末梢循环;(D)对患者的神经损伤进行评估;(E)全身检查。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等严重疾病,需立即现场施救。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t值表示的是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急诊时间及静脉溶栓开始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优化流程后急诊时间和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诊时间及静脉溶栓开始时间比较

2.2两组患者救治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项救治指标完成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救治指标比较[n(%)]

2.3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比较 观察组脑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性脑充血、病死率及合并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结局比较[n(%)]

2.4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满意率为8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疾病,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大多数的脑卒中继发于系统性疾病,如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以死亡率、复发率、并发症多为显著特点[6-8]。研究显示,2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 h内就诊于急诊科,12.6%符合溶栓指征,但是只有2.4% 进行了溶栓治疗[9]。造成溶栓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患者对疾病的就诊意识薄弱,发病后误以为是小问题等造成至医院就诊时间已超过4 h,护理人员没有采取“定人、定岗、 定时、定位”等[10];(2)在院内没有开通绿色通道,患者各项检查如CTA或MRI等待时间久,家属同意溶栓治疗时间过长延误治疗等[11]。

本次研究就采用护理优化流程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患者的救治指标临床效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方案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采用护理优化流程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观察组患者急诊时间和静脉溶栓开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5 min内入院完成率、45 min内常规检查完成率、60 min内静脉溶栓完成率及150 min内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完成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合并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护理优化急诊流程提前做好院前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评估,能缩短急救时间,实现对疾病的快速诊断与治疗,减少患者病死率合并症率。但本研究还存在诸多的不足,样本量有限,以及患者长期预后指标未纳入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该流程的追踪管理。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优化流程救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就诊时间缩短,快速实现对疾病诊断和治疗,为患者争取更多时间,利于患者预后。减少医患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急诊科溶栓缺血性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